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 技术现状
共 5172 字 | 建议阅读时间 12 分钟
锂离子电池作为新兴的高能量密度储能设备,具有高效率、高安全性、低成本等优点,正在被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电动汽车等领域。其中隔膜是锂离子电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和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着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本文重点对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进行综述,并阐述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1.1 锂离子电池结构及工作原理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具前景的电池类型之一,其结构由正、负极、电解液及隔膜组成。正极由锂离子的容积材料和电极材料组成,当电池充电时,锂离子从外界进入正极,负极则放出锂离子,以实现电池的充电。离子的运动通过电解液实现,而隔膜则控制离子的流动,以保证电池的安全运行。
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当电池充电时,正极上的锂离子由电极材料和容积材料接收,而负极则放出相同数量的锂离子,以实现电池的充电。当电池使用时,正极上的锂离子将从容积材料释放出来,而负极则接收锂离子,以实现电池的放电。离子的运动通过电解液实现,而隔膜则控制离子的流动,以保证电池的安全运行。
隔膜是锂离子电池中最重要的部件,它能够有效控制电池内部离子的流动,从而决定电池的输出性能。隔膜的选择和设计对电池的安全性、耐久性和耐受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隔膜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2 锂离子电池隔膜研究现状
隔膜的工作原理是将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分离,并在正负极之间形成电路,从而控制锂离子的电流流动。因此,正确的隔膜材料选择和结构设计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隔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善隔膜的性能和结构设计方面。首先,隔膜的材料选择涉及隔膜的导电性能、耐腐蚀性和热稳定性。传统的隔膜材料主要是聚合物电解质,如聚乙烯醇(PV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然而,这些材料具有较低的导电性,不能有效控制电流流动,并且容易被腐蚀。此外,聚合物电解质的热稳定性较差,无法满足锂离子电池的高温性能要求。为了改善隔膜的性能,研究者们开发了多种新型隔膜材料。除了改善隔膜的性能外,还需要改善隔膜的结构设计。
1.3 锂离子电池隔膜研究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材料的投入,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也不断更新。如有机-无机材料,都可以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隔膜。这些新型隔膜材料具有更好的电性能和更高的耐久性,能够有效地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稳定性和寿命。
在隔膜的结构设计方面也有新的发展。目前,许多研究者正在研究多层隔膜结构,以提高电池的性能。此外,研究者也在尝试改变电池的结构,以提高电池性能。例如,一种新型的结构是将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和隔膜结合在一起,以提高电池的电导率和安全性。另外,研究者还在尝试使用多种离子液体材料,以及添加其他有机和无机材料,以改善电池的电导率和耐久性。
最后,由于技术的发展,现在可以将多种新型材料和结构相结合,以更好地满足电池的性能要求。新型材料和新型结构的出现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
2.1 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类型
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类型主要包括聚酰胺(PA)、PVA、PVDF-HFP、聚丙烯腈(PAN)等。PA隔膜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它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锂离子电池。PVA隔膜具有优异的高温热稳定性,可以承受高达200℃的高温环境,因此常被用于高温锂离子电池。PAN隔膜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耐化学性,可以有效防止电池的腐蚀,从而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此外,PAN隔膜具有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可以有效抑制电池发热,减少过充电和过放电的可能性。
2.2 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特性
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的特性决定了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表现。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的主要特性包括性能稳定性、电导率、热稳定性、机械强度、耐磨性和耐湿性等。
性能稳定性是隔膜材料的重要特性之一,从而确保锂离子电池稳定地在电压范围内工作。电导率是指隔膜材料电导电流的能力,电导率越高,电池的电流传输就越快,这对锂离子电池的高效性有着重要意义。热稳定性是指隔膜材料能够在高温条件下维持结构稳定性,以保证锂离子电池的正常工作。机械强度是指隔膜材料的抗弯曲和破坏的能力,这对锂离子电池的可靠性有着重要意义。耐磨性是指隔膜材料抵抗外界磨损的能力,从而保护电池的安全性。耐湿性是指隔膜材料对潮湿环境的耐受性,这对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锂离子隔膜材料的多种特性决定了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表现,因此,在研究和开发锂离子隔膜材料时,应充分考虑这些特性。
2.3 锂离子隔膜材料结构设计
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的结构设计是提高电池性能的关键。隔膜材料的结构设计应考虑包括电极材料、电解液、电池结构、电池尺寸等多种因素。电极材料结构设计旨在提高电极材料的组装密度和活性物质的利用率;电解液的结构设计旨在优化电解液的渗透性和反应性;电池结构设计旨在提高电池的容量和续航能力;电池尺寸设计旨在缩小电池体积,提高电池的容量和功率。
针对不同结构设计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类型的隔膜材料,如PVA、聚四氟乙烯(PTFE)、PVDF、聚氨酯(PU)等。PVA是一种具有良好机械强度和电气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优良的耐化学性和抗渗透性能,可以有效阻止电池溶液和电极材料之间的渗透,从而提高电池的安全性。PTFE隔膜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够有效抑制电池发热,保护电池组件,提高电池的安全性。PVDF隔膜具有优良的抗渗透性和耐腐蚀性,可以有效阻止电池内部的污染物渗透,从而提高电池的性能和可靠性。PU隔膜具有优良的抗渗透性、耐久性和耐热性,可以有效防止电池内部的渗漏,提高电池的安全性。
3.1 电解质溶液法制备隔膜
电解质溶液法是一种常用的锂离子隔膜制备技术,它是利用电解质溶液中的活性成分,经过一定的溶剂、聚合剂和催化剂等调节条件,将溶液中的物质聚合成膜状物,从而制备出隔膜的一种技术。首先,将电解质溶液中的活性成分混合搅拌,使其能够充分溶解,并在搅拌机中搅拌均匀;然后,在搅拌好的电解质溶液中加入溶剂、聚合剂和催化剂,使电解质溶液中的活性成分能够形成溶液膜;接着,将溶液膜进行烘烤,使其能够完全凝固,形成隔膜;最后,将隔膜进行测试,以确定其电性能及耐久性。
3.2 涂覆法制备隔膜
涂覆法是一种常见的制备锂离子隔膜的技术,它是将溶质溶于水中或其他溶剂中,待完全溶解后加入无机填料,不断搅拌,使无机填料均匀的悬浮在溶液中,形成浆料;最后将浆料均匀涂覆在基体上面,干燥,最终制成隔膜。
3.3 光固化法制备隔膜
光固化法制备隔膜是一种新兴的制备技术,它利用光照射的能量来控制电池的结构和性能。这种技术利用光致聚合的原理,将有机物质(如聚甲醛、PVA、聚乙烯交联乙烯醇等)的分子通过光照射而形成一种复合物,从而构成一层隔膜。这种技术有许多优点,包括:能够有效控制电池的电性能,使电池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隔膜的内部结构紧密,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能够抵御外部环境的损害;隔膜的厚度可以很容易地进行控制,使电池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此外,光固化法制备隔膜存在一些缺点,如制备的隔膜耐热性能较差,在高温下可能会老化,影响电池的稳定性;光固化时需要较高的照射能量,可能会影响电池的安全性。
因此,在采用光固化法制备隔膜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技术的优缺点,加以合理的选择和使用。
3.4 其他制备技术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隔膜制备技术外,还有其他一些新型的制备技术可以提高隔膜的性能。其中,大分子聚合物PVDF因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和耐热性,是一种常用的高分子材料,可以用于制备电池隔膜。此外,还有一种称为液相热固化法的制备技术,它可以制备出高分子量的PVDF聚合物,以改善电池的性能。此外,碳纤维也可以用于制备电池隔膜,它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外,还有一种称为喷射成膜法的制备技术,它可以制备出具有良好传导性、疲劳性能和抗渗性的电池隔膜。
4.1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电导率研究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电导率是指电池的电解液通过隔膜的能力,它是决定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也是影响锂离子电池续航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电导率及其影响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应考虑隔膜的结构和材料。一般来说,隔膜的结构可以分为三种,即膜片结构、聚合物复合结构和杂化膜结构。不同结构的隔膜具有不同的特性,其电导率也有所不同。除此之外,隔膜的材料也会影响电导率。
其次,还应考虑电池的工作温度。通常情况下,电池的工作温度与隔膜的电导率成正比。因此,在研究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电导率时,应考虑电池的工作温度。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电导率还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如果电池的外部环境温度过高,则电池隔膜的电导率会升高;如果电池的外部环境温度过低,则电池隔膜的电导率会降低。此外,电池的电导率也会受到外界静电场和磁场的影响。
4.2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渗透性研究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渗透性研究是提高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渗透性是电池系统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它取决于电池的结构、组件及工作温度等因素。
目前,常用的测量电池隔膜渗透性的方法有渗透系数法、电导率法和渗透率法。渗透系数法是测量电池隔膜渗透性的最常用方法,它通过测量电池温度和电压来测量渗透率。电池隔膜的渗透性受电池结构、组件及工作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电池结构是影响电池渗透性的主要因素,电池结构的设计可以改变电池的渗透性;电池组件的性质可以改变电池的渗透性;电池的工作温度也会影响电池的渗透性,随着温度的升高,电池的渗透性会升高。
4.3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稳定性研究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稳定性是指隔膜结构的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的稳定性。稳定性好的隔膜可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电化学性能,但是由于电化学反应的复杂性,隔膜的稳定性存在挑战。
稳定性好的隔膜可以有效抑制电池的渗漏,防止电解质的外漏,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其次,隔膜的稳定性也会影响电池的循环稳定性,电池的循环性能取决于隔膜的稳定性,因此高稳定性的隔膜可以有效提高电池的循环性能。
隔膜的稳定性也与电池的放电性能有关。当电池放电时,电极反应产物和电解质会形成复合物,这些复合物会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而隔膜的稳定性可以有效阻止复合物的形成,从而提高电池的放电性能。
另外,隔膜的稳定性也可以影响电池的热稳定性。随着电池的充放电过程,电池的温度会发生变化,而隔膜的稳定性可以抑制电池温度的变化,从而提高电池的热稳定性。
4.4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耐热性研究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耐热性是提高电池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研究表明,锂离子电池隔膜的耐热性取决于其结构、构成成分和温度等因素。在高温条件下,隔膜中组成成分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隔膜的性能。例如,隔膜中含有的添加剂会在高温环境下分解,从而影响隔膜的结构和性能。此外,隔膜的温度会影响隔膜中组分的结构和性质,从而影响隔膜的耐热性。
为了提高锂离子电池隔膜的耐热性,可以采用许多技术手段。首先,可以改变隔膜的结构(例如隔膜的厚度),使其具有更好的耐热性。其次,可以采用耐热性好的成分来改善隔膜的耐热性,例如采用耐热型聚合物或其他特殊材料来改善隔膜的耐热性。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隔膜的构成来改善其耐热性,例如增加耐热性好的成分以提高隔膜的耐热性。
锂离子隔膜是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包括渗透性、电导率、稳定性和耐久性等。隔膜的性能取决于其组成,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隔膜材料的选择,包括离子交换树脂、聚合物和金属氧化物等。除此之外,还需要考虑隔膜的结构设计、制造工艺和表面处理等因素。
锂离子隔膜在电化学电池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其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由于锂离子隔膜的结构复杂,锂离子隔膜的制备工艺比较复杂;其次,锂离子隔膜的孔径和孔隙率比较小,阻碍了电解质的流动,从而降低了电池的性能;再次,锂离子隔膜的耐久性和稳定性较差,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电池的稳定性很易受到影响。此外,目前锂离子隔膜的应用仍然受到一定的限制,例如锂离子电池的容量和能量密度均不高,续航时间也不长,这也是锂离子电池尚未大规模普及的原因之一。
因此,未来有必要研究新型锂离子隔膜材料,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并降低制备成本,以满足更多应用需求。此外,还需要研究有效的结构设计方法,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容量、能量密度和续航时间。同时,还要深入研究锂离子电池的耐久性和稳定性,以确保在温度较高、压力过大等恶劣环境下仍能正常工作。
来源:《化工新型材料》2024年第7期、中国化工信息周刊
作者:李莹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号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号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我们对文中观点持中立态度,仅供读者参考、交流,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锂离子电池领域好书推荐
当当、京东、天猫 可搜索购书
电池手册
原著第四版,由美国知名电池专家撰写,是从事电池研究、生产的必备手册
定价:268.00
点开长按识别 即可购买本书
锂二次电池原理、关键材料及应用
关注锂二次电池的关键材料、新技术、新成果,展现行业前沿和进展!
定价:158.00
点开长按识别 即可购买本书
锂离子电池安全与质量管控
锂离子电池法律法规、新标准解读,电池安全与梯次利用技术
定价:128.00
点开长按识别 即可购买本书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原理、性能与生产工艺
首部系统总结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生产技术的专业书籍
内容包括合成原理、材料结构与性能、生产工艺条件与流程、关键生产设备、原材料与产品标准。
点开长按识别 即可购买本书
锂离子电池技术——研究进展与应用
汇集国际知名专家宝贵经验,涵盖与锂离子电池组件、电子选项、电池应用、成本分析、回收等几乎全部内容
定价:188.00
点开长按识别 即可购买本书
锂离子电池——科学与技术
本书是由世界上锂离子电池首位发明者和奠基者亲自撰写,也是国际上一批享有盛誉的电池行业知名专家所著。
定价:88.00
点开长按识别 即可购买本书
锂离子电池制造工艺原理与应用
锂离子电池关键制造工艺
定价:168.00
点开长按识别 即可购买本书
先进储能电池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
先进储能电池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设备与智能化管理,锂电池、储能及动力电池产业实用技术图书
定价:158.00
点开长按识别 即可购买本书
锂离子电池原理与关键技术
经典锂离子电池专业书籍
定价:68.00
点开长按识别 即可购买本书
锂离子电池--应用与实践
(第二版)
锂离子电池原理、材料及制备方法
定价:78.00
点开长按识别 即可购买本书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官方商城,购书有优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