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师子女,为什么家长做得越多,孩子越容易有心理问题?

文摘   2024-09-17 19:00   内蒙古  



导语


教师无非是因为职业的特殊性,参与了很多“天才孩子”的成长。并不是教师一手培养了天才孩子。认清现实,管理预期,人生会更幸福,孩子也会”正常“许多。



本文作者 | 黛西
来源公号 | 天赋一饼

不要打我,标题不是我起的。


是我昨天在《三联生活周刊》微博上刷到的文章,一位教师子女的自述。

截图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这个结论乍一看过于武断偏激了,心理健不健康,跟父母是不是教师有啥直接关系。

不过注意人家说的是“我认识的”,属于身边统计学,所以也不用太较真儿。

看了完整报道,我发现所谓的“教师子女心理问题”,绝对不限于教师家庭。

只不过教师这个特殊的角色,把很多问题放大了。

什么问题呢?

01

过度


作为老师的孩子,你的成绩在学校会被特别关注和讨论。

如果你的成绩好,你会被老师们过度吹捧,产生一种“不敢有丝毫偏差”的心理压力。

如果你成绩不好,会被同学们冷嘲热讽,才考这点儿分,还是老师的孩子呢!丢不丢人啊!

老师之间也免不了相互打听,那谁谁的孩子,这次数学考了第几啊?

真的假的啊?她不是教数学的吗!

这种压力最后一定会传递给孩子,无论你成绩好还是不好,都要承担额外的负担。

你不仅要面对自己成绩的课题,还要面对父母作为教师的“脸面”课题。

从这里我看到了一个问题,叫做“过度”。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放心去赞美孩子,甚至我们有时候一气之下,说出一些让孩子泄气的话,也并没有那么要紧,并不会毁掉他的一生。

但怕的是什么呢?

怕的是捧杀。

怕的是把好的坏的,都统统无限放大。

你会因此对自己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高期待,认为自己应该总是考高分,总是成功,总是完美。

一旦做不到,或者遇到了挫折失败,你就会觉得无法接受,自我怀疑。

02

特权


和你们分享一个我身边的故事吧。

上小学一年级时候,班主任指定了我的同桌当班长。

我还有点儿不服气,觉得我上课表现比她好,作业做得比她认真,凭什么是她,不是我呀?

后来才知道自己天真了,她是我们班数学老师的亲闺女。

数学老师和班主任关系很好,让同桌一直当班长,年年都是三好学生,班里唯一一个区三好还是市三好,也是她的。

三四年级开始,她学习跟不上了,成绩落到了班里中下游。

这下不光是我,其他同学也不服气了。

一开始是班里几个男生挑战她,不服她管纪律,后来所有同学都开始疏远她。

其实没有合伙孤立她,只是由于她得到了太多特殊照顾,所以大家不想跟她做朋友。

现在回想起来,我发现孩子才是最追求“公平”的人群。

当他们看到了不公,看到“关系户”的存在,不会像成年人一样盘算怎么套近乎,让自己也从中受益,而是会选择远离。

四年级下学期,班里来了一个新班主任。

新班主任接管后,第一件事就是换班长。

半年后,同桌没来上课。

那时候的人还不会关注什么儿童心理问题,只听说她因为“厌学”,暂时休学了。

从这里我看到了另一个问题,特权。

孩子在学校得到特殊优待,长远来说,对孩子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当我们把孩子推到一个并不匹配他们能力的位置上,孩子踩在父母肩膀上获得了追捧和垂青,到底是帮他们还是害他们?

03

预期管理


我还看过一个教职工子女的“控诉”:

妈妈见过太多太多优秀的学生,所以我永远不可能是她眼中的最杰出的“作品”。
当我告诉妈妈,我考了98分,妈妈永远会问我,那2分为什么会丢?
当我考了满分,妈妈会说,又不是就你一人满分,我见过满分的学生多的是!


从小到大,她一直在努力让妈妈满意,但一直没有结果。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绝不是教师家庭的特有现象。

这个问题就叫做“预期管理”。

有人说,为什么老师养孩子一般都很严厉,而医生养孩子通常都很佛系?

因为老师见过最优秀的孩子,而医生见过最后悔的家长。

优秀孩子见多了,会拉高你对自己孩子的预期。

你会觉得,我家孩子明明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享受着唾手可得的一手教学资源,理所应当脱颖而出,比别人更优秀。

这是对成长本质的误解。

成长不是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你给了一个输入,他就返给你一个固定的输出。

成长是一个混沌系统,没有精确解析,充满了随机性。

再退一步讲,你觉得你为孩子提供了“最好的资源”,你作为老师占尽了“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只是你觉得。

一个中学老师分享经历说,他带学生去参加科创比赛,发现那些优秀的孩子,不仅自身努力,天赋极高,他们父母的资源也是让他望尘莫及。

比如有的孩子父母是大学教授,孩子想做实验,大学实验室的仪器随便用,数据做不对,教授父母和父母圈子里的教授朋友,全天候给孩子答疑。

他说那是人生第一次,产生了“为人父母的无力感”。

04

认清现实

经常看到有父母在网上吐槽,两口子都是优秀教师,孩子两科考了38分,教不会,根本教不会!


“桃李满天下,自家结苦瓜”,看上去很反常识,其实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苦瓜结在谁家都有可能,凭啥你觉得不能结到你家呢?

“天下”的样本那么大,结出一些桃李也不稀奇,但家里就一个顶多两个孩子,为什么就认定ta必须是那个大桃子,甜李子呢?

你说你家基因好,父母都是读书的料,孩子应该遗传了好脑子。

均值回归理论了解一下!

不能总是您家祖坟冒青烟吧?祖坟也要歇一歇呀!

教师无非是因为职业的特殊性,参与了很多“天才孩子”的成长。

并不是教师一手培养了天才孩子。

认清现实,管理预期,人生会更幸福,孩子也会”正常“许多。

来源:公众号「天赋一饼」。焦虑时代的一股清流,育儿界的“人间清醒”,分享德国教育理念,社交情商培养,给孩子带来精神食粮,为父母点亮一道光,欢迎关注。



本文来源综合互联网

排版编辑整理:天雅博教育

图文版权 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烦请告知





个人微信号:0016266758839

Tel:18710162085

Email:info@bordersky2013.com

天雅博国际教育
着眼全球优秀教育资源,天雅博致力于制定个性化的青少年成长规划和留学申请方案,用自信坚韧快乐的教育理念陪伴孩子们成长。天雅博现有学生成长规划留学申请、国内外文化专业考察研学活动、国际中文义工支教活动、国内天雅博讲堂志愿者义工活动等主要教育项目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