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动物类群中,如海南黑冠长臂猿,其姐妹类群为分布在越南北部和广西西南部的东黑冠长臂猿;海南岛的洞穴睑虎属的种类,与越南北部和中国广西西南部的睑虎属的种类在系统发育树上聚为同一支;海南特有种海南拟髭蟾、海南琴蛙等都显示它们与广西西南部和越南北部的类群具有最近亲缘关系;其它如洞穴胸蛛属、裙弄蝶属、交脉环蝶属、韦氏鞭蛛属等,这些类群的分化均在中新世以前,它们分布格局的形成用海南岛在始新世时连接着越南和广西能较好地给以解释。对分化时间较晚的类群,如物种的种群和遗传分化,可用海南岛在中新世,约1500万年前,已与大陆的雷州半岛接近及有了密切的陆地连接合理解释,如海南岛有分布的岭南青冈、台湾苏铁(种群分化时间在50万年)、白唇竹叶青蛇(种群分化时间在130万年)、淡水鱼海南岛宽额鳢(种群分化时间在237.6万年)等,它们在海南岛的种群和遗传分化,用第四纪海南岛与大陆有多次陆地连接而使它们发生基因交流可以合理解释,但并非演化时间晚的种下水平的遗传分化案例都是如此。海南岛古植物学研究显示在晚始新世时它可能具有一个亚热带-暖温带气候环境和亚热带性质的植物区系,而现今的海南岛具有热带气候和热带性质的植物区系和热带雨林植被,海南岛的植物区系和植被发生了由亚热带到热带的演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海南岛在地史上发生了南移。海南岛的生物地理起源及海南岛本身的起源有着复杂的地质背景,不同生物类群的演化时间也各有不同,要彻底证实海南岛及其生物区系的起源和演化历程,需各学科综合深入探讨。该文以“中国海南岛生物区系起源的新认识”和“New insight into the origin andevolution of the flora and fauna of Hainan Island,China”为题发表在《中国科学:地球科学》和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