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思念,叫清明

文摘   2021-04-04 10:30  

2021

04/04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节

中国传统节日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

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

 

清明

是祭奠祖先缅怀先烈的日子

只有清明,

既是节气又是节日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2021年04月04日,辛丑年(牛年)二月廿三,星期日,清明。


清明,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正值三月天,一番好风好雨过后,万物生长,一派"天清地明"之象。


提起清明,人们都停留在杜牧的那句“路上行人欲断魂”的伤感中。但清明其实是一年中最天朗气清的时节,春色美丽,最宜人们笑语盈盈地出门踏青去。


有诗人为清明这日作诗,“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杨柳依依的柔软,人在秋千上的笑意,还有沉醉春风里的花,都是清明春意盎然的证据


 清明节三候 


一候桐始华白桐花开始绽放花蕾

二候田鼠化为鹌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

三候虹始见雨后的天空中可以见到彩虹了



  清明节习俗 

吃青团

扫墓祭祖

荡秋千

踏青

放风筝


扫墓祭祖


每年清明,人们都会身着素衣,去山中探望过世的亲人。


他们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捧花,低声细诉对亲人的思念


寒食


寒食有凄风苦雨,以断火、冷灶为气氛。早时民俗中的断火三日,其实是为了清灶,以新火换旧火。三天不用火,吃冷食以清理肠胃。


踏青


清明时节,大地回春。在这万物生长的季节,人们纷纷脱下棉袄,走出居室,三五成群到乡野山间散心,一冬的沉闷一下子便烟消冰释。此时人们还会进行荡秋千、放风筝等乐事。


放风筝


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荡秋千


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吃青团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


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


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清明节诗词 


清  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为唐代的大节日之一 ,这一天 ,或合家团聚,或上坟扫墓,或郊游踏青,活动多样。但是杜牧在池州所过的清明节正赶上细雨纷纷。


诗中的“行人”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孤独、凄凉的,再加上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想借酒排遣情绪,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杏花掩映的村庄。诗歌的结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清新、明快。

破阵子·春景

[宋]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

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

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

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这首词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少女们的欢乐,上片写春天的景致。燕子来归,梨花辞枝,碧苔上小池,一树绿荫看似静谧,忽地传来两声黄鹂的鸣叫声,柳絮飞过池塘,淡淡随风。下片写女孩们桑林小路相逢,笑语欢声,原来是斗草赢了,昨夜好梦不欺人。生老病死本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功课,对逝者哀思是理所当然,而我们踏实有力的行走和生活就是对逝者最好的怀念,为此我喜欢这首词里的少女们,为那些笑声,这世界没有什么比笑声更治愈心的悲怆。

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唐]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这首诗写清明节怀友,在清明这一天,园林风光更美好,晴朗的天气里,暖风吹起柳絮,因为寒食节刚过,新生的火种点燃,使得家家厨房冒出了炊烟,这使得作者非常怀念朋友,最后向朋友发出邀请,你什么时间能过来,我们一起在落花前喝酒。

《清  明》

[唐]李建勋

他皆携酒寻芳去,

我独关门好静眠。

唯有杨花似相觅,

因风时复到床前。


清明节有踏春赏花的习俗,而诗人却选择了关上门,独自睡觉,在一片寂静中,只有杨花好像来寻找、探望,被风时不时吹到床前。诗人表达了一种自在洒脱的情绪。

清  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

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

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

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

满眼蓬蒿共一丘。


首联写大自然桃李笑春风,而在野田荒冢中行走的人难免心生愁烦;颔联写春雷震动大地,春雨使得草木焕发生机;颈联引用历史上的故事,一个是吃祭祀后剩馀祭品却在妻妾面前趾高气扬的愚者(齐人,出自《孟子》),一个是宁可被烧死而不愿出来做官的贤者(介子推);末联感叹不管是贤者还是愚者,都是荒冢一堆。


这首由写景抒情过渡到感叹人生,发人深省。清明节祭祖扫墓,容易激起人对生死的思考。 

渔歌子·柳如眉

[唐]魏承班

柳如眉,云似发,

鲛绡雾縠笼香雪。

梦魂惊,钟漏歇,

窗外晓莺残月。


几多情,无处说,

落花飞絮清明节。

少年郎,容易别,

一去音书断绝。


柳眉云鬓、素手雪肌的美人夜不能眠,看窗外的残月和晓莺,听着更漏声,在这飘着柳絮的清明节更加思念远处的情郎。这是一首闺怨词。

蝶恋花

[宋]苏轼

春事阑珊芳草歇。

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

小院黄昏人忆别,

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

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

梦破五更心欲折,

角声吹落梅花月。


上阙写清明节客居在外,黄昏时在小院里回忆别离时的情景,落花处有鸟儿啼叫;下阙写分离之苦,梦破五更寒,角声月光中梅花落下。





靖州县乐群小学
宣传办学理念,展现学校风采,传递教育正能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