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二 | 传统习俗,你知道几个?

文摘   2025-01-30 09:00   山西  

— HAPPY NEW YEAR —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初一就话初一头,初二又话新年头,大年初一刚热热闹闹的度过,我们带着喜悦迎来了大年初二。在全国各地,大年初二这天有着很多不同的传统习俗,你知道几个?一起了解下吧!



回娘家

大年初二又叫“迎婿日”或者“姑爷节”,在这一天,出嫁的女儿要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同时还要带上孝敬父母、长辈们的礼品,表达姑娘对亲人的思念。送礼宜送“双”,不宜送“单”,寓意“好事成双”。女婿拜年时讲究送酒,因为“酒”与“久”谐音,有“天长地久”之意。



祭财神

北方很多地方在这天也会祭财神,这也是年俗中的一项老传统。大年初二,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财神活动,而大的商铺在祭财神时,还会摆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希望财神能保佑我们在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

清代的让廉在《京都风俗志》里记载“正月初二,人家市肆,咸祭财神,或食混沌,谓之元宝。远近鞭炮之声,胜于除夕。”古代年初二祭拜财神,放的鞭炮比除夕还多,格外热闹。

而在北方一些地区,人们还会在大年初二赶到财神庙去烧“头炷香”,希望财神能保佑自己在新的一年里财源广进。



祭祖

有不少地方,大年初二这天都要进行祭祖活动,表达对祖先的敬重和思念之情,祈祷祖先保佑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做什么事情都更加顺利。而在祭祖时,不能随意说话,吃东西,这些都是对祖先的不尊敬。




大年初二一些地方要吃的食物

吃面

俗话说:“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初三的合子往家转(赚)。面条的样子为一条一条的,寓意条条顺,初二这天吃了面,意味这新的一年里就会过的顺顺当当,身体健康长寿,另一方面,初二这天也是女儿带着女婿回娘家的日子,用面来迎接家人,也想让他们的日子过得顺顺利利、长长久久,图个吉利。

擀面条的面最好要用大年初一包饺子的剩面,新的一年日子才能过得富足有余,所以前一天和饺子的面基本都会多和一些,剩到初二用。

吃馄饨

大年初二这天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馄饨,馄饨的谐音为“浑囤”,有粮食囤满、五谷丰登的含义,馄饨又形似元宝,包馄饨时,要捏住馄饨皮的两个角往里捏兜住馅料,俗称为“兜财”,人们就将一碗馄饨称为元宝汤,寓意开年顺风顺水、财运滚滚来。


吃发糕

大年初二也叫“开年”,在以前,人们为了在开年有好的财运,会在这一天吃发糕,因为“发糕”谐音“发高”,初二吃发糕,寓意在新的一年里发财又高升。初二这天将做好的发糕先祭拜祖先,全家再一起食用,或者女儿回娘家的时候带上自己亲手做的发糕送给家人。寓意着新的一年里会发财、高(糕)升,发糕还可以做成花朵、鱼的样子,来代表花开富贵、年年有余,日子过的越来越好。


-END-


转自|“景东县博物馆”公号

本公众号转载的文章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在版权上存在争议,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处理。

扫码在线订阅杂志
知无涯商城
在看你就赞赞我!




教育杂志社
立德树人落实根本任务 五育并举培养时代新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