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组织人事报》刊发!云南昭通坚持党建引领兴竹富民——小竹子成就大产业

政务   2024-10-30 10:47   云南  


  2024年10月30日,《中国组织人事报》基层党建版刊发《云南昭通坚持党建引领兴竹富民——小竹子成就大产业》,文章关注昭通市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聚集调动整合各方资源,积极探索“把党支部建在竹产业链上、党员聚在竹产业链上、群众富在竹产业链上”,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云南昭通坚持党建引领兴竹富民

小竹子成就大产业

  “把山当地耕、把竹当菜种”,走进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群山巍巍,竹海茫茫,山风吹过,竹涛阵阵。大关县是昭通市六个百亿元高原特色产业“竹产业”重点县之一,竹林总面积116.53万亩,竹产业综合产值20.8亿元,延绵群山的筇竹,成为当地百姓创收增效的“绿色银行”。

  从卖笋到卖竹、从竹竿加工到全竹利用、从单纯加工到链式经营,大关县是昭通市党建引领竹产业发展壮大的一个缩影。

  近些年来,昭通市探索“把党支部建在竹产业链上、党员聚在竹产业链上、群众富在竹产业链上”,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聚集调动整合各方资源,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支部建在竹产业链上

  掰笋、剥笋、装车、卖笋……天刚蒙蒙亮,镇雄县杉树乡万亩方竹基地竹农已经在竹林里穿梭忙碌起来了,“生态竹乡”再次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秋笋丰收季。

  “2022年,我们成立竹产业链党支部,通过招商引资建起占地20余亩的竹笋加工厂,实行龙头企业与村集体经济公司‘双绑’利益联结机制,为竹农提供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杉树乡党委书记聂贵勇介绍。目前,杉树乡竹笋加工厂已解决200余名村民就业难题。

  昭通市采取“支部+合作社”的形式,成立从采种、育苗到竹笋、竹材加工销售的专业合作社9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72个。与引进的龙头加工企业实行“双绑”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与村集体经济公司按照土地入股、资产租赁、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竹农按照土地流转、逐年补偿、随行就市等方式,与集体经济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

  竹农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竹产业发展模式也由“单打独斗”向规模化“抱团发展”转变。目前,全市发展笋竹市场主体243家,个体大户最高收入超180万元。

实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

  进入盐津县柿子镇新生村一把伞村民小组,山峦叠嶂、竹海碧波,仿佛置身竹的海洋。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3%,气温适宜,降雨充沛,非常适合方竹生长。

  “自从通了村组公路后,村民靠卖竹笋,年收入最多的有20多万元,户均收入超过15万元,这得感谢我们村有好的带头人。”村民口中的带头人叫侯光元,一名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带领群众成立竹笋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种植8460亩竹子,入社群众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

  昭通市在竹产业覆盖的9县(市、区)实施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充分发挥党员思发展、谋发展的“领头羊”作用,注重选拔善思考、懂发展的镇村党员干部,群众基础好、带动能力强的村民党员,培育党员竹产业创业示范基地,并加强对竹产业创业示范基地党员的培训,提高党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通过党员示范引领、技术培训指导、联农带农等方式,形成了培育一个、影响一片、带动一方的示范效应。

竹产业成村民的“绿色银行”

  拐杖、毛笔、椅子……在大关县的云南羲之竹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内,一根根通过杀青、熏蒸处理的筇竹,经工人们的巧手打磨后,便成了一件件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的工艺品和家具。“我们把初加工交给村民,制作的筇竹用品很受市场欢迎,去年销售额达到1500万元,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羲之竹文化公司董事长欧贤芹说。

  为实现竹产业链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昭通市建立产业链联合党委,把着力提升竹产业经济效益作为联合党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青山变金山。大力开展竹林科学培育技术推广,培育大径竹林、笋竹两用林、高效丰产竹林。推广直播带货、可视农业、直采直供,开展农超、农校、农企对接,实现产品从田间地头直达厨房餐桌。持续推进竹科技产业园区建设,加快竹产业集聚发展,抓牢户外重组竹、竹家具等现有优势产品,瞄准竹材建材化产业发展方向,推动竹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林区变景区,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大力推进以森林景观利用为主的全域旅游发展。竹产业已然成为昭通村民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绿了山头,富了村庄。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通讯员:钱旺 徐有定)

编辑|任厚道

校对丨徐有定

编审|钱 旺

红色扎西
弘扬扎西精神,推动昭通跨越。昭通市党建工作信息发布平台,党员干部学习交流平台,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