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并星标PSY应用研究院 收获更多养猪知识
一、
人员进场隔离时长的两个极端
疫情之初场场“谈虎色变”,人员进场要废老鼻子劲,隔离3天2夜是常态;人员进场隔离时间拉长,员工休息时间缩短,让猪场员工颇有怨言;时至今日很多猪场还在延续以上管理方式。
另一种防控理念认为:场外生活隔离没有效果,经过洗澡换衣后就能直接进入生产区。隔离有没有必要,有的。长时间隔离适不适合,不适合。
二、
人员进场频繁的洗和泡
三、
食材药液浸泡进场
常规食材进场最常见的操作是浸泡过硫酸氢钾或三氯异氰尿酸溶液,但此项操作最常出现的问题是药液残留(深入组织,清洗难以消除)和加快食材变质;员工食用时直观感受是饭菜有异味。残留药物过多会导致急性腹泻,长期食用微量消毒药会造成腹痛,呕吐和反酸,影响员工健康。有机物存在的情况下,药液浸泡并不能完全杀灭病毒。食材进场前可以先清洗,然后使用1:400三氯异氰尿酸溶液或2%柠檬酸浸泡30min后再使用3-5倍消毒溶液量的清水进行泡洗30min,最后用流水冲洗后进入厨房备用。想要避免食材传播病菌的可能,最有效的方案是厨房外移,场外制作后经蒸箱(水沸腾后20min以上)严格流程进场。常规食材可烘干,熏蒸,静置后进入厨房;新鲜蔬菜或肉制品使用密封袋完全密封后进场;做好厨房用具定期清洗,浸泡消毒;严格做到排污等防扩散管理。通过多清洗,多检测(危险区域检查日常),彻底灭杀(评估效果)来确保食材的安全才是处理的最佳方式。
四、
每日生产前的病死猪采样
为了防范场内病毒感染区域扩散,很多猪场每天在进行生产前都会对不食,少食和异常死亡的猪只进行采样检测,待检查无异样后才开始正常生产。日常采样化验是有效的生物安全防范手段,但当采样流程执行走样时不仅不能有效防范疫情,还会加大疫区的扩散。什么样的采样方式会造成疫区扩散呢?全场都由专人采样(从头到尾进入不同车间);采样未做好防范(未更换防护服,和塑料鞋套)措施;直接接触异常猪并对其进行移动等操作是比较危险的方式。高效且安全的采样可参照以下流程:巡异常,不扰猪,做防护,停碰猪,自采样(进栏采样不串舍),记栏位,待结果,展生产。
五、
习惯做病猪治疗
习惯性的对病猪进行治疗是传统兽医的观念,只因尽可能让猪只存活并生长至出栏,可最直观的体现出一名兽医的技术水平。现代化养猪更看中的是养殖效益和风险规避,因而对新型兽医的要求是稳定大群的健康。我们在进行病猪治疗时要考虑治疗的病猪是否有经济价值,做隔离治疗时如何防范扩散,治疗过程是否繁琐,是否需要群体给药来减少治疗等问题;现有养猪体量不再要求一人一只注射器,就能解决猪场问题;人均效率,投入产出比和风险管控等成为猪场盈利的重要因素;习惯于病猪治疗已经成为一种落后的养殖观念。在猪群的管理上遵循“重防”,“严淘”,“减治疗”才是科学的能有效确保猪群稳定的管理方案。
作者 | 周瑜
编辑 | 阿欣
审核 | 谭辉
往期精选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Clic to see you look the best
在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