根据《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有关规定,针对近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新形势、新变化、新威胁,为进一步加强农作物病虫害分类管理,我部组织修订了《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
现将《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2023年)》予以公布。2020年发布的《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333号)同时废止。
农业农村部
2023年3月7日
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2023年)
一、害虫(10种)
1. 草地贪夜蛾 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
2. 飞蝗 Locusta migratoria Linnaeus(飞蝗和其它迁移性蝗虫)
3. 草地螟 Loxostege sticticalis Linnaeus
4. 粘虫〔东方粘虫 Mythimna separate (Walker)和劳氏粘虫 Leucania loryi Duponchel〕
5. 稻飞虱〔褐飞虱 Nilaparvata lugens(Stål)和白背飞虱 Sogatella furcifera(Horváth)〕
6. 稻纵卷叶螟 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
7. 二化螟 Chilo suppressalis(Walker)
8.小麦蚜虫〔麦长管蚜 Sitobion avenae(Fabricius)、禾谷缢管蚜 Rhopalosiphum padi (Linnaeus)、麦二叉蚜 Schizaphis graminum(Rondani)〕
9. 亚洲玉米螟 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
10. 蔬菜蓟马〔豆大蓟马 Megalurothrips usitatus(Bagnall)、瓜蓟马 Thrips palmi Karny、西花蓟马 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花蓟马 Frankliniella intonsa(Trybom)〕
二、病害(8种)
11. 小麦条锈病 Puccinia striiformis f.sp. tritici Erikss.
12. 小麦赤霉病 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abe
13. 稻瘟病 Pyricularia oryzae Cavara
14.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 Southern 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
15. 玉米南方锈病 Puccinia polysora Underw.
16. 马铃薯晚疫病 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
17. 油菜菌核病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de Bary
18. 大豆根腐病(疫霉属 Phytophthora spp. 、腐霉属 Pythium spp. 、镰刀菌属 Fusarium spp. 、拟茎点霉属 Phomopsis spp.和丝核菌 Rhizoctonia spp.)
三、害鼠(1种)
19. 褐家鼠 Rattus norvegicus (Berkenhout)
四、特殊情形
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及新发突发农作物病虫害,严重威胁农业生产时参照一类农作物病虫害管理。
部分病虫害危害及防治介绍
虫 害:
危害症状
草地贪夜蛾为害的玉米叶会出现半透明薄膜“窗孔”和不规则的长形孔洞,也可以将整株玉米叶片吃光,严重时会造成玉米生长点死亡。
由于这类害虫食量大,尤其是到高龄期具有暴发性,吃光一地块还可成群结队迁移到周围作物田继续危害,危害特别严重。
防治方法
因为草地贪夜蛾属于入侵物种,所以现在我国暂时还没有有效的农药可进行防治。不过自然草地贪夜蛾病情爆发后,我国各地都进入了紧急的防治工作内。农科院也正在对我国常见的农药进行筛选,首先从这些农药中挑出防治效果好、毒性低的农药。能够一定程度的防治草地贪夜蛾,抑制繁殖,减少数量。避免造成更大的危害。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我国新疆于20世纪90年代,人工建鸟巢吸引粉红椋鸟捕食蝗虫,以控制其密度。)、微生物防治(绿僵菌是近年来大热的蝗虫病原微生物,其主要作用体现在,溶解寄主体壁,限制寄主运动,影响寄主进食等。死后尸体僵化)、蝗虫信息化合物(其主要目的是干扰飞蝗的聚集行为。防止迁飞)、植物源农药(国际上应用较多的是印楝素,对蝗虫有明显的拒食作用,还可以阻止蝗虫蜕皮)。
病 害:
危害症状
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
1、选择抗病品种。玉米品种之间抗病性差异显著,选择抗病品种是延缓锈病发生和蔓延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2、加强田间管理。适当早播,减少玉米生长期与锈病高发期的重叠时间。合理密植,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N、P、K肥,较少N肥的使用量,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进而减轻锈病的发生。
(二)化学防治
1、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施药,提高玉米抵御病害能力。
2、玉米锈病主要以预防为主,建议采用保护与治疗兼顾的内吸杀菌剂,如预防锈病的粉锈宁、三唑酮、戊唑醇、25%丙环唑乳油等杀菌剂进行预防及防治,用量100ml/hm²,根据发病程度喷施1-2次,喷药间隔时间7-10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