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兰州这座历史底蕴深厚的城市,有一种声音悠悠传唱,那便是国家级非遗的瑰宝——兰州鼓子。而在这个艺术领域,来自七里河区66岁的刘艳玲与她14岁的孙女范馨予,正以祖孙接力的形式,为兰州鼓子的传承注入了新活力。
大年初五,甘肃简牍博物馆内非遗过大年活动正在热闹进行着,刘艳玲演唱的《奋楫笃行续辉煌》《会友》等曲目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我与兰州鼓子结缘,是一次偶然,也是一生的坚守。今天在这里为大家演唱,就是想通过兰州鼓子为大家送去新春的祝福,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兰州鼓子。”刘艳玲说。
1995年,37岁的刘艳玲随父亲来到兰州,从此便开启了与兰州鼓子的不解之缘。起初,刘艳玲痴迷秦腔,一次偶然的机会,业内老师一句“你嗓音条件好,为何不试试兰州鼓子。”这句话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后来老师给她送来一盘名家演唱的《草船借箭》磁带,那悠扬旋律的唱腔,瞬间将她吸引,从此,她的生活便与兰州鼓子紧密相连。
为了学好兰州鼓子,刘艳玲下足了功夫。她反复聆听名家演唱,仔细琢磨发音方式,严格依照曲谱练习。即便上班忙碌,她也不忘用MP3随时听鼓子,干活、走路都沉浸其中。尽管日常说兰州话并不标准,但唱起鼓子来,那便是地道的韵味。经过多年的努力,刘艳玲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
随着日复一日地练习钻研,刘艳玲获得了越来越多登上舞台的机会,并多次在省市举办的各类文艺活动中载誉而归。2015年6月,作为兰州鼓子唯一代表演员,刘艳玲参加了由文化和旅游部、甘肃省文旅厅和香港相关部门共同主办的“根与魂-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演出活动,获得了观众和业界好评。
这份对兰州鼓子的热爱,如同一股无形的力量,也深深地渗透进了刘艳玲孙女范馨予的心田。自9岁起,范馨予便对兰州鼓子萌生了浓厚的兴趣,祖孙俩常常在干家务时,不由自主地哼唱起兰州鼓子的旋律。在奶奶的精心教导下,范馨予进步神速。她不仅很快掌握了这门传统艺术的精髓,还在多个比赛中脱颖而出,屡获佳绩。11岁那年,她便能出色地演唱兰州鼓子传统曲目《西厢记》选段《探张郎》。在第十届全国少儿曲艺展演中,范馨予演唱的《奋楫笃行续辉煌》更是获得了优秀曲艺节目奖。
范馨予说:“我期望兰州鼓子能够走进校园、踏入课堂,让更多小伙伴与我一同感受它独特的魅力,携手将兰州鼓子传承并发扬光大。”
如今,刘艳玲在培养孙女的同时,也不忘物色热爱这门艺术的年轻人,“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兰州鼓子在更大舞台上绽放光芒,让更多人领略这项国家级非遗的独特魅力。”刘艳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