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博古画产生的具体时间,史籍并无准确记载。因北宋统治者奖励经学,提倡恢复礼制,对古物的收集、整理和研究出现热潮,《考古图》《宣和博古图》等古器物图录相继出现,为博古画的创作提供了基础。
宋 《宣和博古图》书影
明清时期,博古逐渐作为专门画题和创作模式进入绘画领域,为文人画家所喜爱。清代碑学、博古学研究及篆刻艺术在十九世纪晚期达到鼎盛。很多参与金石学研究的清代书画家都十分喜爱在作品中追求和表现苍茫古趣,如金农、黄易、赵之谦、吴昌硕等。除了追求金石趣味,画家也会直接摹拓金石入画,或加以补绘,在这个过程中,较为完备的全形拓、墨拓博古画体系逐渐形成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延续至今。
清 吴昌硕 《商父癸敦图》
全形拓与中国花鸟画的结合,是较多的表现题材,最常见的是岁朝清供。岁朝清供,是在春节期间陈列于室内案头的清雅摆设,喻示美好和吉祥。清代郎世宁等西方画家供职于朝廷,西方静物画绘画技法和表现形式也对博古画创作产生一定影响。
清 郎世宁 《聚瑞图》
清 任伯年《吉金清供图》
二十世纪初的博古画创作呈现出百卉千葩、争奇斗艳的局面,画面不拘泥于传统图式,内容题材更加宽泛,画幅形式更加多样,表现技法更加鲜明,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与时代审美特征。任伯年、吴昌硕、黄士陵、孔子瑜、孔小瑜等都擅长博古题材作品的创作。
清 吴昌硕 《岁朝清供图》
孔子瑜 《书斋清供》
1943年 孔小瑜 《博古小品》
供稿丨颜如玉
编辑丨丁小艺
审核丨张耕
终审丨王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