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院行宫修缮后重新开放

文摘   2024-11-06 12:42   北京  

紫竹院行宫内,修缮后的报恩楼焕然一新,游客们驻足观赏。

金黄色银杏树叶和盛开的菊花吸引众多游客参观打卡

在秋韵如画的海淀区紫竹院公园内,历经一年半保护性修缮的紫竹院行宫日前重新向公众开放。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底蕴的“清代行宫”,以崭新的姿态呈现在广大市民游客面前,带领人们穿越时光,领略昔日的辉煌与璀璨。与此同时,一场名为“百年散步——面人郎面塑艺术展”也在行宫内开幕,为市民游客们带来一场视觉与文化的双重盛宴。

行宫修缮 维护文物建筑原真性

秋日明朗的天空下,焕然一新的紫竹院行宫更显庄重典雅之美。从宫门进入,两株古银杏十分抢眼,阳光洒下,金黄的叶片如金蝶在蓝天下飞舞,为行宫平添几分灵动与华美。

紫竹院行宫位于紫竹院公园西北侧,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原为明代万寿寺下院,于乾隆年间建成行宫,是清代帝后去万寿寺和苏州街的驻跸之所。行宫里有影壁、致养斋、静逸斋、天香斋、栖筠斋、紫霄殿、二宫门、报恩楼、游廊等古建。据了解,紫霄殿是北平解放时为数不多的建筑遗存,也是行宫中规制最高的建筑,相传为官员办理转闸换船相关事宜的办公场所;大殿屋顶为歇山顶,采用苏式彩绘中的“金琢墨枋心式苏画”进行装饰。报恩楼是行宫中的后罩楼,有两层,“报恩楼”三个字为乾隆御笔,寓意报答先帝福荫;相传当年慈禧太后在前往万寿寺拈香礼佛之前,要在报恩楼梳妆及用早膳,因而该楼也俗称“慈禧梳妆楼”,现楼内仍保存有慈禧曾使用过的穿衣镜框架。

据介绍,为进一步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加大对历史名园的保护力度,紫竹院公园按照市公园管理中心的统一部署,于2023年至2024年开展了保护性修缮工作。此次修缮从2023年5月开始,主要针对紫竹院行宫、紫竹禅院及周边院落内的35座建筑,重点对屋面和油饰部分进行维护,包括建筑的瓦面、屋面清理,以及上下架油饰和彩画的除尘。

“在修缮过程中,严格践行‘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坚持‘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原做法’,全力维护文物建筑的完整性与原真性。”紫竹院公园基建科副科长林昊海向记者介绍。

本次修缮的核心内容是解决屋面渗漏、因木构件干缩裂缝而引起的油饰地仗开裂等问题。修缮时对屋面实施挑顶修缮,更换糟朽的椽子望板,重做泥背灰背,并重新砙瓦。同时,依据传统的“一麻五灰”工艺重做建筑地仗油饰,历经斩砍见木、下竹钉、捉缝灰、通灰、使麻、压麻灰、中灰、细灰等十三个步骤后,再对建筑木构件进行油饰或彩画,以此最大程度保障建筑构件外观精准完整、坚固耐用。

新展亮相 推动文物古建活化利用

据紫竹院公园有关负责人介绍,紫竹院公园为了持续加强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利用,同步行宫院落的开放举办新展览,将文物建筑与文化传播深度融合,使其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更加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首先与游客见面的展览是“百年散步——面人郎面塑艺术展”,展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郎”家族面塑原作。据介绍,这些作品都是用面粉和糯米粉制作的。作品跨度近百年,刻画了上世纪早期百姓生活风貌,也呈现了新中国成立后手工业“黄金时代”的辉煌。展览以不同时期的作品串联,对面塑创作技艺的变迁与传承进行梳理。

“‘面人郎’这一艺术品牌,承载着几代人的匠心独运与创新传承。今天,我们在这里展出的,不仅仅是面塑艺术的精湛技艺,更是‘面人郎’家族百年历史中,那份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与不懈探索。”北京“面人郎”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郎佳子彧介绍道。

本次展览共展出160余件“面人郎”家族历代传承人的经典作品,以及近年来新一代艺术家们的创新之作。既有传统的神话传说、历史人物,又有现代的都市生活、科幻想象,展现“面人郎”艺术与时俱进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此外,目前也正值“秋韵紫竹·菊绘华章”紫竹院公园第二届菊花展期间,紫竹院行宫作为菊展重要展区之一,在正门影壁及报恩楼前设置盘龙及自主养殖菊花,两侧长廊摆放菊花盆景,与古建筑完美融合,尽显菊花古典之美。静逸斋内的插花展,形态各异的菊花花艺作品,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和花卉爱好者的目光。

记者:向浩
编辑:孙卉
审核:梁树文

海淀融媒
北京市海淀区融媒体中心主办,发布海淀本地时事新闻、政府信息公告,社区民生动态,生活服务资讯,免费试吃试用,优惠折扣促销,闲置物品置换,社区爆料吐槽等内容,最全面的生活圈信息平台只为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