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相城经开区北桥街道盛北社区的匠心工作室里,开展了一堂好家风故事会,活动上儿童文学作家周彩虹分享了她的新书,现场有很多小朋友都是自发前来,安安静静坐在后面听她讲述新书创作的故事。
参与的家长朋友说:“我家孩子很喜欢听周老师讲童话故事,听说有这个活动,昨天晚上可兴奋了,让我带她来,自己保证会乖乖听话。”
盛北社区匠心工作室成立已经有快2年的时间了,作为匠心工作室的一员,身兼苏州市全民阅读推广人的周彩虹每月都会在社区内开展阅读写作课堂,在阅读推广的道路上不懈坚持,力求创新,获得了家长朋友的一致好评。
不仅如此,工作室还开设了“核雕”“缂丝”非遗课堂、“幸福日”的爱心理发、义诊活动,以及常态化的戏曲公益演出,丰富着社区生活。工作室成员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居民幸福感有了显著提升。
随着工作室外延的扩展
今年以来
工作室又吸纳了两名新成员
“匠人”都是谦逊的,唐国中找到社区时只说“我是船模爱好者,看到手工艺非遗传承人在工作室活动,不知道能不能也加入进来,为苏州的文化公益发挥些自己的力量。”
10艘极具特色的古代中国船模在匠心工作室展出时,众人纷纷惊叹于工艺之精巧。这是他整整一年的辛勤结晶,研究《姑苏繁华图》,在资料有限的情况下,从古书、古画中寻找素材,通过仔细阅读相关书籍,深入研究船舶形态、纹饰、棚帆等,竭尽全力还原历史、实现传统文化的“可视化”,利用业余时间复刻制作了这10艘《姑苏繁华图》上的古代中国船模作品。
在这之前的二十多年里,他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只是凭借自己的热爱,一点点查资料,看视频,与同路的朋友交流,改进自己的制船手法,他的作品曾经在杭州的博物馆展览,也参加过“中法文化集市”,他没想过售卖,只要能将中国传统文化传递出去,就是这些作品的价值体现。
社区为他专门设立了一小间工作间,用于船模材料、制作工具存放与日常制作。针对文化传承,他组织辖区内的小朋友们成立了“小小船匠队”,开展船模基础知识小课堂,船模DIY体验等课程,受到了辖区内小朋友们的广泛欢迎。如今,他在自己的一方小小天地里准备着材料,开设长期性船模制作课堂,让孩子们从磨料开始到船模成型,激发孩子兴趣,培养辖区内船模文化氛围。
另一名新成员是
苏州市蓝天救援队的付建东
自2016年参与到苏州青年蓝天救援队以来,他累计参与200余次救援任务。去年的土耳其大地震救援、河北涿州防汛,都有他的身影。
今年,付建东申请加入匠心工作室,他想寻找一种在平和年代也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可能。在工作室其他成员的建议下,打算将他这些年的经历整理出来,形成宣讲材料。不为扬名,只是希望更多人了解灾难的残酷,救援的知识,援助的意义,希望危难中能挺身而出的人能多一点,再多一点,使抱薪者不于风雪中孤独前行。
有人称蓝天救援队为“当代侠客”,他们不求回报,捧着一颗善良而赤诚的心穿梭在每一个需要他们的地方,将个人的点滴善意汇聚成江河湖海。
目前,他已经参与了相城区“百姓名嘴”宣讲活动,展现了过硬的专业救援能力和大爱无疆的人道主义精神,以生动的案例、切身的感受,把信仰的力量传递给更多人,将那一抹“蓝”植入更多人心中。
前些日子的第三十五个国际减灾日,付建东在社区的防灾减灾馆为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讲述日常急救小知识。小到“如何用碘伏消毒”“如何贴好创可贴”,大到“地震发生如何自救”,付建东都详细讲解,并准备了实物进行实操训练。面对小朋友们天马行空的问题,付建东一直耐心回答,细心指导。他说,每个人面对灾难,都应该有自救和救援的意识和能力,小孩子的安全教育更不容忽视。每个寒暑假和特定的日子,都少不了付建东为孩子们上课的身影。
匠心之意何在?
在衰落遗失的边缘坚守
在快捷功利的繁荣里坚持
匠心工作室成员们从社区出发,以文化、公益的传承与发展为己任,力求将“匠心”的意义传递到更大更广阔的舞台,愿所有与初心的重逢都如约“匠”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