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孜县曲下镇:发挥党建引领优势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政务   2024-12-19 10:19   西藏  



今年以来,曲下镇坚持以“书记项目”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优势,深入推进“一抓两促”,以数字化赋能基层治理、网格化筑牢安全屏障、多元化助力群众增收,着力解决基层治理工作中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不断提升基层治理工作水平。

“党建+数字乡村”

数字化赋能基层治理。率先在全县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以德林村为示范点,打造集便民服务、治安整治、智慧党建、村务政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治理平台,以点带面推动数字乡村平台建设全覆盖。目前曲下镇10个行政村已全部安装使用“数字乡村”平台。一是创新基层治理方式。利用数字乡村视频监控开展线上巡逻,全天候、无死角查看辖区实时动态,各村累计发现处理问题25个。同时,将村民、党员、房屋等信息录入平台进行管理,查询快速便捷,信息一目了然,解决了基层信息统计、储存难的问题。二是搭建党建信息平台。通过搭建智慧大屏、智能手机等数字化设备,打造“线上党支部”,利用可视化系统直观展现党组织学习动态、活动风采、党员结构等。同时,群众可通过手机端随时查看“三务”公开情况,做到信息公开透明,保障广大群众对公开事项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三是探索积分兑换功能。将积分管理制搬至线上平台,在线上存积分、看积分,选商品、换商品,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让“小功能”推动“大治理”,为基层治理赋能,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目前德林村率先使用该功能,群众已通过平台线上累计积分15200分,线上兑换物品涉及资金达0.25万元。


“党建+网格管理”

网格化筑牢安全屏障。先后制定《曲下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能力提升实施方案》《曲下镇网格(包街)工作制度》,提升党员在网格长、网格员、双联户长及包街、包村干部中的比例,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一是架起群众“连心桥”。建立由镇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党员干部包街、包村的工作机制,逐户张贴印有包街、包村党员干部联系方式的便民服务卡片,24小时畅通群众联系服务渠道,不断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让群众话有地方说、事有地方办,困难有人帮,问题有人管。目前,群众已通过便民服务热线反映诉求累计达500余次。二是管好群众“身边事”。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扎实开展好各领域风险隐患、矛盾纠纷排查工作,充分发挥网格长、网格员、双联户长和包街、包村干部的作用,在县城各区域、全镇各行政村开展多频次、立体式、全覆盖的巡逻、排查,切实把安全隐患、矛盾纠纷遏制在萌芽状态,确保“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截至目前,开展各类隐患排72余次,调解矛盾纠纷10起,发现整改安全隐患54处。三是当好宣传“小喇叭”。结合“三月”综治宣传月、4·15国家安全教育日、6·2民族团结进步日、6月安全生产宣传月等节点,组织网格员、双联户、包街包村干部等力量,走进群众家中、街头巷尾,向群众宣传安全生产、政策法规、民族团结、强基惠民等各项政策,不断提升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今年以来,开展各类政策宣传75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解答群众法律咨询350余人次,动员辖区5000余名群众安装国家反诈骗中心APP。

“党建+乡村振兴”

多元化助力群众增收。始终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促进乡村振兴重要抓手,不断增强村级“领头雁”带动能力,实现“头雁”领航、“群雁”齐飞,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和创造力。一是强化队伍建设。加大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养力度,为村干部及农牧民党员充电赋能。今年以来,推荐2名村干部参加中专学历提升,选派1名村党支部书记到上海市杨浦区挂职锻炼、2名村干部到山东、四川等地培训学习,全镇举办各类培训32场次、800余人次参加,进一步提升村级党组织带头人能力水平。二是强化产业发展。坚持由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模式,带动村集体发展,结合各村实际,立足资源禀赋,制定“一村一策”发展规划,大力推动人工种植、燃料加工、民族手工业、乡村林卡经济、机械、门面租赁等产业发展。今年,全镇经济收入达5万元以上的村有7个,其中拉曲村人工种草合作社经济收入预计达85万元。三是强化就业增收。通过加强政策宣传、提升就业技能等方式,转变群众就业观念,鼓励致富带头人积极带领群众寻找就业机会,拓宽就业渠道,坚持“走出去”和“家门口”就业相结合,千方百计促进增收。今年,全镇转移就业人数达2290余人,总收入约为3038万元。


终  审:温     笠
初  审:赵     磊
编  辑:薛     瑞
来  源:拉孜县发布

日喀则政法
介绍日喀则政法工作最新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