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信一大误区
我们也经常遇到家长来问,家族有个神秘关系,是个“大佬”,有没有必要专门去通通关系,拿封推荐信,这到底对孩子申请名校有没有帮助?
现象二:
还有的家长在帮孩子选择科研项目时,格外关注能否拿到名校教授的推荐信。如果听说有“哈佛教授推荐信”、“斯坦福教授推荐信”,许多家长和孩子立马激动起来,仿佛拿到了名校的“入场券”。
然而,最应该关心的问题反而没得到重视,那就是:这个科研项目跟孩子的学术兴趣和申请方向是否一致?
孩子可能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发现自己对科研毫无兴趣,表现也平平。即便获得了教授的推荐信,信中的评价也乏善可陈。这样的推荐信实际上一点用也没有。
误区:
其实,不管是联系“大佬”,还是找教授,家长们都是陷入了同一种误区:过分迷信那些出具推荐信者的“头衔”,而低估了推荐信中所真实陈述的内容,而后者才是重点!
正反案例解析
给大家分享两个相反的例子。
案例一:
我们以前有个学生参加了某大学的夏校,教授也给Ta写了推荐信。万万没想到的是,刚好在申请前,这位教授竟然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奖!在大家看来这是多么幸运的事情。
但遗憾的是,该学生最终并未被这所ED1的学校录取。看来,即使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推荐,也不是一锤定音的。
案例二:
另一个学生的情况就有点戏剧性了。Ta的夏校推荐信出自一位“普通”教授之手,这位教授非常激动且坚定地在信里写道:“这孩子就是我们学校想要的孩子。”
当我们看到这封推荐信之后,坚定地鼓励学生要在ED1申请这所学校,我们认为这封推荐信传递了很多信息:不仅仅是教授背书,更重要的是,它展示了学生与该大学的契合度。
果然,这位学生在ED1阶段被这所大学脆录!
相信大家不难看出,重要的不是这位教授的名气,而是Ta在推荐信中所传递出对这位学生的“强力推荐”。推荐信中有与孩子一起上课时的细节、孩子如何展现出自己对所选方向的热情,以及其它让教授认为学生与大学匹配的特质。
推荐信的真正价值
说到底,推荐信的分量与价值不是看推荐人的头衔有多光鲜,而是看——
其实美国大学通常只要求学生提供三封推荐信:
学校升学导师一封 任课老师两封
Common App上可选的的推荐人类型还有:艺术老师、教练、雇主、家庭成员等(具体如下图),这些推荐信并非必需项。
老师才是与学生真正长期相处的人,他们能基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作业质量、参与度以及与同学的互动等方面,提供具体、详实的评价。因此,他们的推荐信往往更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术能力和个人特质,这对于招生官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特别是在美国高中,由于教育体系的特点,任课老师通常对学生的了解更为深入,他们的推荐信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往往对大学录取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大家在校内学习时,不应只关注最终成绩,而应更加重视学习的过程。通过在课堂上积极表现、参与课外活动,展现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在收获知识与成长的同时,还能在需要时更容易获得老师的推荐信。同时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前与老师沟通推荐信的需求,为美本申请助一臂之力!
如果想了解任何关于美本规划申请的问题,请长按下方二维码添加咨询顾问:
微信号:CatalystEDU
又一个申请季
更多精彩内容后续将继续推出
关注浑朴视频号和公众号
精彩不错过!
2024录取总览表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