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员工主动离职原因:离职三角论!
ID:内审师修行与实战
有粉丝想让讲讲离任审计,因小编之前写过多篇离任审计,再写也无新意,就不再絮叨了。
但是,小编对“员工为啥离任”一直很感兴趣,也一直在思考,本次就对“员工离职”的原因,简单唠一唠。
这对企业留住人才,对人力资源管理,对离职审计都有一点帮助!
1.总得有新思考,新解释才行
对于员工离职的解释,无论是马斯洛需求理论,还是某姓马的名人所说的“钱少了,心伤了”,都透着那么一点点道理。
但是,“需求理论”过于主观,“钱少心伤”又太肤浅了!很难解释现实状况。
如果我们看过大量《离职申请》的话,会发现:离职原因一栏中绝大多数都是“个人原因”。
但如果你能问出离职人员的真实想法,大多又是:“钱给少了!”
从现有理论或从离职人员的感受中,其实都很难解释“员工主动离职”的真正原因。
2.离职三角论
舞弊有“舞弊三角”,为啥离职就不能有“离职三角”呢?
离职三角:选择机会、薪酬福利、心理需求。
(1)选择机会:选择新岗位的机会有多少
虽然你现在干出纳,但外面有一堆主管会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岗位等着你,你随时时都能入职,你去不去?
无论是出于好奇,出于成长空间,还是出于薪酬预期,甚至仅仅因为某一天的心情不好,你都有可能跳槽去新企业。
(2)薪酬福利:只要给的钱够多,鬼才离职?
大家工作是为了什么?赚钱养家!很多人离职原因也是:公司给的钱太少了!
如果钱给的足够多,什么困难克服不了?
(3)心理需求
你钱给的再多,老子不乐意干,也不干!说到根上,钱也是心理需求的一部分!
心理需求其实还包括很多东西:情绪价值、成就感、认同感、安全感等等。
3.三角,不分主辅
就业机会,是企业外部因素!薪酬,是企业因素!心理需求,是员工个人因素!
三者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也别说哪一项因素为主。
如果你说薪酬是主要因素,试想一下:如果你没有其他就业机会,只能干这个活儿,拿这份工资,你会提出离职吗?
这种情况下,给你再少的钱,你也不愿意离职!
同理,心理需求也一样,“我愿意牺牲自己,为国家为企业服务,不行吗?”
4.离职三角的特征:平衡性、互补性、边际递减性
(1)平衡性
在一个竞争性很强的人力资源市场中,很多人其实都处于一种脆弱的平衡状态:外部机会不是那么多,现有薪酬也还凑合,对现有工作状态也算满意。
任何一处平衡被打破,人就会走!
有好的就业机会你会不去吗?人家给你开的工资翻倍你不去吗?那里有与你爱好相符的工作,你不想去吗?
(2)互补性:三因素之间也是互补的。
比如,外面机会虽多,但在这工作让你很舒服很满意,你也不想走。
比如,虽然在这儿干得很不舒服,但人家钱给的多,你也不会走!
或者,虽然钱给的少,但外边也没其他机会,在这上班又很快乐,你同想不会走!
(3)边际效应递减性
估计有人说:既然三要素是互补的,我直接拿钱咂他不就行了,只要钱给的够多,既使外面再多诱惑,我再打他骂他,他也不会走。
但是,我们得明白:任何要素都存在边际递减效用。工资达到一定高度就会变得没那么重要了。
工资从5000涨到10万,离职意向会降低90%,但你从10万涨到20万,离职意向可能只会降低5%。
最好的“三角平衡”,是三因素都达到最佳状态的平衡,而不是直接用某一因素替代其他的。
5.想要留住人才,就得整明白“离职三角”
企业想留人、想少开点工资、想打人骂人,都需要调研“离职三角”对员工的影响。
每个人的“三角”偏好是不一样的,即:此三种因素对个体的影响大小是不同的。
但,整体范围还是可控的。
作为一家企业,你想知道某位核心员工是不是想走,就得知道:外边挖他的人多不多?你给的工资能不能让他满意?他在你这儿干得顺心不顺心?
作为一家企业,你想降低工资支出,就得了解:企业外面有多少就业机会,和现有员工的满意度,如果你这里的活儿又累又脏又挨骂,你还想降工资,外面又有机会,人家肯定走啊。
作为一家企业,你增加工时,降低工作环境,提升执行力,强迫服从性等,那你也得知道员工的心理需求有什么,抓住弱点才好下手,同时也得知道外面就业环境如何,自家员工对薪酬的满意度如何?
亲,多点赞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