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常互动的用户可能在订阅号主页面收不到更新推送。已关注用户若在主页面看不到更新推送或通知,可点击右上角的人像图标,然后选择“我订阅的号”来查找。
编者注:11月12日至17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广东珠海开幕。值此次珠海航展上,我国各种新式武器纷纷亮相之际,让我们来重温本号的经典文章《中国穷与不穷变化的启示》,这是一篇不会过时经典文章。
中国现在按人均算还是发展中国家,应该说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了吧。当然,中国在联合国上这样表态的时候,下面是笑声一片。没错,笑的是,中国还在自称是发展中国家,很有点扮猪吃虎的意思。因为中国无论怎么看,都和百年前不一样,不穷了嘛。百年前,中国在世界面前发声:我们是天朝上邦,那也是笑声一片的。但和现在的笑声不同,那是嘲笑,从骨子里发出的嘲笑。百年前后,这二种笑声的差别,就是中国从极端贫弱,发展到现在有着不错成就和潜力的直观写照。这一百年,从人类族群食物链谷底,回到世界发展之潮的浪尖,中国走完了西方几百年的历程。速度很快,为什么呢?能不能保持呢?那得看看这百年发生了什么,我们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百年前的中国的穷弱,就不需要再多加笔墨了。总之是一部苦难史。苦难到一直到今天还记忆犹新。无他,被欺负的太狠了,被打的太痛了。也有人说,是中国文化不行,中国必须全盘西化,经过300年殖民统治,跟西方绅士们好好学;但这些论调都无法完全解释这样两个问题:一个是为什么中国曾经有过无与伦比的辉煌?另一个是中国为什么能用这百年的时间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并且还呈现出无穷的潜力。满清政府后期确实腐败无能,军力虚弱,面对列强,一败再败,只得妥协退让、割地赔款;对内却疯狂压迫,盘剥百姓,挥霍无度,致使中国越来越贫弱,丧失主权,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
但是,满清政府结束后,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也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啊。如果我们再作一个假设,西方崛起的时期,如果中国当时不是清政府,而是之前的朝代,如明,元,宋,唐,汉呢?纵观中国历史,哪一个王朝都有自己的周期,前期兴盛强大,满清也曾经有过强大辉煌的高光时刻,但各个王朝到了后期都是一个样子:腐朽反动,面对内忧外患虚弱不堪!而这个由盛至衰再至亡的周期大体上是三百年左右。这个周期并没有长过整个西方世界的崛起期。他们是用了几百年的时间完成了对中国的实力碾压。也就是说,既使西方面对的是一个刚刚兴起的中国王朝,拖也能拖到王朝覆灭的那一刻。如果中国的内里不作改变,即使近代统治中国的不是满清,而是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的政权,结局仍然是一定的。既然如此,中国的贫困落后就不完全是满清政府的问题。作为近代中国贫困落后的“当事人”,满清政府的确是直接责任者,但不该是全部责任的承担者,或者说根本责任的承担者。
这就象长跑接力赛,一个团队被越拉越远,最后一个接棒者,肯定有责任,但不是全部责任。这里说的封建制度,不是外在表现,即组织形式上的裂土以封的国家管理形式;而是经济层面体现的更本质的社会形态:以自然经济和农业为根本,人被束缚在土地上形成依附关系的社会形态。封建制度对应的生产力水平是有天花板的。过于发达的封建制度在相适应的生产力阶段,会创造出属于这一阶段的最为发达的文明,这是进步的一面;但同时,过于发达的封建制度,也会制约生产力突破天花板,阻碍新社会制度的形成,这是反作用力的一面。在封建制度下,抑制工商业,不重视科技,大大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官绅欺压百姓、地主商人盘剥百姓是常态,人身依附关系较重,社会控制过严,民众的智慧被禁锢,积极性被限制,致使社会发展缓慢。尤其在各个封建王朝的没落时期,统治阶级往往变本加厉,情况更为严重,积重难返,腐烂不堪。而由此导致的王朝更替,因为一直没有产生更高水平的生产力,所以不能升级为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而只能周而复始地治乱循环,形成中国封建社会“历史周期律”。封建社会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相比,其全方位的落后不必多说,而中国的封建社会持续时间过长,必然会导致有一天相对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贫困落后。
有人说,正是中国文化的一些特性,才使中国长期循环于封建王朝的改朝换代,没能更早地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才导致贫困落后了,所以归根结底,是中国文化不行造成的。太早的时期且不说,中国自秦朝以来,社会整体发展领先世界2000年,而贫困落后满打满算不过二、三百年的时间。而今,中国综合国力又居世界第二位,且发展势头迅猛,说贫困落后是因为中国文化不行,恐怕说不过去。并且现在中国的文化输出势头很足。东方思想在被各国研究,如果不行,研究个什么劲呢?文化论说不通,血统论就更不用提了。在教育普及的年代,还讲血统是成败之本,这事儿本身就很反智。那中国的封建社会为什么持续时间长呢?为什么没有更早地进入资本主义这一更高级的社会形态,以取得百年前可以和西方世界正面对抗的能力呢?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的形成,需要构成这种形态基础的主要因素占到主导地位。没有商品经济的大发展,就不会形成资本主义社会。虽然中国在宋朝时就已经有了较发达的商品经济,明朝中后期就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有别于西方的资本主义起始阶段,这个时期中国的工商业,是以量产和交换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改良产品为基础,而不是建立在对世界更深认知的、理论体系指导下、以科技突破为动力的产品创新和生产积累。
中国封建时期的工商业,对于以土地体系为基础的农业经济体的影响,是以单向的吸血为主,而没有互补和反哺。所以,不仅不利于封建统治者的统治,还无法冲击当时的生产力体系。因而,科技水平无法形成新的、有变革可能的产品体系,也就无法形成现代商品交换雏型,自然也就形成不了可以改变社会形态的社会力量。新的体系没有产生之前,只能维持旧有的体系。这也是当时的封建统治者唯一的选择:他们深知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就是农业。他们非常清楚商品经济因素对于封建统治的威胁,也有从中国文化中吸收的足够智慧及时给予限制和打击。从战国时形成的“奖耕战”、“抑商贾”,秦汉后“重农抑商”、“崇本抑末”,到宋元“专卖”法乃至明清“海禁”,“重农抑商”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始终坚持的主流思想。即使有时候短期发展工商业,也是为了增加国库收入,并总是适可而止。工商业资本,从来就没有在国家体系中占重要地位,更别说威胁政权了,即便在宋朝也是如此。中国封建制度是世界上最成熟、最完善的,自我修复能力最强的。封建帝王的统治遍及神州大地,深入每一个瓦舍勾栏、每一片乡野村落,真可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纵然是在王朝周期律中,他们也在一代代地总结吸取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他们的统治。周期律不是简单的完全同态重复,而是在技术层面不断完善的本质重复。相比之下,而欧洲封建统治者,封建治理体系从没有达到这样的统治智慧和成果,对于生产力的阻碍本身就小,当新的经济体系建立在科技发展的前提下茁壮成长的时候,其反对力量自然也就要小得多。所以,他们的生产力天花板更容易突破,新的社会秩序能够更早建立。
中国封建王朝的顽强延续,我认为恰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强大。若没有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侵略,中国封建社会的延续时间恐怕还会更长。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好像有一种现象,新的社会形态的产生,往往都是从相对薄弱链条上取得突破。中国的奴隶社会形态并不显著,至今学界对于中国是否存在过奴隶社会还看法不一。从本质上来看,有别于人束缚于土地的依附关系形成的封建社会,人束缚于人的依附关系的奴隶社会应该是存在的。但同样是因为疆域和科技水平,中国的奴隶社会形态应该是较薄弱的,中国的封建社会就产生得早,且发展得成熟。纵观16至19世纪的世界,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壮大直至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又都是从封建社会相对薄弱的链条——欧洲开始,历经反复后,最终确立,然后扩张到全世界。而社会主义的建立,也是从资本主义相对薄弱链条上被打破而建立,俄国、中国等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的国家率先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成熟的美英法德等资本主义国家则显示出更强的延续能力。其中的道理恐怕是,一种上层建筑越是成熟,对经济基础进而对生产力的迟滞和阻碍作用就越大,相应社会形态的延缓时间就越长,总是死而不僵,甚至有时得借助外力才能最终打破。资本主义最成熟、最发达的美国就是这样,垄断资本主义势力,为了他们的既得利益,千方百计地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打压社会主义因素。不久的将来,当欧美国家贫困落后、回过头去总结教训的时候,他们将会发现,有的时候社会形态过于成熟,转型起来是很困难的。所以实行什么制度,是由相应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也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个生产力水平则是由科技水平决定的:认知世界的程度,利用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包括文化在内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就如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在适应的、积极的情况下,能够促进和加速;在不适应、消极的情况下,能够迟滞和延缓,但不能改变客观规律!
在中国文化中,包含各个方面的因素,可以适应任何一种形态的社会,只是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因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道理,占主流的文化形态不一致罢了。在封建社会,封建文化形态就会占主流;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文化形态就会占主流;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文化形态就会占主流。同样是孔子的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就不是主流;在封建社会,就成了主流。不是文化左右了历史,而是历史选择了文化。
文化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有时代性的。任何时代的文化,都有精华和糟粕,各个时代的文化精华,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脉络,一路荡浊扬清,走到了今天。综上所述,导致近代中国贫困落后的因素,作为“当事人”的满清政府是直接责任者,但不是唯一和全部责任的承担者;有中国文化的因素,但不能说明中国文化不行;主要因素还是长期封建社会的带来的顽固性落后和腐朽,但这也是社会发展的规律。二 现在的中国又是如何不再穷弱的?
中国的今天虽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包括历史遗留问题,底子过差带来的进度问题,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目标过于远大发展速度不够的问题,不均衡发展的问题,等等。但无论是横向和当前世界的所有强国相比,还是纵向和中国历史相比,我们的军事能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经济规模,都是成绩斐然。总体说来,是干的不错。与百年前的穷弱状态比,那确实是天差地别了。首先是知耻。我们在被揍的彻骨疼痛和放肆嘲笑声中,放掉了所谓的天朝上邦的虚假面子,我们发挥了文化中的长处,包容和学习。我们开眼看了世界,迎来了德先生和赛先生。补足了两个短板,一个是自然科学中,关于生产力大变革可能的基础部分,以求形成新的生产体系;另一个是社会科学中关于治理体系变革的实用部分,以求适应新的生产力水平。这样,我们的生产力天花板就被彻底打开了,社会形态前进可能性的大门也打开了。但仅有这一点还不够,这还不是中国文化先进性的全部。这无法解释中国没有被完全同化,以及能迅速追赶的现象。其次的原因是保留了引为自傲的部分。我们包容,是建立在我们本身的文化足够强大,并结出过累累硕果的基础之上的。我们不断的学习,但没有放弃自己的本源,不是简单的复制。我们仍然保有对中华历史的敬畏以及经验,我们不肯放弃以诸子百家思想为代表的道儒法墨思想,我们不肯放弃我们祖先的荣光。
这决定了,无论是德先生,还是赛先生;无论是独立宣言还是十月革命,都必须结合中国这片沃土本来的智慧才能生根和发芽。中国走进了现代文明,但中国也保有了古老文明的色彩和底蕴。这是一条独有的中华文明之路,这也是中国文化的强大所在:足够的韧性,保有自我,不断学习并进行创新的体系。近代中国,往事不堪回首,穷弱至谷底啊。但这并不是华夏命运的唯一一次,只是这次来的更重一些,重到封建体系无力对抗的程度。每到这个时候,我们传承自神话时代的斗争精神就开始复苏。中华文化中,最本源的文化体系就是“道”文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才能学习,自强才能保有自我,自强才敢于斗争。斗出个朗朗乾坤,斗出个本来面目,斗出个天道自然之序井然。这不就是近道之旅的族群修行吗?天地霸道,就和天地斗!地主霸道,就和地主斗!侵略者霸道,那就和侵略者斗!无知霸道,那就和无知斗!
就这样,我们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我们反霸权,我们反贫穷,我们开始了新一轮的中国梦。中国梦嘛!那不就是知耻后勇,在遥远的星辰大海之间再现汉唐荣光的愿望和努力么!说了这么多,我想最后说明的是,我们风光过,我们穷弱过,我们今天要再铸中国梦。那么,我们就要反思错误的,坚持正确的,不能再回到有可能再次穷弱的老路中。那么,我们可以喊口号,保有智慧,保有血性,不断学习之类的。这个口号可以喊,但有没有具体做法呢?1.今天仍然要坚持不懈地反对落后的封建思想,同时避免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中国受封建社会的影响长久而深远,反封建的任务并没有完成,一些封建思想至今仍在影响着人们,比如“当官做老爷”的“官本位”思想;屁民思想:小民只管过好自己的生活就行,政府的事、国家大事,自有当官的考虑;一些发了大财的人,竟然还热衷于修祖坟、建私家园林,等等。以史为鉴,我们不仅要克服封建思想,也要克服腐朽反动的资产阶级思想。2.避免保守封闭,骄傲自满,老大自居。无论中国将来如何发展,都要始终睁开眼睛看天下,对外界的情况尤其是大变化能够及时了解和应对。历史上的中国,只要与外界保持联系,正确应对,就没有落后的时候,都是因为打盹了,才被人落下,被打了措手不及。3.要始终重视生产力的发展,不要太偏重于治理。有效的社会治理,不能舍本逐末,光去追求稳定平安,不去大力发展生产力。如果光研究怎么实施政治治理,就是“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研究的再明白,也是花拳绣腿,生产力才是内功,才是硬功。生产力上台阶,社会形态才能上台阶,发展进步才能谈得上。还得再强调一句,我不是唯生产力论者,只是认为生产力是决定因素,其他方面的发展要统筹兼顾,不可偏废,各安其位,各得其所。4.不要形成固定的利益集团,更不要让国家被利益集团所绑架。无论是资本集团,还是官僚集团,都会利欲熏心,误国害民。所以要避免阶层固化,要保持上下的有序流动,合理转化,不两极分化,不寡而又均衡,上下交通,国才能“泰”,民才能“安”。
5.要开民智,赋民权,激民力。社会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光靠少数精英,是不行的。人多力量大,人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变量。只有广大人民都受过很好的教育,都有主人的地位,都有相应的权利,才能充分激发所有人的才智和力量,我们的国家才会更加繁荣稳定。社会发展,国家兴亡,责任不是某一群人的,大家都有责任,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若国难来临,每个人都要遭殃。 6.对中国文化要有坚定的自信。文化中的优秀内核不能丢。可以开放包容、博采众长,不断借鉴和学习别的文化的优点,但要始终保留中华文化的优良部分,让我们的中华文化不断的吐故纳新,去除糟粕,存留精华,不断改进和升级,永远走在进步的路上。同时,自信不是自负,不能从文化自卑走到文化自负的另一个极端上来,以为单单恢复了中国传统文化,就能使国家富强,就能拯救人类。愿多少个百年之后,我们再来总结经验的时候,可以这样举例子:几百年前,甚至可以是几千年、几万年前,中国有过一次穷弱挨打的经历,但我们走出来了,我们从中汲取了经验教训,再也没有重蹈历史之覆辙!每念及此,身处当今时代,为亲历者和建设者,不禁再次与有荣焉——终不负华夏儿女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