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建设|吴忠市红寺堡区司法局——念好“五字”诀构建“事心双调”工作新格局

文摘   2025-01-08 17:33   宁夏  


由司法部主管、法律出版社主办、《中国司法》杂志承办的《司法所工作》2024年第9期(总第126期)刊登文章《念好“五字”诀构建“事心双调”工作新格局》,宣传报道了吴忠市红寺堡区司法局“事心双调”工作经验做法。


刊发内容如下:

念好“五字”诀构建“事心双调”工作新格局

吴忠市红寺堡区持续聚焦基层治理的难点和短板,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机制优势。近年来,红寺堡区司法局紧密结合辖区实际,立足现有的各方资源禀赋,逐步构建纵横贯通的矛盾纠纷化解体系,立足“防、排、调、制、技”五个维度,推动矛盾纠纷在一线“案结事了”,让每一件纠纷都真正“事心双调”。截至2024年7月,累计化解矛盾纠纷916件,调处成功率达98%以上。

立足源头“防”

让矛盾纠纷止于萌芽

坚持按照“调防结合,预防为主”的目标,充分发挥线上法治服务优势,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工作,做实法律“八进”活动,积极创新普法载体和普法形式,全面打造上下贯通的新媒体普法矩阵,围绕当下普法热点,组织拍摄多期《有“典”不一样》《普法微课堂》等系列普法趣味微视频,普法的宣传面和接受度显著增长,人民群众主动学法的热情不断提升。依托覆盖全区535个网格,线上定期推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婚姻家庭、劳动者权益保护等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普法微视频,不断强化辖区群众树立解决问题靠法、化解矛盾用法的法治思维能力。线下通过开展宪法、民法典等主题宣传活动,不断提升重点节日普法的聚集效应,同时紧盯开展的“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11·9”全国消防日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现场以案释法、解答群众法律咨询、发放宣传品等形式,向辖区群众宣传推广“宁夏公法云”和村(居)法律顾问微信小程序、现场解答法律疑问、宣传常用法律常识,推动常用法律法规融入群众日常生活、融入基层社会治理、融入一线法治实践。通过“线上 +线下”的形式,村(居)法律顾问“量”“质”不断配强,普法阵地覆盖面不断扩大,群众家门口的“十五分钟便民法治服务圈”持续完善,逐步实现法治服务有效供给,充分满足群众学法用法需求,通过以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为切入点,切实从源头上减少矛盾纠纷的产生。弘德村入选第九批民主法治示范村名单,弘德法治广场入选第二批自治区法治宣传教育基地。2024年以来,累计开展普法宣传 135场次,线上推送各类普法信息120余条,发放各类普法宣传品3000余份,受众人数达5000余人次。


突出一线“排”

让矛盾纠纷快速发现

充分发挥全量调解资源的最大效能,以网格化为支点,利用专职人民调解员、网格员、“法律明白人”三类群体身处一线人熟、地清的优势,结合日常工作开展,应用好调解“小挎包”一线工作法,让59个一线“法治服务工作站”不定期深入群众一线开展全方位的矛盾纠纷排查活动,对重点区域、重点人员、重点群体开展网格化排查,把易激化、可能引发“民转刑”的矛盾纠纷和问题列入重点排查范围,在网格中实现各方力量在纠纷排查中的同频共振。积极拓宽纠纷信息发现渠道,通过向派出所、交警队等单位派驻专业化调解团队,切实落实落细院司纠纷移送、警司联调等多部门协作机制,广泛收集群众的麻烦事、家长里短事、易激化事,及时获取苗头性、倾向性、预警性信息,在研判会商中及时掌握各类苗头性的纠纷隐患信息,真正做到快速响应、快速介入。建立风险隐患排查台账和零报告制度,围绕村(社区)坚持每周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乡镇(街道)每月开展一次排查、区级每季度开展一次排查,对于排查出的重点矛盾纠纷风险隐患,实行区乡两级矛盾纠纷隐患定期会商研判预警机制,明确包抓主体和个人,及时制定针对性的化解措施,确保矛盾纠纷村(社区)“日清周结”和乡镇(街道)“周清季结”,真正做到知民情、知民意,切实保证矛盾纠纷信息准、情况明、底数清,有效避免将“小纠纷、小矛盾”拖成“大问题、大隐患”。截至目前,主动深入一线排查各类矛盾纠纷436件,现场调处390件。


着眼多元“调”

让矛盾纠纷高效化解

做强一线纠纷化解能力,推动村(居)法律顾问、司法所工作人员、社区民警、专职人民调解员等专业力量下沉网格,采取上提下派的形式,用法治方式、法律途径为群众解纷“把脉问诊”“靶向调解”。建立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网格吹哨,各部门报到的纠纷快速响应机制,各部门紧扣自身职责任务,围绕纠纷的特点深入一线快速“对症治疗”,出具“调解药方”,推动纠纷高效化解。坚持发挥“塞上枫桥”基层法治工作机制作用,做到各类纠纷“应调尽调”,同时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及时就地妥善化解矛盾纠纷,防止因处置不及时、不到位引发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群体性事件。严格落实矛盾纠纷联席会议制度,及时针对获取的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苗头性、倾向性信息线索迅速组织开展研判会商,建立销号台账和动态跟踪机制,明确专人负责,准确掌握辖区各类矛盾纠纷动态,推进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充分发挥好“四心”工作法在矛盾纠纷化解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将“四心”工作法融入每一件调解案件的全过程、各环节,让每一位从事调解的人员都能用初心、公心、耐心、热心化解每一起矛盾纠纷。严格落实“事心双调”工作机制,切实做到纠纷事前预防、事中化解、事后回访的工作全闭环,真正让每一起纠纷“事心双调”,让每一位当事人“事心双解”,达到案结事了心顺的目标。

紧紧依靠“制”

让矛盾纠纷不出村镇

坚持用制度管效率,用制度管质量,对疑难纠纷问题,充分发挥“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牵头抓总作用,创新建立1+6+N(1指区级“114百事解”调解品牌,6指六个乡镇街道调解品牌,“N”指行业专业调解品牌)的集群调解模式,建立健全金融业、网络消费、快递等新业态矛盾纠纷化解工作网络,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制定优化化解机制,以资源整合、多方合力实现矛盾联调、风险联排、问题联治、信访联席、人员联控、平安联创,推动各类矛盾纠纷高质量化解。持续健全诉前纠纷联调工作机制,联合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窗口,对前来诉讼的群众,引导当事人通过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通过组建诉前专业调解团队,安排一名员额法官和两名经验丰富的调解员,注重专业性与实务经验相结合,以专业的调解力量推动纠纷受理、化解“一站式”“全 链条”。不断完善人民调解“四张网络”建设,实现全区72个村(社区)人民调解网络全覆盖,推动将全区535个基层网格主动嵌入人民调解网络中,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调解网络。通过发挥人民调解员支点作用,调动网格的资源,在重点节点、重点时段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网格,推动调解效率持续提升。


围绕赋能“技”

让矛盾纠纷链条掌控

坚持人技和物技赋能双向发力,围绕专职人民调解员能力素质提升,深入开展人民调解员矛盾纠纷化解技能提升行动,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常态化组织开展培训班、案例研判分析、岗位练兵等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累计开展各类培训14场次。强化“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文永刚、马海东等先进个人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以老带新、优秀调解员现场调解教学等形式,让传帮带作用充分发挥,让每一位人民调解员都能够在具体实践中提高调解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智治”支撑作用,依托覆盖全区的公共法律服务智能一体机,实现线上各类调解资源汇集,矛盾纠纷就近化解。持续用好用活“宁夏公法云”、村(居)法律顾问微信小程序等线上调解咨询平台,发挥好线上高速、便捷的服务优势,针对群众在纠纷中的具体问题第一时间由专业律师团队线上解答,真正让群众在指尖解决各类法律问题,在家中享受到高效便捷的法治服务,让群众纠纷的解决更加舒心、省心、放心。

吴忠政法

聚焦政法热点 发布权威消息

指导工作实践 服务人民群众


来源丨宁夏法治

编辑丨牛   丽   

审核丨马玉林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吴忠政法
聚焦政法热点,共建平安和谐吴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