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温州学荐书丨徐佳贵《乡国之际》:晚清温州士人如何推动知识转型

政务   2024-09-23 20:59   浙江  


编者按
Preface

本专栏旨在为广大读者推荐一系列与“温州学”有关的书籍,这些书籍或深植于温州地域文化,或揭示温州人与温州人精神、温州文化与经济互动的内在规律,它们将带领我们共同探索温州的历史脉络、经济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人文精神。

无论您是对温州地方史感兴趣的历史爱好者,还是对经济学、社会学、哲学等领域有所追求的学术研究者,或许都能在这些书籍中找到启迪思考的智慧火花。每一期我们将选出留言点赞前三的读者赠送一本温州学相关书籍,同时也欢迎读者参与“我与温州学”荐书投稿,一经刊发将获得精装版温州学丛书一套,投稿邮箱wzsklxx@163.com。让我们一起走进温州学、探索温州学、传播温州学。



PART.01 /本期推荐



徐佳贵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晚清温州士人如何推动知识转型


晚清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革,西方的科技、文化和思想开始涌入,与中国传统的知识体系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温州府的士人群体如何面对这些变化,又是如何在这个过程中进行自我更新和知识转型?有别于默认通都大邑的知识转型“代表”全国一般情况,徐佳贵先生的《乡国之际:晚清温州府士人与地方知识转型》目光聚焦于边缘之地——温州,突出以地方士人的视角展现晚清知识观念变迁的多样性和可能性。

本书遵从“背景”到“发端”的时序和逻辑顺序,聚焦于孙诒让、宋恕、陈黻宸、刘绍宽等一批地方名流及其家族,构成晚清时期对温州知识转型的考察。通过对晚清温州府士人的研究,揭示了在国家与地方、传统与现代、中心与边缘的多重张力下,地方士人如何通过科举、教育、文化传播等方式,参与并推动了地方知识的转型。作者通过对大量地方史料的挖掘和分析,包括日记、文稿、地方报刊等,勾勒出了近代温州地方知识体系重构的历史图景。


01本书的背景本书的背景

晚清温州的知识转型与士人角色


上编题为《地方知识转型的发端(19世纪中叶至1901年)》,第一章关注的是“内力”,即无外国因素直接作用的情况下地方士人参与传统的文教之变,晚清温州在科举成绩上不及浙北诸府,但“永嘉之学”的传统和士人群体的“经世致用”思想,为温州的知识转型埋下了变革的种子。这一时期士人们开始探索多元化的知识体系,如金晦、陈虬、宋恕等人的学术活动,他们试图在坚持中学本位的基础上对时势进行妥协,接纳西学作为一种变通之举。
第二章次章聚焦于“外力”,即温州开埠后,商贸、交通等因素促进人员向外流动增进阅历,时新书刊则向地方流动,增广乡居人士见闻。西学内容大体上被纳入既有的“经世实学”的范畴之中,力图实现中西之会通,而非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事实上,“口岸”因素对地方士人的影响是间接的,西学走向地方化主要依靠既有的文化与社会资本运作,即温州士人从活跃在新知集散地(通都大邑)的官场士林人中学习新知,而非直接在地方习得。
第三章在前两章基础上,讨论内外力共同影响之下,维新如何具体展开。此章从如瑞安学计馆、瑞安方言馆等文教机构、订报办报活动切入,强调了1895年之后的五六年间正是近代知识转型走出大都市,实现“地方化”的起步阶段。然而由于制度改革尚未跟进,新式学问在旧有体制的夹缝中艰难维系,新旧之间的脱节与冲突限制了新学发展的广度。作者特别指出,地方士人对新学的追捧并非意味着对传统文化的全然抛弃,而是一种在坚守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同时,对时代变迁的灵活适应。他们接纳西方学问,实际上是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平衡。


02

温州士人与新学的互动


下编题为《文教“新政”的地方响应(1902-1911)》。第一章着眼于新式学堂的建立与发展,这一过程见证了从地方自主探索到官方体制的深刻变革。在这个教育“国家化”的浪潮中,地方士人展现了极高的热情与参与度,他们推动了国家教育制度的演进,完成从选拔人才转向培育人才的转变。此外,这一时期也是地方教育与制度重新融合、协调发展的关键阶段,标志着“学”与“制”的紧密结合,为后续的教育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深入探讨地方知识精英在教育振兴中的角色,可以发现他们采取了一种复杂而微妙的策略:一方面,他们借助教会的力量引入西方学问,以拓宽知识视野;另一方面,他们对西方宗教持有警惕和排斥的态度。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致力于推广新知,旨在将普通乡民培养成为具有现代意识的国民,以此巩固自己“四民之首”的社会地位。正是这种士绅与政府间的互动与合作,推动了文化教育领域的“国进民退”现象,即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和引导日益增强,而民间力量则相对减弱。这种趋势导致了教育体系更加倾向于体现国家意志,而非仅仅满足国民教育的需求。
最后一章则讨论了在变革浪潮中,地方士人内心世界的转变。面对温州地区新式学校的建立,无论是在硬件设施还是在软件资源上,都难以与繁华的大都市相媲美。这些学校,本是为了应对国家危机而兴起的新学问的载体,却在地方层面上遭遇了难以融入的困境。新知识在一段时间内,对于地方社会来说,似乎成了一种高深却难以落地应用的技艺,陷入了尴尬境地。
《乡国之际》将思想史和社会史做了很好的结合,既注意地方的节奏,又注意时势的大变局,不仅是一部地方史研究的力作,也是对晚清中国知识转型研究的重要补充。它突破了以往研究中对大城市的偏重,将视角转向“小地方”,探讨了在非中心地区知识转型的具体过程和特点。书中对于晚清温州府士人在知识转型中的角色和影响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了他们在坚持中学本位的同时,如何接纳西学,以及在新旧知识体系碰撞中的心态变化,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从地方视角审视近代知识转型的新视角,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理解晚清社会文化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PART.02 / 作者介绍



徐佳贵,1986年生,浙江瑞安人。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毕业。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曾在《近代史研究》《史林》、(台)《新史学》、(台)《“中研院”近代史所集刊》等刊发表论文及书评数篇。当前主要研究领域为近代中国知识转型、地方/区域文教史。




PART.03 / 目录



绪论

一、“地方”

二、“士人”

三、“知识转型”


上编 地方知识转型的发端(19世纪中叶至1901)

第一章 地方士人与传统文教之变(19世纪中叶至1895)

第一节 科举概况

第二节 “永嘉之学”

第三节 “经史”与“汉宋”

第四节 多元化倾向

一、金晦

二、陈虬

三、宋恕

小结

第二章 地方士人与西力东渐(19世纪中叶至1895)

第一节 开埠通商与交通之变

一、温州开埠

二、交通之变

第二节 地方士人与西“学”

一、走出去

二、传进来

三、对西学认知水平的评估

第三节 地方士人与西“教”

一、传教与教士兴学

二、地方士人与民教冲突

小结

第三章 共预“维新”(1895-1901)

第一节 教学研习机构

一、瑞安学计馆

二、瑞安方言馆

三、瑞安务农支会、温州蚕学馆

四、瑞平化学学堂

第二节 订报办报

一、订报

二、办报

第三节 其他地方士人的观感与经历

一、林骏、张棡

二、刘绍宽

小结

下编 文教“新政”的地方回应(1902-1911)

第四章 学堂之兴

第一节 自行摸索阶段(1902-1905)

一、瑞安

二、平阳

三、乐清

第二节 体制化(1905-1911)

一、从学务分处到学务总汇处

二、经营府城学堂

第三节 中心转移之后(1905-1911)

一、属县学务的困境

二、县“公立”中学堂存废之争

小结

第五章 士人兴学与地方社会

第一节 文教“新政”中的士人与教会

一、庚子教案的善后

二、教会教育的发展

三、地方士人的调适

第二节 “国民”教育

一、塑造“国民”

二、体制化的“国民”教育

小结

第六章 新旧递嬗与地方士人的心态变迁

第一节 地方士人与科举停废

一、科举停废的地方回应

二、从科场到学堂的身份转换

三、“旧学”与“旧制”

第二节 “外向”的学堂教育

一、从边缘府县到通都大邑

二、游学域外

第三节 地方士人与“学”之新旧

一、“新政”阶段的新学之接受

二、旧学、“孔教”与“国粹”

小结

结语

一、革命

二、革命之后

三、地方知识转型:如何可能?

四、“地方”与地方士人的近代走向

参考文献 

后  记



PART.04 / 阅览指南



《乡国之际:晚清温州府士人与地方知识转型》

著者:徐佳贵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2018

索书号:K295.53/2825

馆藏地点:温州市图书馆市府路馆七楼古籍地方文献阅览室



PART.05 / 赠书清单



“温州文化丛书系列

吴松弟《温州通史·东瓯卷》

 (日)松浦章《温州海上交通史》

 ……

几十本温州学相关书籍可供选择

本期点赞截止时间:2024年10月30日



—END—

文字 | 肖远香

排版 | 何姵瑶

审核 | 肖远香






温州市社科联
社科普及、学术研究\x0d\x0a创新理论、服务民生\x0d\x0a人文引领、助力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