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春节传统习俗 | 腊月二十九

文摘   2025-01-28 09:05   山西  

                                                                     


春节至,习俗知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二十九蒸馒头的由来与中国农历的大小月有关。在中国,农历每个月的天数可能是二十八或二十九天,这种现象被称为大小月。腊月通常是小月,即只有二十八天,而腊月二十九则是除夕的前一天。因此,腊月二十九是一年中最后的忙活的日子,包括准备年货在内的各种活动都需要在这个时候完成。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蒸馒头作为年节的食品之一,寓意着新的一年中生活蒸蒸日上,好运连连。

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提到,由于正月期间不宜动火烹饪,因此在腊月就需要准备好足够一家人食用一段时间的食物,如馒头。蒸馒头不仅是为了提供食物,也是一种象征性的行为,代表着家庭的繁荣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二十九蒸馒头的由来:有旧俗认为从正月初一开始到初五不能动火蒸馒头和炒菜,认为会争吵是非,所以人们习惯在腊月廿九蒸馒头。

民谣称“二十九,蒸馒头”,二十八做好了发面,二十九就改埋灶要开始蒸馒头了,由于春节期间忌做蒸、炒、炸、烙等炊事,所以要在年前蒸出足够多的馒头。

腊月二十九的馒头一定要蒸好,这可是家里的“脸面”。因为,在过去来说,精心准备好的馒头要摆上供桌,等到大年初一有人拜年时,就会对着馒头“品头论足”。

因此,腊月二十九的馒头一定要做得又好看又好吃,这才有面子,也才吉利,更会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渐渐地,随着风俗习惯的演变,目前,蒸馒头已只是单单为了一个“蒸”字,寓意蒸蒸日上。











红点喜庆吉祥

蒸好的馒头上面要点上五个红点,以示鸿运当头。点红点就是先把一小块儿红纸蘸上点儿水,再将五根高粱秸秆儿捆在一起,然后蘸上被水浸湿了的红纸,最后再点到即将成熟的馒头上面。


形状自由发挥

过年的馒头可以捏成各种形状,佛手形的面饼为“福”、桃形的豆包为“寿”,还有名目繁多的雕刻精细的面模可以制作出五子登科的娃娃饼、喜庆丰收的双鱼饼、富贵满堂的园福饼等面食,这是一个充满喜悦、充满希望、充满创造力的过程。


馒头都笑了

除了“蒸馒头”之外,还要蒸些带枣的,带馅的,带花儿的。如若因为火候太大导致蒸出的馒头裂开了口子,得马上说上一句,“瞧,馒头都笑了”。虽说这发面蒸馒头的事有点麻烦,还是有不少人仍愿意坚守这老辈传下来的年文化。











食物象征

馒头作为食品,其蒸制的过程也被视为一种生活的象征。馒头越大越圆,象征着家庭的繁荣和完整。同时,馒头蒸好后,人们会在供桌上摆放,等待家人或客人前来拜年时享用,这也反映了人们对食物的尊重和对社交礼仪的看重。


家庭原因

在过去的习俗中,腊月二十九蒸的馒头象征着家庭的荣誉和脸面。馒头的大小、质量和美观程度都会成为邻里间讨论的话题,因此,谁家的馒头蒸得好,就意味着谁家在新的一年中将会有更好的发展。


美好愿望

馒头不仅是为了食用,还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望。蒸馒头的过程和成品都被看作是对新的一年中生活的美好祝福,尤其是红点的添加,寓意着鸿运当头。


文化传承

尽管现代社会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大规模蒸制馒头,但是这种蒸馒头的习俗仍然被保留下来,成为了人们新年前的准备工作之一。它体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节日氛围的营造。




转自|“兴安盟教育”公号

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扫码在线订阅杂志
知无涯商城
在看你就赞赞我!



教育杂志社
立德树人落实根本任务 五育并举培养时代新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