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Alyssa, Grace, Julia
审稿|Lyceum core
排版|Alyssa
认识我们
Hi!感谢关注Lyceum徕思。
我们想说
在思考“我想成为谁”之前,你是否有想清楚“我究竟是谁”?
当我们打开社交媒体,扑面而来的总是充满精致气息与闪耀着成功光环的故事;于是我们被源源不断的推送淹没,无时不刻不在被同龄人光鲜亮丽的生活压垮内心的防线,看着自己永远无法完成的计划清单感到孤立无援。我们早已习惯把他人的生活视为全部准则和典范,追求立竿见影的行动成效,却无法逾越内心落差的鸿沟。
在快节奏的信息交互中,我们谁也不肯落下同龄人一步,只是浑浑噩噩的一味追赶,试图以永不休止的行动填补自我的意义。
但我们究竟想成为谁?我们试图“成为”的究竟是“自己”、还是一个虚空的“模版”而已?
在这里,我们希望打破固定的“标准”,拓展“自我”的边界,带领大家放缓脚步,不再去急于同他人比较,而是去拥抱那些组成我们的部分、思考每一个人的“身份”所承载的初心、感受“自我”的信念给予我们的成长力量。我们期待为在仓促中迷失方向的你提供一个温暖的歇息地,提供短暂庇护的同时,
引领你在冗杂的信息中认清内心的声音,明确前行的方向。
////////
此次营地,我们将共同思考“身份焦虑”这一社会性问题,从社会学、心理学、哲学、艺术、文学等视角探索“自我”的价值观、信仰、认同与角色。
通过理性的批判,我们由外向内审视“身份”的构成,通过感性的创作,我们由内向外自省“自我”的意识;而艺术这一表达方式则成为建立两者之间的桥梁,帮助拓展“自我”的边界,建立与“身份”的对话和联结。
营地简介
2024年夏天,徕思Lyceum将开展主题为“拓展‘自我’的边界”的支教性质营地活动,将我们的教育资源和理想分享给更多的青少年。
本次营地的三位主负责人皆为在读高中生(来自上海世外、常熟UWC学校)。我们将从学生群体最真挚的视角出发,打破传统课堂上存在的视角与年龄差问题,关注学习者自身的需求,与营员们共创一次全新的学习体验。我们坚信大家可以在同龄人的故事中发现“自我”的历史和未来,体会与同龄人围坐畅谈的强烈共鸣,感受志同道合、思想共振的温暖力量,短暂回归“自我”的本真。
此次营地时间为8月20日至8月26日,开设以下三大课程板块:
PART 1 集体的联结
PART 2 身份的形塑
PART 3 意义的追寻
课程介绍
PART 1 集体的联结
“I am the combined effort of everyone I’ve ever known.”
— Chuck Palahniuk
“‘我’是我所遇见的所有人共同努力的产物。”
——恰克·帕拉尼克
1.1 “我”与“我们”
关键词:历史、生物、生存模式、社会属性
作为本次营地的第一节课程,我们希望先向大家引入“我”与“我们”这两个概念。我们鼓励大家在创作中表达,传达每个“我”的故事,勾勒个体的独异性。在聆听、分享的过程中,营员之间互相熟悉,一个温暖的“我们”也在被组建。
随后我们也将更细致地一同探讨人类的社会属性。我们将从历史和生物两门学科的视角看待人类自古以来的群居生活,尝试理解群居选择背后的原因。
More
1.2 “我”属于哪里?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身份塑造、自我认知、自我归类理论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在现代生活的语境下更细化地探讨人类的社会属性。“社会”是个很宽泛的概念,它可以被进一步分成更多不同的集体,也正是在这些更小的单元集体中我们的身份自我得以塑造。我们将在这一节中尝试通过理论复现这个过程,通过实践与过往经验的回顾感受自我认知形成的过程。
More
1.3 找寻“我”的“独我”
关键词:心理学、社会认同、内外群体偏见、同质化、AI
正如社会认同理论所提出的,人类的自我探索很大程度上是根基于社会土壤的。在了解了集体塑造自我的机制之后,我们将在这一节中对这种机制进行探讨,一起反省自我归类以及社会认同理论是如何塑造我们对周遭他人、环境、乃至对自己的认知的。
More
1.4 向身份焦虑说“不”
关键词:自我认知、精英主义、消费主义、社交媒体、与焦虑共处
我们的自我认知是一成不变的吗?我们又如何评估当下的自我?
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中,现代人每天都经历着不同理念、价值观的冲击。它们或许建构起了一个更理想的自我,指明了追求的方向;又或许将人们拽入对现状的不安与焦虑,陷入对自我的迷茫。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以“身份危机”来形容这份迷茫,这是跨越年龄段的恒定的命题。
在这一节中,我们希望与大家一起就社会上的盛行价值观念分析焦虑来源,将身份焦虑视为必经之路,并积极寻求缓解焦虑的方式。
More
PART 2 身份的形塑
"在人类生存的丛林中,没有(自我)同一感就没有生存感。"
——爱利克·埃里克森
"In the social jungle of human existence, there is no feeling of being alive without a sense of identity."
- Erik Erikson
2.1 当代社会的身份危机
关键词:现实主义文学、荒诞感、异化、价值冲突
核心材料:卡夫卡《变形记》
辅助材料:蒲松龄《促织》
通过阅读卡夫卡的代表作《变形记》,我们将引导学员们逐步剖析现实主义文学荒诞感的源头,理解现代社会中人的三层异化(人自身的异化,人与人关系的异化,人与社会关系的异化),最终反思身份危机背后折射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需求之间的冲突。学员们也会借由《变形记》与《促织》的比较阅读,思考中西方文化环境对于个体价值定义的潜在差异。
2.2 人格同一性
关键词:内观方法论、洛克的记忆理论、帕菲特的心理持续性理论、路易斯的四维主义持存论
核心材料:John Locke, “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Derek Parfit, “Reasons and Persons” Extract
David Lewis, “Chapter 5 Survival and Identity”
车祸过后,我的容貌变了,性格变了,大脑部分功能失效(我失去了思考与推理的能力,丧失记忆),不再对外界有任何情绪和动作反馈,这种情况下我还是我吗?排除这种极端情况,十年前的我又是否和现在的我是同一人?究竟什么使得我成为时空中独一无二的存在?以上这些都是形而上学中人格同一性课题涉及的经典问题,在道德规范方面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历史上对人格同一性的还原说明往往分为两大阵营:身体连续性、灵魂·连续性。我们将跨出二者的限制,从洛克的记忆理论出发,带领学员通过哲学学习模式分析其理论的优劣,在此基础上探索帕菲特对于洛克理论的修正版本提出的心理持续性(psychological connectedness and continuity)和可传递性(transitivity)的重要性,并通过模拟裂脑实验理解帕菲特为何说人格同一性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连续性与其带来的存在本身。最终,学员们将通过路易斯对于帕菲特的反驳,探索持续存在(persistence)的课题,建立起人格同一性课题与物理学、时间哲学的连接。当哲学家们往往以三维主义绵延论(endurence)作为假设看待人格同一性时,Lewis以四维主义持存论(perdurence)(具体而言,蠕虫式持存论)为起点挑战了我们对于时间的直觉性认知,消解了帕菲特出于裂脑实验无解提出的的同一性本身的荒谬性。
2.3 社会文化渗透下的人格同一性
关键词:反本质主义、主仆关系、殖民语境、权力结构
核心材料:Charles Taylor, “Sources of the Self: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Identity” Extract,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Extract.
辅助材料:Aristotles, “Politics” Extract.
Hegel,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在上一小节中,我们诉诸内观方法论(methodology of introspection)解释个体同一性,这一小节则要求学员站在相对立场,以外部条件还原说明个体同一性,研究我们的个体身份是否必须依赖他者而存在(methodology of extrospection)。亚里士多德提出人是社会性动物,黑格尔也强调人始终挣扎着试图向他人证明自己是自由的(认可于是成为我们的身份构建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我们将带领学员阅读泰勒在上述两位哲学家反本质主义(anti- essentialism)观点的基础上产出的适用于当下社会的理论,并分析其如何体现于主仆关系、殖民语境与权力结构。
2.4 对抗身份危机:诗性超越,异型解构
关键词:诗歌、天涯美学、服装设计、身份重构
核心材料:洛夫,《与李贺共饮》《李白传奇》
John Keats, “Ode Series”
在本章最后,我们将以济慈和洛夫的诗歌为切入口,探讨艺术和天涯美学如何对抗当下蔓延的身份焦虑。作为跨学科的推动者,Lyceum也致力于为学员们带来将所学与艺术连结、实践的机会:学员们将研究自称身份工程师的Abi Sheng,以及其他致力于构建后人类(posthuman)、超人类(transhuman)背景下人类生存形象的设计师(Iris Van Herpen, Sensen Li,Terrence Zhou等),探索他们如何展开对于人类进化的极致想象,挑战生理和时空局限,借由时尚的力量解构自我身份。学员们也将跟随Maison Margiela, Junya Watanabe等时装设计师的步伐,一探解构主义同时作为一种技法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并亲自可视化身份的拆解与重构。
PART 3 意义的追寻
"诗歌、美、浪漫和爱,这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
——电影《死亡诗社》
"But poetry, beauty, romance, love - these are what we stay alive for."
- The Dead Poets Society
3.1 “快乐”是...?
关键词: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马丁·塞利格曼的快乐理论、马克罗斯科的情绪色彩
快乐是什么?毋庸置疑,“快乐“是我们共同追寻的理想生活状态。从古至今,众多哲学家、心理学家、艺术家们都给出了自己的解读。在互动沙龙中,我们将带大家走进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的快乐哲学、“积极心理学之父” 马丁·塞利格曼的快乐理论、以及抽象表现艺术家马克罗斯科的情绪色彩。同时,创意工坊活动将带领大家回忆自己生活中发现快乐的瞬间,在自己的视角下探索并挖掘“快乐”的意涵。
3.2 关于“幸福”的答案不止一种
关键词:享乐主义、欲望理论与客观列表论、成功学
在上一小节中,我们在交叉学科的学习中初步认识了“快乐“的不同意涵,但我们何从解答自身关于“幸福”的疑虑呢?接下来,我们将带大家走进哲学史上的三大有关“幸福”的经典理论:享乐主义、欲望理论与客观列表论,在理论的索引下尝试提炼总结有关“幸福”的指示。我们还将开展“‘成功学’到底‘成功’吗?”的导师讲座,和大家一起畅谈“成功”的“故事”和“公式”,破除大家对于“成功”的焦虑。我们希望带领大家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快乐”与“幸福”,引导学生们形成更为审慎与成熟的个人价值观。
3.3 “理性”的盒子
关键词:网络舆论、虚拟身份、现实身份、理性判断
“决定我幸福的不是我的社会地位,而是我的判断;这些判断是我能够随身携带的东西……只有这些东西才是我自己的,别人无法从我身边拿走。”
——爱比克泰德《谈话录》
正如第一部分所介绍,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和他人进行着交流与互动。在社交媒体盛行的时代,信息的交互使庞杂的舆论将我们裹挟,扑面而来的评价与批判往往使我们陷入自我怀疑中。谈起网络舆论,我们该如何看待自己的虚拟身份与现实身份之别?我们的身份价值到底该由谁来决定?我们希望引导大家正确看待外界评价,将外界的观点交由理性分析进行推敲,坚守自身的独立价值。
3.4 艺术作为“对生活的批判”
关键词:文学、绘画、漫画、身份等级制度
“所有的伟大的艺术家都心怀一种愿望,也就是使这个世界变得比它原有的状态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马修·阿诺德 《文化与无政府状态》
我们或许无法彻底摆脱身份焦虑,但我们可以给自己创造与之反抗的机会。艺术作品能够向我们揭示我们的生活状态,或那些不曾发现的隐秘的情感需求;它们有助于引导我们更正确、更审慎、更理智地理解世界。在最后一个小节的活动中,我们将带领大家走进文学、绘画、漫画对身份等级制度发起的有力抗击。通过阅读哈代所著的《无名的裘德》节选,我们将探讨文学作品对社会阶层秩序所作出的抨击。通过鉴赏让-巴蒂斯特·夏尔丹的静物作品,我们将认识艺术家对于学院派这一关联社会等级序列的艺术准则的大胆挑战。最后,我们将走进诙谐幽默的《纽约人》漫画,看见针砭时弊的漫画家们对于狂躁不安的时代所作出的犀利批判,也带领大家基于自己所关心的社会问题共创独属于我们的时代的漫画小集。
最后,Lyceum徕思全体成员想对你说的是:
我们或许无法为你提供确切的答案,但一定能够启迪你通过思辨将生活中那些尚未明朗的瞬间进行联结,带领你去探询有关生命的真谛;
我们希望与你一起进行一场最为大胆的头脑风暴,向未知与不确定性发问,同知识与真诚相伴,从理论回归生活,回归与自己的对话;
我们更加希望能够以发自于心的叩问,引领可能在当下感到不安或焦虑的你走出困囿的视角,以敏锐而冷静的目光去重审世界,找寻你在茫茫天地中的立足点,以及独属于你的生命意义。
如果你有意向以营地助教*的身份加入我们,
欢迎扫描以下二维码添加主负责人Alyssa的微信~
*主要负责课程协调、学员引导、活动准备、现场纪律组织等工作内容
我们期待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