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机械工程师必备宝典:深入解析设计原理与材料选择!

百科   2025-01-01 20:00   湖北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时光

       专注于非标机械设计领域的研究,分享机械经验,选型计算,机械感悟,SW教学,CAD教学,电子资源,好书推荐的一个公众号专栏。


在工程学范畴内,机械设计领域涵盖了一系列复杂且至关重要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犹如构建一座庞大建筑所需的砖石,对于机械工程的整体构建与运作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由于这些知识的广泛性和深入性,绝大多数的机械工程师(据统计,高达90%)难以全面掌握。本文旨在深入探索这些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为机械工程师们提供一个查找遗漏、弥补不足的指南,同时也为对机械设计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份详尽的学习资源。

一、机械元件的故障模式与设计原则:基础之重

在机械元件的运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多种故障模式。例如,整体断裂会导致机械功能瞬间丧失,过度的永久变形会影响机械的精确度和协调性,元件表面的损伤如腐蚀、磨损和疲劳等会逐渐降低其性能,而由于工作条件异常导致的故障,如过热、振动异常等同样需要重视。

基于这些故障风险,机械元件的设计原则必须全面而细致。强度原则要求元件能够承受预期的负荷而不发生断裂;刚度原则确保元件在受力时变形量在可接受范围内,以维持机械的精确度;耐久性原则为元件设定了在规定条件下的使用寿命;振动稳定性原则防止元件因振动而失效;可靠性原则则从概率角度确保元件在预定使用期限内正常工作。此外,还需要考虑结构工艺性、经济性、轻量化等因素,以实现机械产品的高效、经济和实用。

二、元件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探索之路

设计原则是机械元件设计的核心指导。强度原则根据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元件的受力状态,确定元件的尺寸和形状,以确保其在承受最大工作负荷时仍能保持安全。刚度原则通过限制元件的变形量,保证机械系统的精确度和稳定性。耐久性原则综合考虑材料的疲劳特性、磨损规律等因素,预测元件的使用寿命并进行相应设计。振动稳定性原则针对高速运转或易受振动影响的元件,确保其固有频率与工作频率不重合,避免共振。可靠性原则利用概率统计方法,量化元件在不同工况下的可靠性并进行优化。

设计方法多种多样,理论设计基于力学原理、材料科学等理论知识,通过数学模型和计算公式确定元件的参数。经验设计则依赖于长期的工程实践经验,对类似元件进行类比设计,快速得出初步方案。而模型试验设计在复杂或关键元件的设计中尤为重要,通过制作模型并进行试验,获取实际数据以验证和完善设计。

三、机械部件的常用素材:多彩的物质世界探索

在制造机械部件时,我们常常会用到各种不同类型的素材,如金属、塑料、陶瓷以及复合材料等。其中,金属素材的应用范围最为广泛。例如,普通碳素结构钢因其低廉的成本,常常被用于构建一般性的机械构造;而优质碳素结构钢则在强度和韧性上有所提升,使其能够胜任更多种类的机械部件制造。合金结构钢,通过添加特定的合金元素,拥有了更高的强度、硬度和耐磨性,从而能够满足更为严苛的工作环境需求。此外,铸钢在制造形状复杂、承受重载的部件时表现出色,而铸铁则因其良好的铸造性能、减震性和耐磨性,在诸如机床床身等基础部件的制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塑料素材因其轻便、耐腐蚀、绝缘性能优越等特点,在需要轻量化、高耐腐蚀性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陶瓷素材则因其硬度高、耐高温、耐磨损等特性,常被用于制造在高温、高速、高磨损环境下工作的部件,如刀具、轴承等。而复合材料,则通过整合多种素材的优点,如碳纤维复合材料,以其高强度、低密度的特性,在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四、机械部件的应力与耐久性:潜在的风险与应对策略

应力可以分为静应力和动应力两种。静应力在部件工作过程中保持不变,而动应力,如对称循环应力、脉动循环应力等,则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动应力下的部件常常会发生疲劳破坏,即即使最大应力远低于材料的屈服极限,部件在经历多次应力循环后也可能突然断裂。而且,塑性材料在断裂时往往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这使得疲劳破坏具有很大的隐蔽性。

为了提升部件的耐久性,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降低部件上的应力集中至关重要。我们可以通过优化部件的结构形状,如避免尖锐的转角、采用圆滑的过渡等,来减少应力集中的点。其次,选择耐久性高的材料,并结合适当的热处理方法和强化工艺,如淬火、渗碳、氮化等,可以有效提升材料的耐久性。同时,改善部件的表面质量,如进行表面研磨、喷砂处理等,也有助于提升部件的耐久性。

五、 摩擦力、损耗与润滑机制:微观粒子间的较量

在物理学中,摩擦力的存在形式各异。无润滑直接接触产生的摩擦力,我们称之为干摩擦,它所带来的阻力巨大,且损耗严重;而当润滑剂形成一层薄膜覆盖于接触面时,我们称之为边界摩擦;流体膜则将两个接触面完全隔离,形成流体摩擦,其阻力相对较小;此外,还有混合摩擦,即上述多种摩擦形式在同一系统中并存。

磨损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它包括了初期磨合阶段,此时零件表面正在逐渐适应彼此,磨损速度较快,但表面逐渐趋于光滑;接着进入稳定磨损阶段,磨损速度相对稳定;最后进入剧烈磨损阶段,磨损速度急剧上升,零件很快失效。磨损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如粘附磨损,它是由于两个接触面间的原子相互吸引而产生的;磨粒磨损则是由于硬颗粒在接触面上滑动造成的;疲劳磨损则是由交变应力引起的;冲蚀磨损是流体携带颗粒冲击接触面而产生的;腐蚀磨损是在腐蚀介质和摩擦共同作用下产生的;而微动磨损则发生在微小相对运动的接触面上。

润滑剂的类型繁多,包括气体、液体、固体和半固体。例如,润滑脂就有钙基、纳基、锂基和铝基等多种,它们各自适用于不同的温度、负荷和环境条件。合理选择润滑剂可以显著降低摩擦力、减少损耗、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并提高机械效率。

六、螺纹联接:紧固的奥秘

螺纹的种类繁多,其中普通螺纹的牙型为等边三角形,其自锁性良好,因此广泛应用于紧固连接;管螺纹则用于管道的连接,分为密封和非密封两种;矩形螺纹虽然传动效率高,但加工难度大且强度较低;梯形螺纹则是一种常用的传动螺纹,其综合性能优越;而锯齿形螺纹则适用于单向受力的传动场合。

螺纹联接的类型也多种多样,包括普通螺栓联接、双头螺柱联接、螺钉联接和紧定螺钉联接。普通螺栓联接结构简单、易于装拆;双头螺柱联接则适用于被联接件之一较厚、不宜加工通孔的情况;螺钉联接则是将螺钉直接拧入被联接件中,常用于受力不大且不常拆卸的部位;紧定螺钉联接则主要用于固定两个零件的相对位置。

为了提高螺纹联接的可靠性和紧密性,通常需要进行预紧处理,使联接在承受工作载荷前就承受一定的拉力或压力。而为了防止联接在受载时发生相对转动,则需要采取防松措施。防松方法包括摩擦防松(如使用弹簧垫圈、双螺母等)、机械防松(如使用开口销与六角开槽螺母、止动垫圈等)以及破坏螺旋副运动关系防松(如采用冲点法、焊接法等)。此外,还可以采取降低应力幅、改善载荷分布不均、减小应力集中以及优化制造工艺等措施来提高螺纹联接的强度。

七、键连接:扭矩传递的关键组件

键连接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平键、半圆键、锲键和切向键等几种类型。平键以其简洁的结构和方便的安装拆卸,成为广泛应用的选择。它的工作原理是依靠键与键槽侧面的紧密挤压来传递扭矩。半圆键则特别适用于锥形轴端与轮毂的连接,因其对中性能优越。锲键则通过楔紧作用传递扭矩,虽然能承受单向轴向力,但对中性稍显不足。切向键则适用于传递大扭矩且对中性要求不高的场合,其独特设计能同时传递双向轴向力。


八、 带传动与链传动:探索柔性传动的秘密

带传动可以分为摩擦型和啮合型两大类。摩擦型带传动依赖于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来传递动力。在带的紧边开始绕上小带轮时,会产生瞬间最大应力。同时,带在一周的运转过程中,会经历拉应力、弯曲应力等循环变化。常见的张紧方式有定期张紧装置,如通过调节螺栓来改变带轮中心距;自动张紧装置,利用重锤或弹簧自动调节张紧力;以及采用张紧轮的装置,张紧轮应置于松边内侧并靠近大带轮。

链传动中,滚子链的链节数通常为偶数,以便形成环形时外链板与内链板能够完美相接。链轮的齿数则选择奇数,以确保链节磨损均匀。链传动张紧的目的是防止链条松边垂度过大导致啮合不良和振动现象,同时增加链条与链轮的啮合包角。常见的张紧方法有调整中心距和设置张紧轮等,张紧轮一般位于松边外侧并靠近小链轮。

九、齿轮传动:精密高效的动力传输

齿轮传动失效形式多样,包括轮齿折断、齿面磨损、齿面点蚀、齿面胶合和塑性变形等。轮齿折断可能是由于过载或疲劳裂纹扩展;齿面磨损则是由于齿面间的相对滑动和磨粒作用;齿面点蚀是在接触应力反复作用下齿面产生疲劳裂纹并扩展形成凹坑;齿面胶合则发生在高速重载时,因齿面间油膜破裂而产生金属直接接触;塑性变形则是齿面材料在过大应力下发生塑性流动。

齿轮按工作面硬度可分为硬面齿和软齿面齿轮。软齿面齿轮经过调质处理,而硬齿面齿轮则经过淬火、渗碳淬火等处理。按齿形可分为渐开线齿轮等类型。渐开线齿轮具有独特的几何特性,如发生线在基圆上滚过的长度等于基圆上被滚过的弧长,渐开线上任一点的法线必与基圆相切等。这些特性确保了齿轮传动的平稳性、可分性等优点。

齿轮的正确啮合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即模数和压力角必须相等。对于斜齿轮,还要求两轮螺旋角必须大小相等、旋向相反;锥齿轮则要求两轮的锥距相等;涡轮蜗杆则要求蜗杆的导程角与涡轮的螺旋角大小相等、旋向相同。在传动比计算方面,一对齿轮的传动比等于两轮的转动速度之比、角速度之比、基圆半径的反比以及节圆半径的反比。准确计算传动比对于设计合适的齿轮传动系统至关重要。

十、蜗杆传动:一种与众不同的传动机制

蜗杆传动可能出现的故障包括点蚀、齿根断裂、齿面粘附和过度磨损等。由于蜗杆和蜗轮的材料与构造差异,故障往往发生在蜗轮部分。其能量损失主要由啮合磨损、轴承磨损以及油池中零件搅动引起的油溅损失构成。鉴于蜗杆传动的效率相对较低,且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因此必须根据单位时间内的发热量与散热量相等的原则,进行热平衡计算。

为了应对发热问题,常见的解决方案包括安装散热翅片以增加散热面积,通过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来提升散热效果;在蜗杆轴端安装风扇,以促进空气流动,增强散热性能;在传动箱内设置循环冷却系统,利用液体循环带走热量,确保蜗杆传动能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稳定运行。

十一、滚动轴承:旋转部件的关键支撑

滚动轴承主要由内圈、外圈、滚动元件和保持架组成。内圈与轴颈相配合,外圈与轴承座孔相配合,滚动元件在内外圈的滚道之间滚动,而保持架则用于将滚动元件均匀分隔,防止它们相互碰撞和摩擦。

轴承的标识如3代表圆锥滚子轴承,5代表推力球轴承,6代表深沟球轴承,7代表角接触轴承等。不同的数字和字母组合代表不同的轴承类型和尺寸,通过这些标识可以快速了解轴承的基本特性和规格,便于选择和应用。

基本额定寿命是指在一组轴承中,有10%的轴承在达到该寿命时会发生点蚀破坏,而90%的轴承则不会。它反映了轴承在特定工况下的预期使用寿命。基本额定动载荷则是指使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恰好为10^6转时,轴承所能承受的载荷,这是衡量轴承承载能力的重要指标。

轴承的配置方式有多种,如双支点各单向固定,适用于温度变化不大、跨距较小的轴;一支点双向固定,另一端支点游动,适用于跨距较大或工作温度较高的轴;两端游动支承则用于特殊场合,如人字齿轮轴,以确保轴系能够自由伸缩。

这些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在机械工程的各个环节中都至关重要,从零件设计到机构运动分析,从材料选择到传动方式的确定,每一个细节都影响着机械产品的性能、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只有深入理解并熟练掌握这些知识,机械工程师们才能在机械设计与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创造出更加出色、高效、可靠的机械产品,推动机械工程领域的持续发展。



机械设计的内容讲解到此结束,留言功能已开通,欢迎各位进行补充


-End-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或改编,仅供学习,交流所用,未找到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

欢迎加入知识星球,更多福利物超所值!了解详情点击:
《非标机械专栏VIP社区》知识星球开通了,快来加入我们吧!

觉得文章不错,就点个在看

每天晚上20:00不见不散

麻烦积极转发传递知识

❃功能介绍❃
回复相关信息
如:机械经验,选型计算,机械感悟,SW教学,CAD教学,电子资源,好书推荐
或:JXJY,XXJS,JXGW,SW,CAD,DZZY,HSTJ

至公众号就会收到时光精心为你准备的机械好文哦~~

有空吗?

点个“分享”吧

扫码关注时光

公众号

非标机械专栏

非标机械专栏
专注于非标机械设计领域的研究,分享机械经验,选型计算,机械感悟,SW教学,CAD教学,电子资源,好书推荐的一个公众号专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