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第二十七回中写到,宝钗在滴翠亭外扑蝶,哪知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快飞过河去了。
宝钗蹑手蹑脚,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不由得香汗淋漓,娇喘细细。
她无心再扑,刚想回来,突然听到滴翠亭里边有人嘁嘁喳喳在说话。
那是宝玉的丫头红玉正和坠儿在说帕子的事情,事关她们的名声和清白,因此她们也非常担心被人听了去。
不料却偏偏被偷偷前来的宝钗听见了。
宝钗不但听见了,她还一听声音便知道是宝玉房里的红玉。
宝钗甚至还知道“她素昔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东西”。
现在她听到了红玉的话,担心她人急造反,狗急跳墙,到时生出事端,自己没趣。
眼见来不及躲了,宝钗便要使个“金蝉脱壳”的法子脱身。
宝钗的金蝉脱壳之法是如何的呢,书中写道:
宝钗便故意放重了脚步,笑着叫道:“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那亭内的红玉坠儿刚一推窗,只听宝钗如此说着往前赶,两个人都唬怔了......
宝钗道:“我才在河那边看着林姑娘在这里蹲着弄水儿的。我要悄悄的唬她一跳,还没有走到跟前,她倒看见我了,朝东一绕就不见了。别是藏在这里头了。”一面说一面故意进去寻了一寻,抽身就走,口内说道:“一定是又钻在山子洞里去了。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一面说一面走,心中又好笑:这件事算遮过去了,不知她二人是怎样。
原来宝钗所谓的金蝉脱壳之计就是拉黛玉来垫背,自己没事人一般的脱身。
她使了这计,居然还觉得心中好笑:“这件事算遮过去了,不知她二人是怎样”。
红玉二人能怎样,不过就是将偷听之人当成是黛玉,又误以为黛玉嘴里又爱刻薄人,心思又细容不下事,难免会走露风声。
红玉坠儿为此担忧害怕,黛玉更是无辜躺枪,莫名的担上了一个罪名。
难怪宝钗还说了这样一句话,“遇见蛇,咬一口也罢了”。
当初还不觉得这句话如此,如今结合她背后让黛玉来背黑锅之事,才发现这句话大有深意。
也正是这句话,表明了作者对她的厌恶。
遇见蛇被咬一口,可不就是吗?黛玉正是遇见了宝钗这条“美女蛇”,背后被咬了一口。
作者用宝钗自己的话,点明了她正是一条阴狠狡诈的毒蛇。
她的金蝉脱壳,嫁祸于人,对于黛玉来说不就是背后被人中伤吗?
宝钗这种行为与咬人的毒蛇无异,只不过她披着一张人皮。
宝钗是毒蛇这事,宝玉在她居住的蘅芜苑也作了暗示。
当时贾母带着刘姥姥游玩大观园,后来也到了宝钗的住处蘅芜苑。
众人坐船尚未登岸,快接近那里时,已觉得阴森透骨,两滩上衰草残菱,秋情无限。
待进了蘅芜苑,只觉异香扑鼻,到处是说不出名的奇草仙藤,清冷苍翠。
及进了房屋,更如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中供着数枝菊花。
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这蘅芜苑的里里外外都给人一种阴森森的感觉,到处都透着邪气。
这哪里是年轻姑娘的住处啊,这根本就不是人住的地方。
薛姨妈说宝钗“从小不爱花儿粉儿,古怪着呢”。
如此看来,她当真古怪,看她的住所、风格,还有她暗中伤人的手段,她倒真是一条蛇,还是毒蛇。
越毒的蛇,身边越是有奇花异草,蘅芜苑异香扑鼻正适合她毒蛇的本质。
当然,宝钗不会像白素贞那样,时而显出蛇身,时而化为人身。
但作者却通过蘅芜苑这样独特的住处,以为她平日里陷害黛玉的行为,暗示她如毒蛇一般。
“遇见蛇,咬一口”,这正是借她自己的口,点明她的真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