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劲微宣讲|安全科: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文摘   2024-08-08 19:41   江西  





2024 年是铁路全面深化改革创新

加快构建“六个现代化体系”的重要一年

也是集团公司开展“强局建设”的关键一年

深化践行安全发展理念,牢牢守住安全红线底线

这对全段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围绕“双重预防机制”这一话题

我们有幸邀请到了

安全科 袁松

做客《赣劲微访谈》栏目与我们进行深度解读





安全科  袁松




什么是双重预防机制?

双重预防机制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主要是为了把每一类风险都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把每一个隐患都治理在形成之初,把每一起事故都消灭在萌芽状态。




双重预防机制的起因背景是什么?

2013~2016年全国分别发生重特大事故49起、42起、38起、32起,大概每10天就发生一起重特大事故。

1、2013年“11.22” 青岛输油管线爆炸事故,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 7.5亿元。

2、2014年“8.2” 江苏汽车轮毂抛光二车间爆炸事故,造成97人死亡,16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51亿元。

3、2014年“12.31” 上海外滩踩踏事故,导致36人死亡,49人受伤。

4、2015年“5.25”河南老年公寓 火灾事故,造成39人死亡、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064.5万元。

5、2015年“6.1”重庆东方之星 沉船事故,遇难442人。

6、2015年“8.2” 天津滨海爆炸事故,造成165人死亡、8人失踪、79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8.66亿元。



双重预防机制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1、安全双重预防机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中发〔2016〕32号)的重要内容,推进落实好安全双重预防机制,是铁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安全工作决策部署、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

2、安全双重预防机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八十八号主席令)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2016)的重要内容,推进落实好安全双重预防机制,是铁路作为国企、央企,坚持依法依规管理,发挥安全生产示范带头作用的具体体现。

3、安全双重预防机制是依据事故致因等安全管理理论,结合中国特色建立的、经过实践检验证明切实有效的先进理论,是近年来各行业安全工作的重要抓手和铁路强基达标的重要内容,推进落实好安全双重预防机制,是落实国铁集团、集团公司“强基达标、从严务实”工作主题,强化安全监督管理的具体体现。




什么是安全风险?

风险是指发生危险事件和危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严重程度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度,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

风险表示的是危险源的危险程度,第一类危险源(比如:行驶中的列车具有的动能、高处重物具有的势能)决定着后果严重程度,第二类危险源(比如: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的不良缺陷)决定着发生的可能性,两类危险源一起决定了风险的大小。如果某一危险源具有的能量或有害物质量值很高(后果严重),同时对其管控也比较宽松(失控可能性高)时,该危险源的风险程度就会很高。

根据铁路运输生产性质特点,将风险统一划分为行车、劳动、外部环境与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设备设施(含特种设备)质量、食品卫生、消防、规章制度、综合保障、结合部风险等10个类别。每一个风险类别包含若干个安全风险源,每一个安全风险源包含若干个安全风险点。

风险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较大、一般、低4个等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安全风险有什么表现形式?

主要包括显性风险潜在风险

显性风险(“灰犀牛”)是基于对以往事故、故障教训和突出隐患所暴露问题的分析,研判出的较常见的且容易为各单位认知的风险,属于发生概率比较高、后果比较严重的风险。

灰犀牛事件:指非洲大陆上有一种动物灰犀牛,体型笨重、反应迟钝,你能远远地看见它就在那,却毫不在意,一旦将它惹怒,将向你狂奔而来造成巨大伤害,比如说铁路上的防洪重点地点,已经预判到了可能发生灾害,但是一旦发生塌方将造成巨大后果。

潜在风险(“黑天鹅”)是可能正在发生但尚未显现出危害结果或计划实施的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带来的风险转移,具有难以预见性和偶发性,属于发生概率比较小但后果比较严重的风险。

黑天鹅事件:指十七世纪以前欧洲大陆人们的意识中一直以为天鹅就一定是白色的,直到荷兰探险家弗拉明发现澳洲大陆后发现了黑天鹅,这一下颠覆了欧洲人的思想观念,比如说2019年的新冠疫情,没有人能够预料到,但是发生了后果就非常严重。



什么是安全隐患?

隐患来源于风险的管控失效或弱化,是指企业违反国家和铁路相关安全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导致事故的根源。

隐患划分为重大隐患和一般隐患两级。

危险源失控会演变成事故隐患,隐患得不到治理就会发生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质变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事故。




安全双重预防工作原理方法是什么?

原理:安全风险管控到位就不会形成隐患,隐患及时发现治理就不可能酿成事故。

方法:首先,通过风险分级管理,以风险全面辨识和分级管控为基础,从源头上系统辨识风险、评估风险、分级管控,努力消除安全生产冷门死角,把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防止风险演变为隐患,着力解决“想不到”的问题。其次,针对我国事故防控存在的主要矛盾——屏障(措施)漏洞多、有效性差,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排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险控制失效环节,重点整治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的不良缺陷等,坚决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防止隐患酿成事故,着力解决“管不住”的问题。

目的:把每一类风险都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把每一个隐患都治理在形成之初,把每一起事故都消灭在萌芽状态。




双重预防机制依托平台是什么?

安全双重预防综合分析信息系统,安管系统2.0网址:http://10.158.3.86。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员:安全科霍燕姣、蔡花香、袁松,于2023年10月投入使用。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日常有哪些工作表现?

2023年8月公布了《赣州工务段安全风险一览表和安全风险库》(202308版),2023年11月对安全风险库进行补充修订,每个车间均梳理了一份车间的安全风险一览表,并把安全风险按照生产职责分配到每个管理人员,确保每个风险车间均有人管控。

从2023年4月份开始集团公司每月开展安全风险评价,段每月开展安全风险自评,科室成立风险评价小组对风险进行自评;车间针对每月的突出安全风险进行重点管控并反馈管控措施落实情况。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日常有哪些工作表现?

1、定量监督检查。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主要以各级参控人员下现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为主,站段参控人员每月监督检查定量为下现场7次,检查车间3次,检查班组8次,添乘2次,夜查2次,带跟班1次,数据分析2次,检查问题定量4个;车间参控人员每月监督检查定量为下现场7次,检查班组8次,添乘2次,夜查2次,带跟班2次,数据分析4次,检查问题定量4个。

2、开展安全活动检查各类安全隐患。以各类安全活动治理安全隐患为辅。

①常态化安全活动,《劳动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深化“两违”专项整治活动》,《赣州工务段深化安全基础建设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赣州工务段铁路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工作方案》等常态化安全活动。

②阶段性安全活动,《2023年5月开展安全大检查大整顿活动》,《2023年6月开展 “安全生产月”活动》,《2023年3月至8月开展安全管理自查系列活动》《2023年7月开展上道作业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以及重大事件和法定节假日期间的安全稳定工作通知等阶段性安全活动。



我段双重预防机制日常工作制度有哪些?

1、安全生产日追踪

2、安全生产周分析及安全对话会

3、安全生产月(季、半年、年)分析

4、安全预警制度

5、安全生产约谈工作制度

6、典型事故通报制度

7、发现安全突出隐患和防止事故奖励制度




END


素材 | 安全科

视频 编辑 | 李 舜  曾 煜

  初审 | 曾宏伟  

审核 | 杨莹青

监制 | 李   恺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南铁赣州工务段
展示铁路工务工作、工务职工风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