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陈华:驻村帮扶显担当 心系群众解难题

政务   2024-10-27 00:01   云南  


  今年7月,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后勤服务中心副主任,巧家县小河镇党委副书记(挂职)、巧家县小河镇拖车村第一书记陈华被市委授予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2021年5月,陈华被选派到小河镇拖车村驻村以来,他始终扎根基层、心系群众,用辛勤和汗水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为拖车村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苦练内功
从“门外汉”到“党务通”

  刚被选派到拖车村任第一书记时,对于如何抓好党建工作,陈华心里没底,为了尽快进入角色,他潜心学习党建业务知识,查阅各类相关政策和知悉各项业务技能,虚心向身边的同事请教、向经验丰富的党务工作者请教,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知识和党建业务水平,熟练掌握农村党建、党员发展、党员教育管理等业务知识,为做好本职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提升自身业务能力的同时,陈华还采取讲党课、召开座谈会、开展党建业务培训等方式与各党支部党务工作者进行学习交流,不断提升党务工作水平,推动拖车村党建工作整体提升。


夯实基础
从“落后村”到“示范点”

  陈华深知建强党组织是驻村第一书记的职责和担当,针对党组织存在的基础党务不规范、党组织凝聚力不强等问题,他主动与村党总支班子成员进行分析研判、制定解决措施。坚持以党支部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在夯实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上下功夫,严格按照“五个基本”要求,推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规范有序;组建党员先锋服务队,深入到村组开展政策宣讲、矛盾纠纷化解、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组织群众定期评选道德模范、优秀志愿者、“身边好人”,开展人居环境提升、家风创建、感恩教育、道德讲堂等一系列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活动,激发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陈华严格加强驻村工作队队员管理,把队员挂联到各党支部,下沉指导片区党支部开展党务工作,全村党建工作深入推进。

创新思路
从“产业难”到“产业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没有产业兴旺,乡村振兴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针对拖车村产业基础薄弱、群众增收渠道单一这一难题,陈华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多次开会研判、外出考察学习、分析对比,探索适宜拖车村发展的产业。在产业发展中,有的群众不理解,陈华和村“两委”干部一起挨家挨户动员、耐心细致地宣传讲解,终于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2021年,陈华带领驻村工作队员集资6.9万元垫付种苗款,从四川省筠连县引进金牧粮草,宣传发动25户群众示范种植20亩。通过2年的发展,拖车村现可采收金牧粮草1200余亩,每年亩产可达30—50吨,肉牛和能繁母牛存栏量从716头增至1200头,生猪养殖大户从1户增至3户,有力推动了拖车村种养业发展,并带动了周边乡镇农户种植金牧粮草300余亩。2023年,陈华积极协调市县民宗部门投入资金130余万元实施民族团结示范创建产业项目,新建产业路10公里,受益9个村民小组,并种植金牧粮草500亩,盘活荒坡边坡土地资源300余亩,为拖车村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用心用情
从“办公室”到“田地里”

  拖车村作为少数民族聚居村,邻里之间难免发生一些“小摩擦”,为此,陈华组织镇村干部、公益性岗位人员、党员志愿服务队等力量组成网格员,变等群众上门为送服务上门,深入到群众家中倾听村民诉求,化解村民心中的“疙瘩”。同时,陈华发挥专业优势,下乡带上血压计和银针,免费为群众针灸400余人次、艾灸30余人次、送药11人次;协调公益机构为拖车村留守儿童捐赠衣物159套,向5个村小学生捐赠过冬棉衣500件,为孤儿家庭争取到补助资金8400元和课外书籍。


来源|昭通新闻网(昭通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王明贵)

编辑|任厚道

校对丨徐有定

编审|钱 旺

红色扎西
弘扬扎西精神,推动昭通跨越。昭通市党建工作信息发布平台,党员干部学习交流平台,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