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执法人员在开展重大风险隐患排查过程中
发现一艘危险品船舶
货舱高位报警装置失灵
希望其它航运企业和船舶
务必引以为鉴
跟随小编详细了解
什么是货舱高位报警装置?
货舱高位报警装置由传感器模块、信号处理单元、报警显示与通信模块协同构成,是保障船舶运输安全的关键防线。当液位攀升至95%时,装置会发出高位报警,敏锐捕捉液位变化,向船员拉响警报;当液位逼近98%,高高位报警即刻启动,全力防范液体溢出,避免货物损失、水域环境污染等严重后果。
2024年12月,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内河运输船舶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明确将“载运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船舶货舱高位报警装置失灵”判定为重大事故隐患,彰显了对高位报警装置配备及正常运行的严格要求,为船舶运输散装液体危险货物的安全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相关法律法规链接
(一)《内河散装运输危险化学品船舶法定检验规则》:8.1.3 应配备设施,以确保任何液货舱内的液体压头不超过该液货舱的设计压头。为此,可允许采用适当的高液位报警装置、溢流控制系统或溢流阀,再配以测量装置和液货舱注入程序等。
(二)《油船在港作业安全要求》(GB18434—2022):5.3.1.6 船舶应检查液货舱高位、高高位液位监测设备(如设有),液位监测设备上应设有报警装置,并保持系统正常。
检查要点
货舱高位报警装置日常检查主要分为进行功能测试、查看面板显示以及检查设备状态等。
功能测试:通过磁铁或拉杆提升浮子至报警位置,检查控制室是否发出声光报警。
面板显示:查看面板能否正常显示报警状态,显示位置是否与液货舱实际情况一致。
设备状态:检查显示面板上各显示及测试、故障等单元是否良好。
案例回顾
2025年1月11日,重庆万州海事处执法人员对在巴豆林停泊区停泊的散装化学品船“荆楚XX”登轮检查。执法人员通过查看面板显示、检查设备状态以及进行功能测试等严格检查流程后,发现该轮液货舱高位报警装置失灵:左4#舱完全不报警,右2#舱显示异常。依据《内河运输船舶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执法人员果断判定其为重大事故隐患,并责令船方限期整改。
处置结果
发现该轮液货舱高位报警装置失灵后,执法人员立即组织船舶展开全面的故障排查工作,第一时间联系公司提供必要的岸基支持,并责令船方按照水上交通安全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要求限期完成整改。船方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专项整改小组,制定了详细的整改方案,内容包括故障原因分析、具体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安排、确定责任人员等。
在整改期间,执法人员多次到现场监督卸载过程,确保卸载操作严格符合安全规范。同时,要求船方采取有效替代措施,安排专人使用液位测量工具(如液位尺等)定时测量货舱液位,密切关注液位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整改完成,船方向海事部门申请复查,海事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整改情况进行全面细致的验收,经过现场测试和检查,确认高位报警装置恢复正常功能,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法规要求。至此,该重大事故隐患得以彻底消除。
案例分析
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经深入调查发现,该船舶所属公司严重忽视设备维护保养工作,未严格按照设备维护保养手册的要求,定期对货舱高位报警装置进行检查、清洁和校准。该装置自安装使用长达20余年时间里,除了日常简单的开机测试外,几乎从未进行过深度维护。长期的疏于管理导致部分电子元件老化严重,最终引发故障,使这一关键安全设备形同虚设。
船员操作技能不足。在高液位报警装置出现故障初期,船员未能严格按照正确的应急操作流程进行初步排查和处理。由于部分船员对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内部构造了解甚少,在面对故障时,完全无法及时准确判断故障类型,错失了最佳处理时机,进一步加剧了安全隐患。
公司安全管理存在漏洞。公司安全管理存在严重漏洞,安全管理制度未能有效落实,对船舶设备的维护保养监督流于形式。在日常管理中,未建立完善的设备故障报告和跟踪机制,对于船员反馈的设备问题未能及时跟进处理,导致小故障在长期积累下逐渐演变成影响船舶运输安全的重大隐患。
案例启示
高位报警装置在确保散装化学品船舶稳性、防止泄露风险及避免爆炸危险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航运公司必须深刻认识到自身肩负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船舶船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强化设备维护保养。航运公司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设备说明书,精心制定详细的设备维护保养计划,并建立强有力的监督机制,确保船员切实执行。定期对高液位报警装置等关键设备进行全面检查、深度清洁、精准校准和专业维护,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零部件,从根本上保障设备的可靠性。
提升船舶船员业务能力。航运公司应加强与船舶的紧密沟通交流,提供充足的岸基支持,定期组织船舶船员进行业务培训,并开展严格的定期评估,确保船员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实现船舶适航。不仅要强化船舶驾驶和货物装卸技能培训,还要重点加强各类安全设备的操作、维护和故障应急处理技能培训,全面提升船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完善公司安全管理体系。航运公司应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在船舶安全管理中的具体职责。严格按照体系文件要求,加强设备故障报告、跟踪和处理机制建设,对船舶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同时,加大对船舶的日常安全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力度,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为船舶运输安全保驾护航。
图文 | 冯定江
编辑 | 邹 瑜
校对 | 代琳琳
审核 | 周艳屏 张 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