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三喵先生
策划:三喵先生
责编:马戏团长
全文约3500字 阅读需要10分钟
*快来星标我们
Follow us
各位读者朋友:因微信公众号推送机制的变革,没有星标的账号,很容易错过推送,所以如果你喜欢循迹晓讲的文章,请一定一定别忘记🌟星标“循迹晓讲” 。
设置星标步骤:1.点击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循迹晓讲】;2.到公众号首页,点击右上角【···】;3.设置星标,这样就不会错过我们的文章啦!
Follow us
我们看不管是抗战老电影还是日军照片,都能看到他们的军官和骑兵骑着高头大马的形象,当时日军的马也被叫做东洋大马,和中国原产的马相比,日军的马明显要高出不少,这就使这些马不但可以被用来拖拉辎重,也可以被用作骑兵座骑冲锋陷阵,当时日本军队能在中国土地上作威作福,这种马出力不少。
◇ 图为反映日本战国时代的装备母衣众的骑马武士
◇ 图为日本本土马
不过稍微想想就能发现不对劲,日本是个岛国,并不产这种高头大马,那么高头大马从哪里来到日本,又怎么在日本扎根,直到最后成了日本侵略军的象征?今天就来聊聊这些。
日本在近代之前也有自己的马,这些马是怎么来的目前也有争议,有说日本列岛自古就有本土马,还有人说日本的马是公元五世纪从朝鲜引进的。无论起源如何,考古证据显示日本在公元五世纪之后才开始学会驾驭马匹的,而日本列岛当时的马也并不高,肩高能有一米二就很不错了。即使如此,因为马能够赋予部队无以伦比的机动性,再加上日本本岛马匹稀少,靠着这样的马组成骑兵也能是不可小觑的力量,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日本战国时期武田信玄的骑兵部队,凭借其灵活机动和迅猛的攻击威震天下。
◇ 武田信玄的赤备队大概率骑的是日本本土品种——木曾马 图为日本人骑乘木曾马
战国时代最终落幕,德川幕府以锁国之术统治日本数百年,武田信玄的骑兵也成了遥远的传说,直到19世纪中期美国人佩里黑船来航,算是一脚给日本踹开了国门,也让日本和世界有了初步交流。1850年代,法国丝绸业因为蚕病几乎全灭,当时的德川幕府搜集了日本蚕卵寄送给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法国也正是因为研究日本蚕改良品种,才让丝绸业起死回生。
◇ 阿拉伯马能够在缺乏食物和水的情况下长途跋涉,拥有无与伦比的耐力 图为纯白色的阿拉伯马
拿破仑三世听闻当时日本政局不稳,为表示感谢,就送给了幕府二十六匹阿拉伯马。这种马比日本的马那真是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也是有史以来日本第一次接触西洋的一流马种,但幕府并不识货,没有好好利用阿拉伯马当种马,反而将其赠与手下的大名家臣。等到1868年明治维新开始之后,日本要建设近代化的国家军队,还活着的阿拉伯马被陆续追回,充当种马。
◇ 图为八个现存本土马品种,第一个是英国引入的西洋马作对比
可是此时这些阿拉伯马已经过了繁殖的最佳年龄,经过十年改良,日本马的肩高终于超过了一米三,相比于过去有了不小的进步,但还是不够看的。到了1877年,明治政府为了进一步增强骑兵战斗力,开始了为期三十年的马种改良计划,从全世界挑选优秀的公马到日本繁育后代,而本土的矮种公马要么杀掉,要么阉割。
这么一来,日本的本土马算是倒了血霉,一些原本很普遍的马种经过这一轮的所谓“明治大阉割”,几乎走上了灭绝的道路。这么认真搞马政之后,日本的马进一步增高了,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此时日本马的平均肩高能超过一米四,已经比清军普遍使用的蒙古马要高了。当然,如果把比较对象换成英法德这些本来就有最优质马种,骑兵历史悠久的西方国家的话,日本马就不够看了。
◇ 图为1900年,天津,前面两个是日军军官,他们身后为英属印度锡克骑兵
1900年八国联军进北京,日本骑兵得以和西方的骑兵进行全面的比较,结果发现自己在洋人面前还是个弟弟。欧美国家的军马比日本人的高二十公分是正常现象,行军速度也有差异,欧美军马行军时速能够很轻松地达到接近三十公里,日本军马拼死拼活也就是接近二十公里。如果将来日本骑兵跟这些西方骑兵较量,那么结局也就只能是惨败了。
此时日本军马的窘迫还不止于此,当时一米四已经是日本能拿得出手的最好马匹来了,全国马场登记在册的一百五十万匹马,达到这个标准的只有三万多匹,都不够装备几个骑兵师的。而且其他国家的战马性格温顺,一名士兵管理几十匹马不在话下,日本马则是脾气暴躁,一人管着一匹马都会有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日本只是阉割了本土的矮马,却不知道战马也要阉割。而这个小问题背后,更是日本骑兵全面落后的现实。
◇ 图为秋山好古(1859年2月9日-1930年11月4日),陆军大将,甲午战争后,担任陆军骑马学校长
此时从法国留学归来的秋山好古担任了日本骑兵学校的校长,在他的任上除了继续对日本的马种进行改良,并优化马匹管理制度和骑兵训练制度之外,也在努力用新技术来武装日本骑兵。在他看来,如果单纯照搬欧洲骑兵的教程,并不能帮助日本骑兵的作战,在新的时代中,日本骑兵更多的任务是尽可能地搜集情报,并以小队深入敌后,在真正的决战之前牵制敌人后方。
为了配合这样的战术,秋山好古加强了骑兵的火力和通信配置。日后1904到1905年的日俄战争,日本骑兵遇上了在世界骑兵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俄国哥萨克骑兵,也正是因为秋山好古提前对日本骑兵从装备到战法的未雨绸缪,日本骑兵在对抗哥萨克的战斗中能做到不吃亏,而秋山好古也被认为是日本骑兵之父。
◇ 图为日本大河剧《坂上之云》秋山好古参观俄军哥萨克营地,哥萨克骑兵的战斗力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日俄战争以日本的胜利而告终,但这并不能掩盖日本骑兵马匹拙劣的事实。战争中日本缴获了不少哥萨克的马匹,拿这些马跟日本马做对比实验,简直是高下立判,什么肩高冲刺都不用比了,就只说拉炮车,八匹日本马都拉不动的炮车,六匹哥萨克的顿河马能够很轻松地拉动。这让日本陆军又一次看到了差距。决定进一步细化马种引进。
在他们看来,未来战争中马匹很重要的功能是辎重运输,这需要重型种马,比如法国的佩尔什马;骑兵的冲锋则需要体态矫健的轻型种马,比如昂格鲁诺曼底马。至于之前提到的阿拉伯马,其威武端庄的仪态适合军官坐骑。日俄战争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日本开始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分门别类引入不同类别的种马,进一步优化自己的战马结构。
◇ 图为佩尔什马,
法国的役马品种,由于其力量和敏捷而受到骑士们的青睐,在骑兵逐渐成为以侦查为主的军种后,这种马匹主要负责牵引重炮和运输物资◇ 图为日军骑兵与他高大的东洋马
◇ 图为日军骑兵冲锋
到了1930年代,日本的种马改良工作终于有了丰硕的成果,他们的马肩高已经超过了一米六,至此,抗战时期日军的东洋大马终于被培育出来。与此同时,日本军队和政界也有不少人对马和马术情有独钟。日本的裕仁天皇很多次公开露面骑的一匹浑身雪白的马就叫“白雪”,而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来自日本陆军的西竹一获得了马术场地障碍赛的金牌。此时的日本骑兵无论是硬件和软件,终于可以跻身世界一流了。
◇ 图为1936年,骑“白雪”的裕仁天皇
当日本军队带着东洋大马开启侵华战争的时候,他们不仅骑着这些高大的东洋马在中国土地上趾高气扬地办阅兵式,入城式,他们的骑兵也给中国军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 图为南京大屠杀元凶松井石根骑着东洋马参加南京入城式
在漫长的抗战中,中国军队也缴获了一些东洋大马,有的将领图新鲜就想骑东洋马过过瘾,不过,一不小心这些威风凛凛的东洋马反而会给骑乘者带来麻烦。这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林彪,他在一次视察阵地时骑着日本高头大马,还穿着缴获自日本的黄呢子大衣,被误认为是日本军官而被友军击伤,只能远赴苏联治疗去了。
◇ 图为1940年,莫斯科,林彪(左一)在苏联疗养期间与李天佑的留影
◇ 图为1938年,身高1.77的朱德骑着缴获的东洋马,摄影徐肖冰 不过,因为更习惯骑国产马,这匹东洋马朱德平常不骑,而且东洋马太高,需要搬个凳子才能跨上马背,日常骑乘起来非常不便
战争爆发头几年,日本到处是赢赢赢,东洋马也神气活现地成了一次次入城式的主角,但到了后来日本深陷侵华战争的泥潭不可自拔,给东洋马入城式表演的时间也越来越少,反而是在很多情况下只能当辎重队的运输工具。而当太平洋战争开始之后,东洋马长得再雄伟高大,也是毫无用武之地。
◇ 图为西竹一与他的爱马
前面提到获得奥运冠军的西竹一,后来官晋中佐,驻守硫磺岛并最终战死在那里。他死之后自己的爱马也不吃不喝随之而去。这也是日本这些东洋大马悲惨命运的一个缩影,说到底,在一个疯狂的军国体系中,无论是人是马,最终的结局也就是注定的了。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公众号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配图源于网络,若有侵权,后台联系删除
(END)
★历史大咖正在进驻循迹晓讲ing,我们将帮助您成为百万UP主,讲自己的漫聊,阐述您对历史事件的独到见解。
★想成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吗?想成为循游线下领队吗?想加入循迹大家庭吗?有录制过的小片,Vlog,写过的讲稿,欢迎给我们投喂。
★投喂方式:在“循迹晓讲”微信公众号发消息,和我们聊聊你有趣的想法。
★设置星标:点击或搜索微信公众号【循迹晓讲】,到公众号首页,点击右上角【···】,设置星标后,就不会错过我们的文章啦!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辛亥革命:大清风雨飘摇,反贼趁机造谣?| 循迹晓讲
从九三式到回天鱼雷:护国神器为啥没能拯救昭和日本?| 循迹晓讲
《苏日中立条约》:和鬼子眉来眼去,老大哥为啥不顾中国的感受?| 循迹晓讲
现代电子战:从越战至今,就靠吹,美帝能保持遥遥领先吗?| 循迹晓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