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滨经开区:热血践行嘱托,春节火力全开

民生   2025-02-03 15:00   辽宁  






2月2日,农历正月初五。辽滨经开区鞭炮声声,机声隆隆。从塔吊林立的项目工地到现代化的生产车间,奋斗者的脚步与新春的钟声共鸣,用坚守与实干奏响激昂的新春序曲。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殷殷嘱托传到辽滨经开区项目建设工地和生产企业,广大建设者和生产者群情激奋、斗志昂扬,以“国之所需”就是“我之所向”的豪情壮志、“敬业福”守护“全家福的博大胸怀,用一座座高塔、一车车产品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辽滨篇章”。
晚一分钟不行  差一分钟不可
9点45分。华锦阿美业主码头,一艘驳船平顺停在码头边,船上装载着12个重达2326吨的乙烯裂解炉对流室模块。

项目工程管理部大件运输吊装组的王永安正指导着两台500吨履带吊车进行吊装,只见两台吊车伸出的4根钢丝绳,如母亲的手臂,轻轻地、缓缓地将一个模块吊离驳船,精准地吊装到码头边的轴线车上。码头上,一辆轴线车装着472吨的二甲苯异构化进料换热器,中石化起运公司项目经理姚世雨正带领职工做短倒起运的准备。

图为:165万吨乙烯装置裂解炉对流室模块卸船吊装

10点15分,王永安回到办公室做吊装记录,他的办公桌上放着一只塑料袋,里面装着他的早餐:两个馅包子,一个煮鸡蛋。
他们的统计报表显示:1月27日至29日有两艘船到港,第一条运载15台设备共计2500吨,已经全部装运到位。
“大件吊装要随潮而动。潮起时,货船甲板与码头平齐,便于轴线车上下船,把大件运上码头,再短倒到工地。”王永安介绍,大件运输是工程的第一环,能否按时上岸就位,直接关系着整个项目的建设进度。项目工程管理部按照潮汐时间规律,精准计算大件进港、吊运时间,然后制订工程施工计划,所有大件必须准时到位,晚了人等设备影响施工进度,快了设备占现场影响施工工序。因此,大件运输吊装不管是天寒地冻、还是深夜时分,晚一分钟不行,快一分钟不可。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承诺。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

图为:芳烃联合装置开展塔器“穿衣戴帽”工作
有了这份责任,项目2023年3月份开工建设以来,全体建设者以“设计、采购、施工”为三条主线,全力以赴建设“标杆工程、优质工程、安全工程、廉洁工程”,目前,现场已全面转入钢结构、设备、工艺管道等安装施工阶段,32套装置全部开工建设,工程总体进度完成56%。

有了这份承诺,节日期间,虽然冰雪交加、寒风凛冽,项目现场却是塔吊林立、卡车穿梭,机器轰鸣、焊花四溅,2200多名参建者争分夺秒地给塔器“穿衣戴帽”,进行钢结构、设备、工艺管道等安装,曾经空旷的8.97平方公里的黑土地,已经是高塔如林、管道成廊。

“‘国之所需’就是‘我之所向’。华锦阿美精细化工及原料工程项目,是中沙两国元首亲自见证并推动的中沙全面战略合作项目。”工程管理部主管孙志贺自豪地说,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到辽宁考察时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嘱托,让我们倍感温暖、备受振奋。1月28日以来,每天20多个建设单位2200多人坚守在现场、奋战在现场。大家为了一个目标:确保今年9月机械竣工,向习近平总书记交上一份优秀的答卷。
干好每一班  做好每一岗
控制室,是现代化企业生产的控制中心,装置运行的心脏。
辽宁金发科技有限公司的中心控制室,巨大的彩色大屏幕上,生产流程中各个装置、重要节点的生产运行、设备操控情况尽收眼底、一目了然。近百台显示器屏幕五彩缤纷,成千上万的运行数据在闪烁。30多名操作人员正坐在显示器前,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监视着各种生产数据、时不时地输入一个指令,调整生产参数。

图为:控制中心人员操作设备及监控运行情况

“春节上班,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我们都习惯了。”调度张广进微笑着说,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到辽宁考察,慰问受灾乡亲、企业工人,让我们产业工人感到非常温暖、非常振奋。工友们说,我们一定干好每一班、做好每一岗,以实际行动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辽滨篇章”作贡献。

控制室的数据显示,此时生产一线就有500多人坚守在岗位上,为企业的高效生产保驾护航。

图为:包装车间生产工人监控产品生产情况

金发科技作为全球第二、亚太第一的改性材料民营企业,产品覆盖了改性塑料、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特种工程塑料、碳纤维及复合材料、轻烃及氢能源和医疗健康高分子材料产品等六大类自主知识产权产品。

成品车间,10条现代化包装生产线正在快速运转,一袋袋ABS颗粒随着履带传送到出口,准确地码成40袋一垛,被叉车运到仓库,即将装运到国内外。

“今年春节,虽然下了一场大雪,但大家依然斗志满满,早早交接班,分分不离岗,生产没受一点影响,日产ABS达1800吨。”保全班长万中梁说。

公司值班工程师王浩介绍,作为全球改性材料的领头羊,辽宁金发科技有限公司去年上马了年产20万吨功能化ABS改性车间项目,投产后,将为新材料产业带来新的突破,进一步提升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力。

发展无止境  创新不停步

灵活转身,身姿如舞。一块块雪白的立方形丁基橡胶,眨眼间装箱、封箱,动作一气呵成,尽显自动化生产的高效与精准。

这是盘锦信汇新材料有限公司特殊员工” 的别样“加班”——机械手包装。

“我们始终坚持创新、依靠创新。发展无止境,创新不停步。”公司副总经理黄旭底气十足。

图为:机械手操作员检查胶块摆放位置与包装覆盖情况

盘锦信汇新材料有限公司母公司浙江信汇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丁基橡胶领域的龙头企业。盘锦信汇新材料依托其强大的技术实力,生产丁基橡胶、卤化丁基橡胶、溴化丁基橡胶,专门用于轮胎气密层,由于性能优,质量好,受到米其林、普利司通、马牌等轮胎厂家的青睐。

员工杨小辉站在生产线边,将成品橡胶一个一个拿起来,翻着个儿,一面一面地查看。他说:“我的任务是质量检查,发现色泽发暗、变色的拿出来,保证不让一块产品带色出厂。”
精准测数据  守好质量关

宝来利安德巴赛尔石化有限公司质量控制检测部的6名化验人员正在做乙烯颗粒化验。

这是个高塔林立、装置如城、管道环绕的石化世界,乙烯装置在轻轻地吟唱,欢快地运行;300多名员工坚守主控中心、车间、分厂有条不紊地工作,乙烯、丙烯、环氧丙烷、环氧乙烷等基础化学品源源不断地出厂。

图为:化验员正在进行聚合物熔融指数分析

化验室是产品质量的 “守门员”。春节期间,化验室每班要分析200多个样品,报出1000多个数据。
“只要生产不停,我们始终在岗, 一旦检验时发现数据波动,就会马上通知调度及装置,及时调整参数,保障公司各装置稳定运行质量控制检测部负责人说。

时光向前,辽滨向上。这个春节,奋斗者“国之所需”就是“我之所向”的精神,将一直扎根在辽滨大地,无论风霜雨雪、无论路途坎坷,他们都将勇毅前行、努力拼搏,用实际和实绩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辽滨篇章”。


    监制:张   健  

    责编:王丽丽   
    校审:张凯强
    文字:张永杰
    编辑:鲍贺鹏
智汇辽东湾  融媒展风采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盘锦辽滨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建设中国北方宜居宜游新港城\x0d\x0a打造辽宁沿海绿色产业新基地\x0d\x0a构筑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新平台\x0d\x0a树立全国新区改革创新新典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