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志愿之路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我叫杨杰,毕业于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是一名续签志愿者,现服务于兴化市大垛镇人民政府。
还记得在大学即将毕业之际,我通过学校宣传了解了江苏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从那时起梦的种子在心里面发芽,为响应祖国号召,我决定报名参加。在学校给的招生计划中,我第一眼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兴化!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兴化人,我一直想为家乡贡献我的力量,于是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兴化,在通过层层筛选后,我与兴化“双向奔赴”,就这样我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我所在的服务地位于江苏省兴化市,江淮之间,苏中里下河地区腹部,是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清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的杰出代表——郑板桥先生的故里。在大垛志愿服务的短短一年中,我的身份也逐渐由志愿者转变为真正的“大垛人”,期间我收获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品尝了大垛街上的美食,欣赏了由大垛镇人民政府主办的“夜垛美”广场舞展演,参观了坐落于大垛镇管阮村的板桥文化教育基地等等,真的好不丰富!
初来乍到时,由于是第一次接触纪委工作,所以我时常感到迷茫,不知道纪委是从事哪些方面的工作,不清楚信访件处理的流程,不了解纪检监察基层平台的操作方法等,不过在领导与同事的关心和帮助下,我迅速找准定位,向从事纪委工作的前辈们汲取经验并及时将工作心得记录整理在笔记本上,这让我受益匪浅。
在工作的一年里,我已逐渐明白纪委工作的意义,工作中例如清风卡的制作、信访件的处理、基础平台的操作等也能够熟练完成。在工作之余我还会阅读关于开展纪委工作的书籍,例如《党的生活》、《纪检监察报》等,这为我平常写材料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在工作的第二年开始,我学习了案卷的制作,这是一项十分严谨且较复杂的工作。在我负责的第一个案件中,由于我的咬字不严谨,吃了不少“苦头”,在出错纠错的过程中,我逐渐掌握了用词的技巧和条例使用的方法,在后面制作案卷中,我也常常在桌子上备着《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便参考与学习。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我想参加志愿服务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这段经历本身吧。也许工作中会失落迷茫,但只有脚踏实地,不断总结思考,才能不断提升自我。未来的路还很长,志愿之路仍常在。
供稿 | 社会联络部
编辑 | 大雨
校审 | 慎独不孤
大家都在看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