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如山 艺如海
有这样一座城
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还是这座城
此唱彼和,余音绕梁
你知道它是哪儿吗?
没错,就是济南
让我们先捧把瓜子、闭上眼睛
听听这段经典唱段
身临其境地感受
这座城自古传承的文化韵味
.
.
.
这座有着灰色外墙的建筑物,始建于1928年,是省级文保单位。是原山东红字会诊所旧址,是一座融中西方建筑艺术、结构布局于一体的近现代建筑。据了解,这也是目前济南保存最完整的四合楼式建筑,标志性的红色楼台还曾作为电视剧《燕子李三》的取景地。
“北京学艺,天津练活,济南踢门槛。”老济南与北京、天津一起并称为曲艺三大码头。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曲艺之乡,济南“曲山艺海”的美名享誉神州大地。
济南为什么能被称为“曲山艺海”?济南市经八路小学四(2)中队的队员们来到了位于市中区万达广场北侧民康街26号的济南曲山艺海博物馆寻找答案~~~
传承曲艺
体验非遗
该博物馆共两层,分为曲山艺海古溯源、南腔北调聚大观、说书唱戏汇泉城、艺海玉振启后人和互动区域五大部分。展览以图片、实物资料等形式展示中国戏曲、文艺发展盛况和济南在当时曲艺文化发展中的社会地位,能够深刻地感受济南曲艺魅力。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走进各色展厅。大家边走边听边看,时而认真倾听,时而凝目欣赏,时而点头称赞!
追根·曲山艺海古溯源
在曲山艺海古溯源展厅,大家了解了曲山艺海之乡的发展过程:从孕育与发展期的“词山曲海”,到鼎盛时期的“书山曲海”,再到高峰时刻的“曲山艺海”。一幅幅精美的画面见证了山东曲艺历史发展的印迹。
发展·南腔北调聚大观
20世纪30年代,济南已是“游艺剧场林立,无论南北伶工,无不争先恐后莅临此间,以献歌艺焉。直到60年代中期,济南曲艺一直保持着较高的演出水平和繁荣的演出景象。
在南腔北调聚大观展厅,讲解员带领队员们欣赏了不同地区的艺术风格和特色。
高潮·说书唱戏汇泉城
历史上的济南,曲艺之繁盛名闻海内外,各种曲艺门类大都曾经荟萃泉城,流行于济南地区的著名曲种有山东大鼓、山东琴书、山东快书、山东评书、济南相声等等。此外,还有西河大鼓、河南坠子、单弦、京韵大鼓等等外地曲种不断传入。
在说书唱戏汇泉城展厅,济南地区流行的戏曲和说唱艺术,本地曲艺和外来曲艺的竞争和互补,令队员们大开眼界。
成就·艺海玉振启后人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近年来,“曲山艺海”的辉煌大不如前。为了重振文风艺气,济南也在曲艺创新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着。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和魂。再现“曲山艺海”盛景、助推“文化济南”建设,是900万济南人民的希望,也是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城市能级提升的需要。
“曲山艺海”济南府,老树已出新芽。
走进非遗——木板雕刻拓印
队员们参观了各个展厅,了解了济南曲艺文化的起源、发展和传承。随后,他们还亲自体验了《老残游记》选段木板雕刻拓印,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技艺,更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魅力。
最后,工作人员还鼓励队员们承担起文化传承的使命,致力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看尽济南曲艺历史脉络
感受济南传统曲艺魅力
通过此次活动,队员们不仅收获了知识和快乐,深刻地感受到传统曲艺的魅力和非遗文化的精彩。更在心中种下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希望队员们能够进一步学习和探究,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曲艺文化传承下去。
承
传
搭乘1973年的“上游0616型”蒸汽火车头
穿越百年寻找历史记忆
......
亲览林徽因亲笔手书
随泛黄书页体悟真挚情感
......
小广寒里,老旧的胶片机正放着《渔光曲》
曲山艺海中,咿呀的轻吟浅唱还萦绕在耳畔
......
编辑:张文慧
审核: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