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我时常遇见那些跨越国界的历史和文化爱好者,他们以一种近乎痴迷的姿态,将日本江户时代那位声名显赫的判官——大冈越前,与中国宋代那位铁面无私的包拯相提并论,甚至冠以“日本版黑包公”的美誉。然而,面对这样略显牵强的对比,我更愿意以一种温婉而细腻的笔触,带你缓缓步入那段遥远而斑驳的历史深处,去探寻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与人物,感受那个时代独特的社会风貌与人文情怀。
江户时代,德川幕府的统治如日中天,社会在安定与繁荣中缓缓前行,宛如一幅细腻入微的工笔画卷,缓缓展开在世人面前。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然而,物质的富足并未能完全遏制人们内心的欲望与纠葛。在那个时代,商贾与艺伎之间,常常以“心中”——一种以殉情为形式的情感纠葛,作为解决矛盾的极端手段。这种情感纠葛,既是对现实无奈的一种抗争,也是对爱情忠贞的一种表达。这一词汇,即便时至今日,在日本仍以“无理心中”的形式,承载着自杀那沉重而复杂的含义,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人们内心的挣扎与无奈,也透露出那个时代社会风气的某些畸变。
那个时候,江户文坛与剧坛的敏锐之士,如同捕风者一般,捕捉到了这股潜藏在社会暗流中的情感波动。他们认为,这其中蕴含的浪漫与凄美,足以触动世人心中最柔软的部分,引出无尽的“红泪”。于是,元禄九年(1696年),大阪的“岩井半四郎一座”剧场,一部名为《御评判的心中》的剧作缓缓拉开序幕,将三胜半七的情死事件,以一种艺术化的形式搬上了舞台。剧中,三胜半七与恋人的情感纠葛,以及他们最终选择殉情的悲壮结局,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随后,剧作家近松门左卫门的《曾根崎心中》更是将受虐妓女的情死悲剧,演绎得淋漓尽致,使得“心中”这一词汇,逐渐成为了一种令人向往却又悲凉的社会风尚,如同一朵在暗夜中绽放的彼岸花,美丽而又危险,吸引着无数痴迷于情感纠葛的人们。
德川幕府对此深感忧虑,他们认为,这种以殉情为形式的风尚,不仅是对社会正常秩序的挑战,更是对风俗的极大亵渎。在这关键时刻,大冈越前,这位江户城内的治安守护者,挺身而出,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屹立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之中。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将情死美化为“心中”,实乃本末倒置,是对生命的极大浪费,也是对这一词汇的玷污。为了纠正这一社会风气,他下令将这类情死更名为“相对死”,试图以更为理性和客观的态度来看待这一现象。这一改动,似乎透露出一丝哲学的深邃,让人在悲凉的氛围中,看到了一丝理性的光芒,也体现了大冈越前对于生命和情感的尊重与理解。
然而,名称的更改只是表面,真正的关键在于应对措施。大冈越前颁布严令,规定凡因情自杀者,不得举行葬礼,其遗体需被置于江户城中心的日本桥,赤身裸体地展示三日,而后随意掩埋。这一举措,无疑是对那些轻生者的一种严厉惩罚,也是对世人的一种警示。在“相对死”中,若男子未死,则处以死刑;女子未死,则要么沦为社会的最底层——“非人”,要么终身为娼。这样的惩罚,虽然残酷,但却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殉情之风的蔓延,也体现了大冈越前对于社会治安的坚决维护。
与此同时,江户幕府还严禁文艺作品、歌舞伎、绘草子等以自杀殉情为题材,从而有效地遏制了这股不正之风。这一举措,无疑是对社会风尚的一种积极引导,也是对人们内心世界的一种关怀。通过禁止这类题材的文艺作品,江户幕府试图从源头上切断殉情风尚的传播途径,让人们逐渐淡忘这种不健康的情感表达方式。
回望历史,我在中国北宋包拯那公正无私、明察秋毫的形象中,并未寻得与日本江户时代大冈越前相似的判例。包拯以他的智慧和公正,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和爱戴;而大冈越前,则以他的果敢和决断,维护了江户时代的治安和秩序。将二者简单相提并论,似乎并不妥当。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风景与人物,日本的大冈越前与中国的包拯,便是这历史长河中两颗璀璨的星辰,各自闪耀着不同的光芒,照亮了那个时代的天空。
还要说,那个时代日本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江户幕府虽严令禁止殉情之风,但这一风尚并未完全消散,而是逐渐演变为一种不以死亡为代价的仪式。人们开始以写血书、剪发、拔指甲、切手指、刺青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决心。这些行为中,不乏象征性的举动,拔指甲与切手指更是多有作假,以备不时之需。这一切,都成为了那个时代独特的社会印记,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记录着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与挣扎,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风气的复杂与多变。如今,当我们再次回望那段历史时,不禁会感叹那些人物的英勇与智慧,也会为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与抉择而感动。(2024年9月6日写于东京乐丰斋)
● 【日本文史漫笔214】秋夜,并立在日本“国民作家”夏目漱石墓前
● 【日本文史漫笔211】演绎从江户到昭和风情的江户东京建筑园
● 【日本文史漫笔210】日本唯美派佐藤春夫“秋刀鱼”的味道
● 【日本文史漫笔207】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到日本美秀美术馆
● 【日本文史漫笔205】与太宰治一起自杀却中途爽约的“无赖”檀一雄
● 【日本文史漫笔204】从大河剧中后鸟羽上皇和北条时房的“蹴鞠对决”说起
● 【日本文史漫笔202】与谢野晶子留下“乌龙”诗的镰仓大佛
● 【日本文史漫笔201】遥想20世纪初松海别庄里的那场欢迎宴会
● 【日本文史漫笔200】从歌川广重《大桥骤雨》到梵·高《雨中桥》的畅想
● 【日本文史漫笔199】把自己“玩”死在战场的远征大将中川秀政
● 【日本文史漫笔198】难忘的日本人给白居易树立的“感谢碑”
● 【日本文史漫笔197】从日本京都东福寺的“板渡墨迹”说起
● 【日本文史漫笔196】志贺直哉在《朝颜》中探索生命与自然
● 【日本文史漫笔194】在金秋的砥峰高原品读《挪威的森林》
● 【日本文史漫笔193】在京都探寻明治维新前夕的池田屋事件
● 【日本文史漫笔191】从日本“开运达摩”到中国河南“空相寺”
● 【日本文史漫笔190】足利义满是权力游戏中的智者与文化传承者
● 【日本文史漫笔189】白河上皇与藤原璋子那段权力与爱情的交织
● 【日本文史漫笔188】日本战国传奇富田长繁勇猛与背叛的启示录
● 【日本文史漫笔187】阿倍仲麻吕客死他乡却有和歌“归根”
● 【日本文史漫笔186】从国会议事堂看日本现代化进程的光与影
● 【日本文史漫笔184】中日国骂的文化解读与跨文化交流的思考
● 【日本文史漫笔183】再见,越后汤泽;再会,小镇姑娘的幻影
● 【日本文史漫笔182】注入德川家康和“中京”辉煌的名古屋城
● 【日本文史漫笔178】从堕落与重生解读坂口安吾笔下的生命哲学
● 【日本文史漫笔177】窥视之美显露田山花袋笔下的灵魂深渊
● 【日本文史漫笔172】以“我的孙悟空”温暖世界的漫画家手塚治虫
● 【日本文史漫笔171】从“难攻不落”到“一夜倾覆”的小田原城
● 【日本文史漫笔170】:探寻武田信玄星光下落幕的未解之谜
● 【日本文史漫笔168】“羲之再生”的小野道风从一只青蛙中重获动力
● 【日本文史漫笔164】泉镜花从东京杂司谷灵园到文学的永恒
● 【日本文史漫笔162】茶人与庭园设计师一身二任的小堀远州
● 【日本文史漫笔161】“宗和流”推助日本茶道进入高端社会
● 【日本文史漫笔160】被强行诊断为神经病的日军败将佐藤幸德
● 【日本文史漫笔159】德川幕府“第一能臣”为何身首异处?
● 【日本文史漫笔156】“居酒屋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辅相成
● 【日本文史漫笔155】德川纲吉以“权”设“禁”引出“恶政”
● 【日本文史漫笔154】“江户子”不只是纨绔子弟和油滑之徒
● 【日本文史漫笔153】改名30次总想扮“青铜”的“王者”葛饰北斋
● 【日本文史漫笔152】日本建筑师里“没文化”的拳击手——安藤忠雄
● 【日本文史漫笔151】德川家康让位显示“以退为进”的政治智慧
● 【日本文史漫笔150】森鸥外“渣男”和“有责任感男人”的两面
● 【日本文史漫笔149】为何日本关西人爱吃乌冬面关东人爱吃荞麦面
● 【日本文史漫笔148】川上贞奴从平民少女到舞台明星的传奇人生
● 【日本文史漫笔147】禅僧良宽与相差40岁贞心尼的晚年情愫
● 【日本文史漫笔146】大正时代从婚姻枷锁到文学解放的柳原白莲
● 【日本文史漫笔143】与织田信长联姻的谜一样的女杰“浓姬”
● 【日本文史漫笔139】奈良“明日香村”里那些沉睡着的惊涛骇浪
● 【日本文史漫笔137】东京精美庭院“山本亭”游客突破200万人
● 【日本文史漫笔136】岛崎藤村让父亲为自己的丑陋情事背锅
● 【日本文史漫笔134】藤原药子为争权力最后走上自杀身亡之路
● 【日本文史漫笔133】阳成天皇竟然是日本变态SM爱好者的始祖?
● 【日本文史漫笔132】了仙寺上空的美国军乐声曾折服整个日本
● 【日本文史漫笔131】杨大唐贵妃仍为日本“少子化”时代做贡献
● 【日本文史漫笔130】德川时代水户藩主竟让接班人取死尸人头练胆
● 【日本文史漫笔129】“大津事件”新发现史料再现日本恐怖一面
● 【日本文史漫笔128】日本面对奥斯卡大奖狂吠也曾研发过原子弹
● 【日本文史漫笔127】日本华裔女性政治家莲舫瞄准东京都知事
● 【日本文史漫笔125】在日本历史上用手枪自杀的第一人川路圣谟
● 【日本文史漫笔】黑川博行一定要在改编成影视的作品中弄个角色
● 【日本文史漫笔】作为“搬家魔”和“跳槽达人”的江户川乱步
● 【日本文史漫笔】日本战国时代女城主井伊直虎何以幸免于难?
● 【日本文史漫笔】看看日本婆婆怎样套路儿媳“妻心”的“不贞”
● 【日本文史漫笔】从京都“最美观音像”到洛阳“最美观音像”
● 【日本文史漫笔】从芥川龙之介与胡适来往看日中“相互不理解”
● 【日本文史漫笔】源自中国洛阳官署的日本重财东福寺“东司”
● 【日本文史漫笔】在京都东寺夜赏樱花遥想空海大师的“虚往实归”
● 【日本文史漫笔】1000日元纸币新人的医学成就与家庭私德
● 【日本文史漫笔】刷新5000元日本纸币女性人物肖像的津田梅子
● 【日本文史漫笔】涩泽荣一缘何“上位”一万日元纸币肖像人物
● 【日本文史漫笔】崎阳轩是这样把“色味”与“香味”结合起来的
● 【日本文史漫笔】读《邓之诚文史札记》想到的学脉、文脉与人脉
● 【日本文史漫笔】甲午战争130周年时要说樱花拒绝的大山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