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我还给自己鼓气,一定要好好努力,大学的生活会很美好的~
可谁能想到,每天复读一遍“你真的很不错”且自信满满的我刚出高中就碰了个坎,成了学校新开专业的小白鼠![]()
|本期分享学员|
先从去澳门求学说起吧,高考时我就想去留学了,咱就是说凡事都得从长计议。当时我觉得澳门是一块很好的“跳板”,而自己又喜欢打游戏。于是就高高兴兴地用联考成绩申了澳门的数字媒体专业,这一申请还真就被录取了。
没经过什么大风大浪,被录取时我还想“人生嘛,还挺简单的”。这么看来在澳门好好学习,然后申海外院校,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刚入学我还没发现这里头的“奥妙”。很多课程都得自学,比如刚开始建模时大家都不太懂,也不知道要学什么的,还想着老师来教。结果建模类的课程我们就教了3D max,不夸张地说一个学期就学了怎么建几个方块。后来我才了解到,这个专业是新开的、新开的....我们是第一批学生。我自己也渐渐琢磨明白了:澳门小小的,教育资源有限,所以新开专业还需要更多的师资,招老师也是需要时间的,作为新专业的第一批学生我们的教学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话说学校课程可能不够完善,但我的时间不能就这么糊弄过去呀。怎么办?那我就在课外多用功吧,于是我就在网上找视频看,有些软件的使用技能我在课外额外强化了下,比如虚幻引擎和unity。
不过有一说一,澳门科技大学的校园氛围倒是对学生挺友好的,每年学校都会给我们一个反馈表,希望我们提出一些要求或意见。因为数媒专业是新开的,没给学生配专用的电脑,每次我们都要行军一样背着电脑去上课。我们就在反馈表上跟学院反映了下,第二年就多出全新的房间、电脑了,而且还配了手绘板。师资少这件事其实有弊也有利。因为缺相应的师资,学校经常会邀请一些业内大佬来讲课。能多听大牛的声音也算是因祸得福了。当时学校邀请了中国第一位拿到游戏设计专业博士的老师,他在中传任职,听他讲还挺有意思的。在澳门读了一段时间,我渐渐想到,不管是内地还是澳门,国内学游戏总归是不如出国的。国外的艺术和游戏设计要领先国内,而且海外的教育资源更加丰富,艺术历史悠久,很多方面都值得学习。又因为我在澳门就读期间,和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人有过交流,所以我很喜欢那种氛围。其实去别的国家、城市学习、生活一下,也算是不同的人生体验。这点估计别人都想不到,我比较爱玩男生常玩的动作射击类游戏。因此我比其他同学在游戏制作方面更有优势。好在汉艺的钟老师让我了解到了不少类型的游戏。比如《底特律:变人》,这个游戏类型属于比较少见的,是一种互动类游戏。从前我觉得玩游戏就是一个纯粹的享受的过程,澳科大的老师较少告诉我们如何从制作的角度看待游戏,更多时候是带着学生一步一步制作一个游戏,至于怎么去按自己的思路创造游戏提得较少。钟老师则让我了解到游戏不仅仅有娱乐的意义,还有更多超出娱乐的意义。这也让我坚定了未来要学习做游戏的态度。当时汉艺夏令营做作品的时间还是蛮紧张的,让我鸭梨山大,但我却有一点点拖延症,因此每次钟老师都会催我,甚至有一次因为赶伦艺的DDL,她还凶了我
,不过我也明白她也是在为我着想啦。我作品集中的第一个作品是在建筑夏令营里做的。也许我对游戏了解得还比较多,但建筑方面我却一窍不通。我所在的那个小组大家也都来自不同的专业,就是没有建筑系的。天涯同路人,都是在建筑这个领域什么都不会的素人hh。关于拟定什么样的世界观我们就讨论了3、4个星期。后来李老师实在看不下去了,告诉我们拟的主题必须要有叙事性,进度才慢慢变快了些。我自己的作品也因此开了窍。拿建筑当主题可能比较难,那就干脆把建筑当作游戏里的一种场景吧。参考了埃舍尔空间,在我作品的游戏世界里错综的建筑环境代表着画家主角的矛盾心理。只有把所有建筑障碍物都打开,主角才可以逃脱。在制作的时候,描写叙事性有关的部分以及如何了解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最让我摸不着头脑。李老师帮我理清了游戏故事的逻辑,又告诉我一定要做心理问题方面的调研。这样一来就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弯路。在接触了两位老师以后,我逐渐对游戏设计产生了自己的理解。我慢慢意识到,游戏除了娱乐以外,也可以有更多意义,而且游戏还可以用于教育、培训和心理治疗等领域。其实后来我发现海外院校也更愿意看到申请人做出有疗愈效果的游戏,我之前提到的作品主题是帮助画家逃离自己的不健康心境,格艺就很愿意看到这种有一定治疗意义的严肃游戏。我想这可能也是格艺最终选中我的其中一个原因吧hh。在等offer时,我还弱弱地跟我妈说:妈,你不用想格拉啦,别报太大希望。
结果刚和我妈说完不到一个星期,格拉斯哥就发了面试邀请,给我激动得不行。顺势而为,我马上就赶出了一万五千字的面试材料,多年的拖延症也治好了。起初还很怕面试不成功,不过还好几天后格拉给我下了offer,我当场泪如雨下!所有offer基本都发出了后,我数了数,一共五个!谁能想到我这个从试验田里走出来的羊羔也能圆梦呢?我自己都挺惊讶的。说来我本身的绩点是比较低的,所以我觉得很多学校可能会因为这个点拒绝我,没想到我这个低绩点的孩子最后也迎来了QS前100的学校hh。现在想来如果当时李老师没有指导我做那个契合格艺风格的艺术治疗项目,可能我也就和格艺失之交臂了吧。不过也不能光感谢老师们,在汉艺的小伙伴们也帮了我很多。当时在建筑类那个夏令营,小组伙伴们都很卷,这也间接地push了我一把。大家从早到晚都在研讨。而且在汉艺有很多很厉害的同学,也帮了我大忙,和有些同学一起做项目时总感觉是大佬们在带着我做项目。其中有一位同学我一直和她有联系,算是好朋友。因为比我大一届,我经常问她问题,她也一直耐心解答。目前她已经在伦艺念书了,而我马上也要到英国了,一些生活中的琐事如订机票、如何租房等等我可吸取了不少来自前辈的指导
。
未来我正计划着在念书前先开启一段欧洲行。然后在格艺希望有机会可以将自己制作的严肃游戏发布上架!让更多人玩到我制作的游戏!祝我们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