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东,贺州书写产业招商新故事

文摘   2025-01-21 19:02   广西  

贺州市毗邻粤港澳大湾区,是广西全面对接和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前沿。

近年来,贺州市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向东奔赴招商,将地域优势转化为发展势能。2024年,全市新引进招商引资项目投资总额356.65亿元,其中,新引进粤港澳大湾区项目投资总额163.74亿元,占全市投资额约50%。


广西黄金珠宝产业园一期外景。贺州市平桂区委宣传部供图


贺州向东觅机遇,湾企向西寻空间。粤港澳大湾区企业与贺州双向奔赴、彼此成就的新故事正在潇贺大地上灿烂起笔。




01
走出去,聚力强招引


在贺州市驻大湾区(深圳)招商工作队队长翟海燕的手机相册里,至今保存着2024年与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签约的照片。


2024年9月,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深圳总部会议室里灯光璀璨,气氛热烈。贺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与企业副总裁吴俊兰正式在合作协议上盖上红彤彤的印章。


“看着印章落入纸面,一幢高科技现代化厂房已经在我脑海中拔地而起。”翟海燕感慨地说,而在1个月前,企业的回应都还是“犹豫”:“贺州的条件并不足以吸引我们。”


如何破局?数次登门拜访和认真调查后,翟海燕捕捉到一个关键信息:在广东,企业开拓业务所需的二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办理非常耗时,而在贺州招商引资的条件下不成问题。这或许就是突破口!


于是,翟海燕火速沟通协调贺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贺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等有关部门,和驻点招商队员们熬了几个通宵,赶制了一份针对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招商计划分析报告,详细说明了企业入驻贺州后办理二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的计划和流程,精细地计算了企业落地贺州后在人力、水电、地块、厂房建设等方面节省的成本与时间,以及公司产品在广西的市场分析等。


“想企业之所想,解企业之所困,才能赢得企业的信任,促使企业选择贺州。”为企业“算账”,让翟海燕成功打动了思摩尔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高管。


去年9月,思摩尔高端医疗器械项目落户贺州,投资生产雾化美容设备等产品,从签订投资协议到完成厂房装修,仅用了42天。项目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实现投产,预计3年内实现营业收入达10亿元以上。


根据贺州市驻大湾区(深圳)招商工作要求,每个队员都要精准对接两条产业链的项目招引工作。“这些企业的成功入驻是工作队全体队员的功劳。”翟海燕带领团队成员挖信息、跑企业、谈项目,探索招商引资的潜在机遇。


驻点工作期间,翟海燕率队走访了300多家企业,牵头引进37个招商项目,投资额高达52亿元。


岁末年初,又到了新一批驻点工作队启程的日子,出发前翟海燕对工作队新成员们细细叮嘱:“只有以专业招商,用真心服务客商,才能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02
请进来,一企带一链


“选择钟山是正确的!”广西弘远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文田赞叹,“落户钟山后,房租和人力等成本降低了三成。且在短短1年多时间里,公司总产值已经接近3亿元,是集团旗下15家公司里发展最快的。”


2023年,湾区企业弘远集团通过招商引资入驻钟山县工业园区,创立了广西弘远电子有限公司,将集团部分液晶显示屏生产业务从深圳转移至钟山,形成湾区“前店”、贺州“后厂”的生产格局。


为了让企业实现早开工、早投产,钟山县第一时间组建工作专班,仅耗时8天就完成了企业落户等相关审批手续;在厂房装修阶段,1个月就协调解决了变压器调试等方面难题……不到半年,企业实现了从开工到投产的跨越。


如今,走进广西弘远电子有限公司,宽阔明亮的车间流水线上,工人正忙着组装、测试,一块块液晶显示屏鱼贯而出。


钟山县广西弘远电子有限公司车间康佳产品生产专线 程强 摄


随着产能逐步扩大,广西弘远电子有限公司还开拓了智能手表等产品业务。胡文田透露,目前企业正在筹备二期工程,布局人工智能赛道,由制造向“智造”转型升级。


从贺州招商引资的“头回客”变成“回头客”,胡文田还主动化身为义务招商“代言人”,牵线引进了数家上下游关联企业。


深圳市粤通泰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一。该公司主营电子产品核心部件柔性电路板研发制造,是广西弘远电子有限公司的供应商。该企业的落地投产不仅补齐了钟山县电子产品制造产业链关键一环,还将为钟山电子信息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配套支撑。


以商招商,以企引企,一批批“金凤凰”相继在贺州“筑巢”,有不少企业一期投资尝到“甜头”后,纷纷上马二期、三期项目。


目前,钟山县已集聚电子信息产业链上企业34家,其中,湾区企业30家,占比近九成。2024年,钟山县新签约项目33个,其中电子信息项目有10个,投资总额达25亿元,逐渐成为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华南地区重要的电子信息产品加工制造基地。




03
留得住,一链成一群


在城市的版图上,地标代表着一个区域的独特风貌,而地标的变化也是城市发展的印记。


在贺州市平桂区希望横二路,一栋造型别致的建筑成为新地标。这是被当地人称之为“钻石楼”的贺州市珠宝电商选品中心,也是贺州黄金珠宝产业加速崛起的缩影。


贺州并非黄金主产区,也无首饰加工产业基础,却实现了黄金珠宝产业从无到有强势起跑,靠的是什么?


“育产业要先育环境。”平桂区委书记朱建军点明了关键,“产业的集聚和发展需要园区服务要素不断升级。”


每天清晨5点,天还没亮,黄金物流专线工作人员早已整装待发。早5晚9,1班次对开,这条物流专线搭建起贺州与深圳黄金首饰产品的输送桥梁。


“黄金物流专线不仅服务时间比普通物流公司长,而且直达深圳水贝珠宝交易市场,省时又省事。”广西天琦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王良对园区提供的物流服务赞不绝口。


近年来,广西黄金珠宝产业园重点引进商品检测、物流、金融机构等相关产业服务商,并根据产业的特殊属性构建了供应链服务平台——鑫亿通供应链有限公司,为入驻企业定制黄金质押租赁、黄金料件销售、保险等配套服务。


工人在广西黄金珠宝产业园制作黄金饰品。贺州市平桂区委宣传部供图


园区产业聚集发展,要增加基础设施等“硬件”支撑,更要建立起运营服务等“软件”保障。


2024年10月,“桂黄金”App及小程序正式上线,展销园区近百家企业的1万余款产品,消费者可以轻松选购不同工厂、类型、工艺的黄金珠宝饰品。此外,园区还建起了电商直播基地,吸引多家企业将深圳的电商业务转到贺州。


不到5年时间,广西黄金珠宝产业园不仅实现了从“零”到“链”的突破,更实现了从“链”到“群”的提升,成为企业孵化与产业集聚的热土。


截至目前,园区已进驻企业104家,其中加工企业77家,配套企业27家,涵盖精炼提纯、设计研发、生产加工、销售贸易、电商直播、品牌建设、物流配送等黄金珠宝产业全业态。


“攥指成拳”远比“单打独斗”更有力量。如今,广西黄金珠宝产业园愈发呈现出动能加快转换、势能攀高跃升、效能充分释放的良好态势。据统计,2024年,园区全年加工黄金饰品60吨,总产值达52.72亿元。


朱建军表示,当前贺州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黄金时代”。下一步,平桂区将着力引入纯手工高工艺企业,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把广西黄金珠宝产业园打造成全国首个高工艺黄金首饰生产加工基地、全国精品黄金的制造中心、选品中心和品牌培育基地。







关注「广西日报经济观察

关注经济动态,解析政策走向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见习记者郭亚琼

编辑丨田希霞

责编丨黄远来

值班主任丨董文锋

出品丨广西日报产经部

投资广西
广西投资促进方面的重要资讯、投资项目及政策、投资促进活动等信息发布与交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