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秋高气爽,走进文成街道,甘蔗甜、豆类硕、玉米黄、香薯糯、油茶亮、辣椒优、马家柚多汁……一簇簇绿意,在田间地头结出“硕果累累”,处处呈现出一派繁忙景象,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下面一起跟着小文的脚步看看吧~
在珠湖村毛豆种植基地,毛豆喜获丰收,成片的毛豆长势喜人,村民们穿梭其间,娴熟地采摘、装袋、称重,欢声笑语此起彼伏。“我们都来这边帮忙,一天也能挣个百来块,比自己在家里种那几亩地好,还可以一边拿着工资,一边收租,美滋滋。”珠湖村村民吴叔乐呵呵地说道。
珠湖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探索构建“党建+合作社”模式,将860亩土地成功流转给合作社,并根据市场需求,推行毛豆、油菜、早稻等作物进行轮作的模式,使零散、闲置土地成为农民增收的“金土地”,同时以产业带动就业,让当地群众实现就近就业。
在姜宅社区的田地里,一根根笔直挺拔的甘蔗经过阳光的照射,吸满了香甜的糖分,待到成熟后将被送到榨糖厂熬制成甜蜜的姜宅红糖。
姜宅红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工艺。其制作可以追溯到明代万历年间,由姜姓祖先迁居至此地带来的种植甘蔗和制糖技术,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
一根甘蔗两头甜,一头连着蔗农,一头连着制糖产业,姜宅社区依托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甜蜜产业”带动了周围350户农户种植甘蔗525余亩、辖区现有古法红糖加工厂2个,吸纳周边30余名脱贫户就近务工,实现增收。
茶籽油素有“东方橄榄油”之称,毛塘村依托当地丰富的山地资源,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全村种植油茶超1000亩,一亩丰产时可产1800斤油茶果,产油80斤左右,1斤的茶籽油可售价60-80元,油茶果成为了一颗颗致富的“金果果”。
眼下,正是油茶成熟的季节,沉甸甸的油茶果压弯枝头,在秋日暖阳的照耀下,一颗颗圆润饱满的油茶果闪耀着诱人的光泽。油茶籽又叫“霜降籽”,在霜降期间的油脂含量会达到峰值,油质也最好,在霜降节气到来时采摘油茶果,榨出的油品质最佳、口感会更香醇。
今年毛塘村首次从浙江引进小香薯,因地制宜栽种了60亩小香薯,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板桥社区地处玉琊溪边,满足白玉豆向阳、透风、易浇灌、易排水、地肥等种植条件,又因白玉豆拥有独特的口感深受市民喜爱,种植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社区便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带动村民大力发展白玉豆种植产业。
目前,板桥社区白玉豆种植面积已达到500余亩,年纯收入达到400万元以上,为种植户带来较高的收益,白玉豆已然成为当地群众的“致富豆”。
马家柚开摘啦!这段时间,马家柚陆续上市,走进乌鹰村,一个个饱满圆润的马家柚沉甸甸地挂满枝头,马家柚的口感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柚子中的“王者”,果肉中纤维的存在感被降到最低,水分含量却极高,其起源于广丰区大南镇,乌鹰村发挥毗邻大南镇的地缘优势,大力发展马家柚产业,使得这一产业也成为了当地果农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
乌鹰村党支部书记吴连清介绍说:“村里现有90余户在种植马家柚,种植面积超400余亩,预计年产值120万元左右。
邱家社区种植的糯玉米在今年5月份抢“鲜”上市,是今年玉山最早上市的玉米,占全县市场份额80%,现在正值糯玉米第二轮丰收季,清甜、软糯、可口,爱吃糯玉米的小伙伴们有口福啦!
邱家社区通过品种优选、科学种植,糯玉米口感好,种皮薄,有特殊的芳香味,富含多种营养元素,一年可种两季,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好。
糯玉米长得又肥又壮,很受市场青睐,且亩产能达到2000斤以上,亩产值5000—6000元左右,种植户的钱袋子不断“鼓”起来。
在洪家社区的蔬菜大棚里,红的绿的辣椒挂满枝头,迎来收获期。据了解,社区辣椒种植120余亩,亩产2000斤以上,亩产值6000元左右。使用大棚,辣椒可实现错季种植,填补市场空缺、满足市场需求。
说起辣椒,不得不提洪家社区农科所培育的辣椒苗,它的名气甚至远超辣椒。每年的4、5月份,是辣椒苗的盛产期,社区因自然条件、地缘条件适宜,所培育的辣椒苗品种质量十分优良 ,深受群众喜爱,名扬全县。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文成街道立足特色资源,精准发力,坚持把培育特色产业作为增强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的重要支撑,深挖“土”的资源,彰显“特”的优势,将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市场优势,一个个特色鲜明的致富主导产业“多点开花”,进一步促进群众稳定增收,乡村振兴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