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日 | 今天你是什么“主义”?

学术   2024-11-22 00:01   加拿大  

以下转自:思庐哲学

如涉版权请加编辑微信iwish89联系

哲学园鸣谢


从2002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每年11月的第三个星期四定为“世界哲学日”(World Philosophy Day)。

这是一项将专家学者的学术工作与公众特别是青年学生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的公共庆典性哲学活动。其宗旨是促进哲学教学的发展,鼓励人们对思想和理性进行批判,对当代重大问题进行哲学分析、研究和探索,加强哲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国际合作,以期更好地发挥哲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每年11月第3个星期四,是“世界哲学日”。

它为每个人,不论他们的文化背景,提供了一个思考不同问题的机会,如:“作为个体和世界大家庭,我们是谁?”世界的状态是由我们来思考,并确定它是否符合我们理想中的正义与平等。我们问自己,我们生活的社会是否符合伟大宣言中的伦理和道德准则。

哲学日提供给我们常常忘记了的对自己发问的机会:“我们为什么会忽略思考?”“我们习惯于哪些不能容忍现实?”

谈到哲学,恐怕很多人都会头大。什么主义,什么理论,什么本体论,什么认识论,让人不免晕头转向。哲学家们建立了事物的基本概念和人类的认知规则,人们遵循着这些概念并在讨论中不断地使之丰富,有时误用,有时颠覆。

哲学怎么会有那么多“主义”?这些“主义”又各自是什么意思呢?《现代汉语词典》上对“主义”是这么解释的:对客观世界、社会生活以及学术问题等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怎么样,是不是又要被绕晕了?

一位来自伦敦的设计师吉尼斯·卡雷拉斯Genis Carreras,用最简单的线条、形状和色块对这些形形色色的“主义”进行了诠释。以下的这48个哲学观念常常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公共讨论里。他还在众筹网站上发起该创意项目,后来扩展为95张哲学概念卡片,做成包含95张明信片的哲学小册子。

试试看,只看图片,你能猜出哪些“主义”呢?

01
Stoicism理性主导一切的斯多葛主义


斯多葛一词原意是“绘有彩画的门廊”,因其创始人塞浦路斯的芝诺在雅典集会广场的画廊聚众讲学而得名。斯多葛主义主张以理性主导一切,认为人生的目的在于求得幸福,而幸福在于德行,德行在于合乎自然的生活,即是按照“人的理性”而活。


代表人物:马可·奥勒留


马可·奥勒留是罗马帝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不但是一个颇具才干的君主,同时也是一个很有智慧的思想家,有以希腊文写成的著作《沉思录》传世。一个渴望归隐的圣人却坐上辉煌的宝座,一个哲学家成了一个皇帝,这真是一件奇妙的事。


02
Cynicism蔑视世俗观念的犬儒主义
犬儒主义本意是指以追求普遍的善为人生之目的,为此必须抛弃一切物质享受和感官快乐。在现代常被误作比喻一些自私而且毫无道德的人,这也是该海报设计师所理解的含义。之所以称为“犬儒”,一说是由于其创始人是在雅典一个名为“快犬”的运动场讲学。二是由于其信徒生活艰苦,在街上讲学时衣食简陋,随遇而安,形同乞丐,被人讥笑“像犬一样”。
代表人物:第欧根尼
据说第欧根尼住在一个木桶里,有一次亚历山大大帝拜访他,问他需要什么,并保证会实现他的愿望。第欧根尼回答道:“我希望你闪到一边去,不要遮住我的阳光。”亚历山大大帝后来说:“我若不是亚历山大,我愿是第欧根尼。”
03
Empiricism相信知识源自感性经验的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认为知识并不具备普遍性,感性经验是知识的唯一来源,一切知识都通过经验而获得,并在经验中得到验证。其思想方法更注重综合归纳,相信现代科学方法,认为理论应建立于对于事物的观察,通过实验研究而后进行理论归纳,优于单纯的逻辑推理、直觉或者先入为主的概念。
代表人物:洛克
洛克是经验主义的奠基人。他否认天赋观念,认为心灵就像白板,主张“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之上的,而且归根结底是来源于经验”。洛克还是一个全才,自牛津大学毕业后,教过希腊文、修辞学与道德哲学,还取得医学学位与行医执照。后来一度流亡荷兰,担任过英国商务大臣。
04
Rationalism和经验主义唱反调的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认为知识具有普遍性,人类内心有非常丰富的观念而且是先天存在的,作为知识来源的理性高于并独立于感官感知。其思想方法更注重逻辑推理。主要在17-18世纪间欧洲大陆上传播,体现出科学和民主的精神,是启蒙运动的哲学基础。
代表人物:笛卡尔
正是笛卡尔建立了理性思考的大原则,同时也是解析几何之父,并开启了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向。笛卡尔自幼体弱多病,出生后靠保姆细心呵护才得以活下来。因此读书期间获得批准,可以较晚起床,这使他终身都有晚起的习惯。晚年时应瑞典女王邀请讲学,寒冬时节他必须5点起床去给女王上课,结果不久染病而死。
05
Mysticism盼望获得忘我体验的神秘主义
神秘主义一词出自希腊语,即“闭上眼睛”之意。主张信仰贵在祈祷和修行,希望由此获得与神契合的忘我体验,有如预先享受死后才有的无比幸福。但“神秘”一词在中文中有贬义倾向,台湾学者傅佩荣先生认为,应译为“密契主义”。密契就是密切契合,即感觉自己的灵魂与一个至高的精神实体相契合的精神体验。
代表人物:埃克哈特
埃克哈特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中世纪基督教神秘主义的传承,被誉为“德国哲学的先祖”。相传在埃克哈特死前,有一个好奇的门徒追问他:“师傅,我知道您快要过世了,但是在您离开肉体以前,我还想问一个问题,要不然它会缠我一辈子的。” 埃克哈特睁开眼睛说:“什么问题?” 那人说:“当您过世以后,你将到什么地方去呢?”埃克哈特回答:“不需要到任何地方去。”说完他就闭上眼睛死了。
06
Utilitarianism少数服从多数的功利主义
功利主义主张判断事物善恶的唯一标准就是:是否有助于增进幸福,而不论其动机如何。有助于增进幸福就是善的,反之即为恶。提倡追求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如果需要牺牲少部分人的利益那也没办法。
代表人物:边沁
边沁是英国法律改革运动的先驱和社会改革者,出生在伦敦东城区的一个律师家庭。从小被视为一个神童,在他还是一个初学走路的孩子时,就能在父亲的书桌边阅读英格兰历史,并且在三岁就开始学习拉丁文。他以功利主义哲学的创立者而闻名于世,对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有重大的贡献,还和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好朋友。
07
Aestheticism外貌协会的唯美主义
唯美主义主张艺术哲学应独立于所有哲学之外,艺术只能以艺术自身的标准作为评判。认为艺术不应具有任何说教的因素,而是追求单纯的美感。唯美主义者的人生目的就是去创造和享受一切美的东西。他们如痴如醉的追求艺术的“美”,并且主张生活应该模仿艺术。
代表人物:王尔德
王尔德是19世纪80年代美学运动的代表,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虽然晚年极为潦倒,但他富有过人的自信和天赋。一生中只写过九篇童话,便足可与安徒生相媲美,王尔德也因此被誉为“童话王子”。
08
Existentialism我承担一切责任的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是二十世纪最具特色的哲学思潮,认为人存在的意义无法经由理性思考而得到答案,强调个人的主观经验。此派的代表人物,各有主张,但皆不离人的“存在”意义,要求人真诚而勇敢地面对自身,选择成为自己。
代表人物:萨特
萨特是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幼年丧父,右眼失明,终身未婚。他说:“我是个百依百顺的孩子,至死不变,但只顺从我自己。”萨特在文学与哲学领域著作颇丰,主张文学作品要干预社会现实,对各种政治事件和社会问题表明自己的见解。于196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由于坚信无政府主义,不接受一切官方给予的荣誉而拒绝领奖。
09
Structuralism研究文化与社会的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试图探索一个文化意义是透过什么样的相互关系被表达出来,认为任何一个现象都必须在知道了语境和上下文联系后才能被真正理解,是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最常用来分析语言、文化与社会的研究方法。所谓“结构”,不只是某些元素及特质的聚合体,而是一套有组织、可以应对变化的系统。凡物皆有结构,人的世界也不例外。
代表人物:列维-斯特劳斯
列维-斯特劳斯是法国结构主义的主要代表。自《忧郁的热带》和《结构人类学》等著作出版后,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与萨特展开了激烈辩论,这是法国二十世纪下半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理论争辩。
10
Feminism第二性的女性主义
女性主义又被称为女权、妇女解放 、性别平权主义。主要是指以女性经验为来源与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在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女性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底层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代表人物:波伏娃
波伏娃是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1945年与萨特、梅格-庞蒂共同创办《现代》杂志,致力于推介存在主义观点。1949年出版的《第二性》,在思想界引起极大反响,成为女性主义经典。她与萨特一起共度了51年,尽管他们一直没有履行法律上的结婚手续,甚至一直保留了各自的住房。
11
 
Nihilism消极的虚无主义


虚无主义一词源于拉丁语,意为“什么都没有”,是怀疑主义的极致形式,认为世界、生命的存在是没有客观意义、目的以及可以理解的真相的。人死了就是结束,人世间所有的价值都是相对的,因此人活在世界上,终究是没有意义的。哲学家尼采生活在虚无主义盛行的时代,他反对虚无主义,主张“超人”哲学。

12
 
Free will冬天不想起床的自由意志(大误)


自由意志是相信人类能选择自己行为的信念(这个概念如今也会被延伸到人工智能上),是指在社会、道德、政治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下,人们依照其拥有的条件去自主决定是否做一件事的能力。自由意志存在与否在哲学与科学的历史上一直是核心议题。

插画:卡雷拉斯

哲学园
哲学是爱智慧, 爱智慧乃是对心灵的驯化。 这里是理念的在场、诗意的栖居地。 关注哲学园,认识你自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