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嬉大集地秧歌!这里开始过大年了

时事   2025-01-22 16:46   辽宁  


辽宁有省级以上

历史文化名镇24个,

历史文化名村37个,

另外还有历史文化街区22片,

传统村落45个。

这些古镇和传统村落

或临水而立,

或离山更近,

承载着中华文明

生生不息的基因与密码,

记录着一代代远乡游子的

回忆和童年的欢乐。


辽宁地处多元文明的交会地带,土地丰饶多姿,文化璀璨耀眼。正因如此,这里的古镇和传统村落有别于国内其他地区:它们或充满民族风情,或保留“闯关东”的蛛丝马迹。正因为它们带有深厚的辽宁味道,是我们洞察辽宁地域历史文化的窗口,也是吸引所有人走近它们、进而置身其中深切感受原汁原味辽宁文化的理由。我们希望更多人在古镇这个文化单元里感受到厚重悠远的辽宁地域文化,我们也希望更多人走进这些文化单元的最深处,用双脚丈量它们,用眼睛打量它们,用相机拍摄它们……触摸一砖一瓦中的风霜质感,观察一草一木里的春夏秋冬。


为此,我们认真梳理了辽宁地域最具特色与代表性的古镇和传统村落,按四季划分成四部分,挖掘它们最亮眼的景致。


辽宁日报全媒体推出

特别策划《风景镇里独好》,

让我们来一场

酣畅淋漓的古镇之旅。


首先带大家领略的是

辽宁大地的冰雪风貌,

尽情畅享过年之乐。

冰嬉大集地秧歌

满乡老城欢乐多


提示








进了腊月门,新宾县永陵镇就热闹起来,赶大集、买年货、包黏豆包、扭秧歌、嬉冰雪、尝八碟八碗、逛古城……冰天雪地里处处都能闻到满族民俗文化的“年味”,春节未到,这里已开始过大年了!


冰天雪地里

尽情撒欢儿



一个10米高的大雪人领着80个戴着红围脖的小雪人,7米高的冰瀑布、300米长的滑雪道,农家雪屋、雪墙迷宫……在老城里,满族旗袍与满族刺绣相遇,冰嬉与地秧歌相见,大集与美食相伴,悠扬的歌声、曼妙的舞姿、如花的笑靥。这个冬天,赫图阿拉城好不热闹。“这里好,年味足。”一位江苏游客说。

赫图阿拉城位于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赫图阿拉村,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祖居之地,有400余年历史,当地人习惯称之为“老城”。每年冬天,大量游客聚集在这里,买年货、赶冰雪大集,图的就是过年的仪式感,在吆喝声、讨价声中体验东北人的豪爽,节日气氛的热闹、喜庆。

在满族人的习俗中,进入腊月就是年,大量外地游客慕名而来。图为在赫图阿拉城里进行的满族民俗文化表演。国伏 摄

73岁的东淑贤一大早就来赶集,看了一会儿演出后,买了两包野生榛子和松子。她一直住在赫图阿拉村,早已习惯了村里的生活。她告诉记者:“平时和村里人扭扭大秧歌、剪纸、刺绣、纳鞋底,闷了就到老城逛逛,日子挺舒适。”

摊位上,姜丽麾穿着红底凤凰牡丹图案的大花棉袄,很显眼。她卖的是自己做的满族小吃。“过年了,游客明显增多。这些满族小吃很好卖,这不,有不少外地人在网上预订呢。”她边整理摊位边对记者说。

当然,最热闹的还是满族地秧歌。67岁的杨丽霞穿着格格服装,在秧歌队里扭得最显眼。伴随着欢快喜庆的锣鼓声,她和游客互动,拉着在辽宁大学读书的巴基斯坦留学生扭了起来,吸引了游客的目光,赢来一阵阵叫好声。

出了赫图阿拉城,苏子河穿过赫图阿拉村。游客们在河上尽情撒欢儿:滑冰车、打冰尜、滑雪圈、骑雪地摩托……其中,源自满族民间的传统冰嬉运动“单腿驴”吸引了大量游客。

新宾是冰嬉故里。冰嬉是清朝时对冰上运动的总称,包括花样滑冰、冰上杂技、冰上龙舟等。如今,冰嬉的花样多了,游客的体验更丰富了。


这个春节

村里人格外忙



清晨,赫图阿拉村的老式院落里飘出袅袅炊烟……


“在这里,进入腊月就算过年,家家户户都围着锅台转,做黏火勺、萨其马……忙里忙外,不亦乐乎。”赫图阿拉村党支部书记罗天成说。


在赫图阿拉村走一走、看一看,400年以上的老房子现在还住着人家。国舅府是姜丽麾的家,房梁下的柱子上挂了辣椒、苞米、大蒜头,还有竹筐、簸箕、锄头、马鞭子等物件。姜丽麾指着灶屋房梁上挂着的一排用包装纸包裹的长方块说:“那是大酱块。”


新宾满族大酱制作技艺是市级非遗项目,制作时间是在每年的腊月初一或农历二月初一。“到了农历四月就可以吃了。”姜丽麾比画着说。她最拿手的绝活是做当地最有名的黏火勺、黏豆包、“苏子叶”饽饽、驴打滚等满族小吃。


苏子叶饽饽是新宾满族传统黏食。它不仅是满族人的日常食品,还是祭祀供品、八旗兵的军粮。


走进青砖瓦房的姜家大院,记者见到了102岁的姜荣老人。他一直在赫图阿拉村生活。57岁的儿媳姚春珍正在用铁锅煮红小豆。“俺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这里的空气好,吃的东西都是绿色食品,村里像我老公公这样的百岁老人有好几个呢。”姚春珍边忙着手里的活计边跟记者说。


姚春珍揭开锅盖,看着红小豆在沸水中翻滚。“煮开花了就得盛出来。”她把红小豆盛到盆里,捣碎,边捣边向里面撒红糖。“这是和好的糯米面,把豆沙包进去,就是黏豆包了。”姚春珍边忙活边说,“黏豆包外边再包上洗干净的苏子叶,就是这里的特色小吃苏子叶饽饽。”


赫图阿拉村的活态传承中,不仅有满族小吃,还有民间故事,如“义犬救主”“古榆神树”等,在村里随便遇到一个当地人,都可以给你讲上一个或几个。当地手巧的人经常把这些民间故事用剪纸的形式表现出来。


记者在赫图阿拉村民宿里看到,十多个村民围坐在省级满族剪纸传承人关长胜的身边,一起剪窗花。其中有喜字、福字、嬷嬷人、大公鸡、大鲤鱼,还有《三仙女传说》《罕王故事》等,每幅作品都具有浓郁的满族文化特色。


在民宿一号院对面就是“满绣坊”,房间里挂着富有民族特色的满绣披肩、旗袍、坎肩儿、帽子、围裙等绣品,几乎涵盖了满族人日常所穿所用。冬日的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屋里,照在几名绣娘身上,她们正专注地飞针走线。


“小针扎,裹青麻,青麻里面藏点啥?青麻白,青麻新,青麻里边插花针。”51岁的桑菊是新宾满族刺绣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她从小就会唱这首儿歌。她正在黄色的柞蚕丝面料上绣龙凤呈祥图案。桑菊说:“这件娃衣是满族人日常穿的衣服,是用桑蚕丝绣的。”


如今,桑菊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连带着村庄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另一个房间是“旗袍坊”。于威正为客人设计满族旗袍。她一尺一寸地量,一笔一画地设计,一针一线地缝制,绣布上留下形态各异的针脚。房间里,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旗袍藏着的是满族特色符号的独家记忆。对于威来说,制作旗袍不只是一门生意,更是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


“近年来,赫图阿拉村秉承绿色发展理念,充分挖掘厚重的历史文化和满族民俗文化,依托清永陵和赫图阿拉古城,大力发展满族特色文旅产业,逐步将小山村打造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森林乡村’等,还有好多事等着我们去做。”说到这些时,罗天成一脸的光荣与自豪。


“一城一陵”

尽显关外风情



85岁的老奶奶坐在火炕上,戴着老花镜,正在纳鞋底。这是给孙子的孙子做的满族老虎头鞋。老奶奶的动作缓慢而熟练,眼神专注而安详,陪伴她的是一只小花猫,懒洋洋地睡在炕头上。不远处,孩子们在苏子河里滑冰车、打冰尜,嬉笑玩耍,笑声在村子里回荡。


在赫图阿拉村,村民装扮好后,吹起了唢呐,扭起了满族地秧歌。


冬日的夕阳洒在山坡上,整个村子仿佛镀了一层金,从容而成熟,赫图阿拉城八角飞檐冲天而起,气势恢宏,显得愈加古朴。


赫图阿拉城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座山城式都城,是迄今保存最完善的女真族山城,由内城和外城组成。吸引游客的除了汗宫大衙门、白旗衙门、满族历史文化长廊、满族老街等,还有一口500多年前的汗王井,这是中国罕见的明代早期木结构泉水井。


赫图阿拉城往西5公里是世界文化遗产“一宫三陵”中的清永陵。在群山环抱中,永陵与白雪、青松相映成趣。清永陵是清朝皇帝的祖陵,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陵中葬有努尔哈赤的六世祖至父亲等先祖。“这是辽宁的五处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清永陵位居‘关外三陵’之首。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清永陵文管所所长池源说。


在永陵的两侧,各有一条石刻坐龙,栩栩如生。当地人传说,一只狗曾经救过努尔哈赤的命,因此满族人特别尊敬狗,有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子的习俗,他们把龙和狗合二为一,形成坐龙。这在其他任何一座清代皇陵中也是见不到的。


永陵的冬天,如家人般,在静静的冬日暖阳中等待着远方的你……




永陵镇



位于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二〇〇五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有清永陵、赫图阿拉城等遗迹,下辖赫图阿拉村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由记者杨竞拍摄)


源:辽宁日报·辽望客户端

记者:杨竞

编辑:李晓玉  检校:冯赤 马松波

责编:王德坤 王思雨  审核:李德强

辽宁日报
价值 链接 共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