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一线 | 追“星”采访很“烧脑”,但非常值得

文摘   2024-10-12 16:45   四川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路上,一批国之重器铸造起科技强国的脊梁,一代代科学家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只为国家强盛、民族复兴。10月1日—10月4日,四川广播电视台推出了系列报道《我们的星辰大海》,派出多路记者前往成都、乐山、自贡等地,探访大国重器背后的科研故事。


四川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毕圆、胡欣、冉东立、曾晓慧向四川记协微信公众号投稿,讲述该系列报道背后的故事。

 追“星”采访很“烧脑”,但非常值得


《“拉索”观天  接收宇宙“来信”》《人造太阳  探寻未来能源》《翼龙“飞天”  铸造科技强国之翼》《“华龙”腾飞  点亮万家灯火》4集主题报道及相关新媒体产品在国庆假期连续推出,彰显了我国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征程中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我们的镜头对准了国之重器,我们的笔触书写了科学家们星光璀璨的事业,采访虽然很‘烧脑’,但是非常值得”,这是参与此次系列报道的记者们共同的感触。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走进他们的采访故事。


与院士做朋友  一起探秘星辰大海

记者 毕圆


“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勉励,也是我作为一名记者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科技口我已经跑了十多年,不仅见证了一次次技术革新,我的朋友圈里也多了许多专家学者甚至院士。那么,如何能够与这群站在科技巅峰的科学家们对话?只有补齐自己在专业领域的短板,多学习、多积累,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量。这个过程虽然枯燥甚至痛苦,但是,每当我解锁一个全新的领域,都充满了成就感和幸福感,比如宇宙线研究。


川台记者毕圆独家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曹臻


这次我的采访对象是曹臻,中国科学院院士。其实,这是我第六次采访他。采访次数多,并不是他闲。曹臻院士全年有大部分时间受邀到国外参加各大学术会议,我约他时,他还在意大利,但是他看到了我们策划的主题后,很快答应了。回想起来,我第一次采访曹臻是在北京,他们建造的宇宙线探测装置“拉索”第一次取得了重大科学成果并在《Nature》上发表。一个地方媒体,从千里之外奔赴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看得出来他当时很意外。而在采访曹臻之前,我去西南交大请教了“拉索”合作组的专家,紧急“补习”了粒子天体物理方面的知识,才让我和他的第一次专访能够顺利进行。后来,我们就成为了朋友。这次,在他回国后的第二天,我们就进行了独家专访。


曹臻院士研究LACT光收集器的性能


在三个小时的交谈中,曹臻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颇深。“现在我走到哪里,我的科学家朋友们都是羡慕嫉妒恨,我们的成果太多了,运气太好了。”的确,正是这个建造在甘孜藏族自治州海拔4410米的大科学装置“拉索”,让我国宇宙线研究从不被认可到唱上主角,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相信未来,还有更多的成果将从这里涌现出来,而我和曹臻院士的对话也还将继续。


探访人造太阳团队:梦想是什么样的?

记者 胡欣


在去采访人造太阳团队之前,我其实是忐忑的。原因有很多,比较难的一点是,此前这个团队已经被报道过多次,参数突破、获国家级奖项,每个关键时间点都在媒体的记录下。那么,如何能够出新、出彩,是我在前期策划沟通时着重思考的问题。另一方面,国内外都说人造太阳意义重大,那么,对于这群造“太阳”的人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我很好奇。


新一代人造太阳团队首位驾驶员李波向川台记者胡欣讲述攻坚故事


我收获了一个并不新鲜的答案:梦想。但是,我确实在采访拍摄的过程中感受、触碰到了梦想的质地:是原本不善言辞的科研人员谈起实验、谈到参数时的滔滔不绝;是他们回忆起艰难的集智攻关、最终完成放电任务时的停顿和哽咽;是他们谈到未来、谈到“我还能做什么”时亮晶晶的眼睛。如果说,人造太阳的原理就是模拟太阳的“燃烧”,那我这次见证和记录的就是青年科技人员“燃烧”自己,“点燃”这个梦想的进程。


新一代人造太阳团队青年科研骨干陈逸航介绍项目最新进展


此外,我还感受到他们的幸福。心怀梦想,充满干劲本身就是幸福的,肩负使命,与之共同成长更是另一种幸福。这集节目的主人公李波说,经历了2022年的夏天,整个团队的精神面貌都发生了改变。其实对比之前的采访,李波的改变格外明显。他更加从容大气,更加坚定自信,他说:“未来我们中国一定会建造自己的聚变堆。”


相较于其他几集,人造太阳团队的故事并不复杂,但最后给文稿配音时,我觉得已经没有更多遗憾了。我深刻地体会到,这就是年轻的梦想,是我国青年科技人员的梦想,为了国家强大、民族自信,他们始终在路上。


军迷记者“圆梦” 采访艰难但收获很大

记者 冉东立


作为一名军迷,有机会拍摄翼龙无人机,从内心来说,我是很兴奋的,但拍摄内容涉及国防安全,所以,我们也做好了不顺利的准备,但没想到采访过程会那么艰难。翼龙无人机研制单位对我们拍摄的内容和场景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在自贡基地,除了采访对象,不能拍摄其他工作人员,不能拍摄未涂装的无人机,不能拍摄翼龙生产画面……种种严苛的要求,也让我们的采访困难重重。


中航无人机现场总指挥张越向川台记者冉东立介绍翼龙无人机应用场景


对于探访国之重器背后的故事,起初我们设想了很多问题,比如翼龙立项的必要性、研制过程中的难点等等,但由于第一位采访对象很年轻,并不能讲述翼龙整个发展历程。在和搭档商量后,我们及时调整了策略,更改了我们的采访提纲。面对这位年轻的飞行总指挥,我们结合他参与的具体工作,挖掘出一些故事细节。回到成都后,我们找到了企业高级工程师,采访了翼龙无人机的技术突破和它未来的规划,让翼龙无人机的发展脉络尽可能完整。


中航无人机现场总指挥张越展示翼龙无人机的机载设备


在后期写稿时,考虑到采访内容偏硬,我们在表述方式上下大力气,行文更加接地气,让观众在观看节目时,能够更加融入、更加直观地感受翼龙十年来的发展历程。


穿越山海,使命必达,从侦察打击到多场景应用,翼龙无人机正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履行着新使命。我作为一名军迷,也将继续关注翼龙无人机的发展,我也坚信以翼龙为代表的中国航空事业将在更为广阔的天空越飞越高。


梦想的实现从来不是一帆风顺

记者 曾晓慧


“中华复兴、巨龙腾飞”,这是华龙一号名字的由来。如同它的名字一样,华龙一号让中国核电在世界核电的舞台上挺直脊梁,成为一张靓丽的“国家名片”。此刻,它正在祖国的蓝天碧海旁,源源不断地发出澎湃能量,守护着我们的温暖与光明。


中国核动力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刘昌文向川台记者曾晓慧介绍“177堆芯”研发设计过程


采访之前,我对华龙一号的研究设计制造过程做了大量的功课,也深知其中的不易。但在采访时,我依然被他们的讲述深深打动。在与团队核心人员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他们对华龙一号的付出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情感与心血的凝聚。他们通过几十年的坚持和努力,打破了国外核电技术的垄断,带领中国走向核电技术的自主化与国际化。而在这个过程中,华龙一号就像一个凭着不认怂的劲头逆袭成功的“犟小子”。


中国核动力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刘昌文接受川台记者独家专访


“华龙一号从图纸走到现实,并走向世界是一波三折的。”中国核动力院华龙一号总设计师刘昌文的讲述让我印象深刻,尤其是他提到华龙一号在受到日本福岛核事故影响后不得不停工时,他眼中泛起泪光,体现了他将这个项目视如己出的情感。他说:“就像一个孩子长到十几岁突然夭折了,当时我们都哭了。”这种深沉的爱与责任,让我意识到,科技的进步不仅仅是冷冰冰的设备和实验,而是充满了心血和付出的过程。对于他们来说,华龙一号不仅仅是一项工程,而是投入了整个青春的梦想结晶。


梦想最终落地开花,但梦想的实现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华龙一号的背后,是无数科研人员默默的坚持与奉献。未来的道路依然漫长,但中国科技创新的征途,正如星辰大海,充满希望与光明。


来源:四川记协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即时讯息、科普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