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的个体户消失背后说明了什么

文摘   2024-10-31 21:04   四川  

未经常互动的用户可能在订阅号主页面收不到推送。已关注用户若在主页面看不到推送,可点击右上角的人像图标,然后选择“我订阅的号”来查找。



前些天,与露天菜市场卖菜的一位大姐聊了一会儿,大姐十分感慨:这年头,卖菜的也快失业啦。她说,今年已经换了两次菜市场了,一次是因为那个露天菜市场买菜的越来越少,菜不好卖;还有一次是因为菜市场实行退路进厅,进厅后要交的费用就多了,自己对能不能挣到钱心里没底,就换到这个菜市场来了。


是人们买菜比以前少了吗?恐怕不是这样。只是到露天菜市场买菜的少了,这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建了不少农贸副食大厅;更主要的是,一些新模式,比如面向大众的社区生鲜超市大量出现了。在我居住的沈阳市,主要是新隆佳、地利生鲜等连锁超市,也有国泰民安、民生优品等等五花八门的生鲜超市。象新隆佳和地利生鲜这样的大型连锁超市,不仅卖蔬菜、水果等生鲜,还经营各种肉蛋、粮油、面点、熟食、干果、海鲜、调味品、豆制品、休闲食品、饮料、日用品等,几乎无所不包,竞争力强,扩张迅速。这些生鲜超市,价格比露天菜市场更便宜,而且都是在室内营业,冬天不冷、夏天不热,网点密布,几乎每个社区附近都有,极为方便。我家附近就有2个这样的生鲜超市,都比菜市场离得还近。



再加上蓬勃兴起的“社区拼团”等形形色色的社区新零售模式,传统的露天菜市场顾客越来越被分流,卖菜的怎能不逐渐失业呢?


生鲜超市里,除了出资的是老板,采购的、运输的、卖菜的、管理的,都是企业的打工者,只有少部分柜台实行租赁,可以容纳少量个体经营者。而原先露天市场卖菜的,自采自销,自负营亏,不用领执照、不用登记,都属于广义的个体户。这些个体户恐怕就会逐渐减少乃至最终消失。


个体户,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群体。他们从当初人们眼中的“另类”、“待业青年”、“不务正业者”,成为先富的人群之一,有的甚至成了最早的令人羡慕的“万元户”,后来发展到遍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人们离不开、绕不过的一群人。


可是,近些年来,这个人群中很多个体户都开始消失了。


早在2010年左右网购刚刚兴起的时候,服装类小店主就开始成批消失;之后是鞋店,书店,各类食品店,裁缝店…有多少人无奈地关闭了曾经是一家人生活来源和精神寄托的“夫妻店”,转行经营或成为打工者。


再到后来,人们的消费越来越重质量、看品牌了。我家附近的这条街上,近几年就不断地有店家关门,逐渐都换成了什么“老北京火锅”、“李连贵”、“成大方圆”这样的连锁店。


街头的书报亭越来越少见了,原先一些个人开的、有着五花八门名字的小饭店、药店也逐渐消失了。


连饺子馆都快被喜家德等连锁企业垄断了。我岳母吃过了N多家饺子后,最后喜家德的饺子成为她的最爱。喜家德的饺子,不仅味道好,服务好,食品质量让人感到放心,连外形和尺寸都是统一的。


在共享单车泛滥以后,连修车大爷大多数都失业了。



经济的发展,使全国大市场的统一性和集中度越来越高,再加上互联网、运输业的迅速发展,造成的结果就是,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面对品牌化、连锁化,单纯的个体,是没有竞争力的。效率更高的社会化大生产,就象滚滚的洪流,把原先的一切都冲破并裹挟进去,生产日益社会化,小生产经营者日益消亡。


于是,我得出结论,现在,个体户正在逐渐减少,而这体现了社会的发展进步。


我把我的想法跟微信群中天南海北的几位朋友聊了,朋友们说了他们各自的看法,并提醒我全面了解一下当地各方面和全国各地的情况,再看看全国的宏观数据。一位朋友给了我一个数据:2017年,全国个体户数量超过6500万户,比2016年增长近11%


这是让我没想到的。于是我详细查询了一下,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网购在中国开始成气候的时候,中国的个体户数量是3450万户,之后,个体户数量每年都在以1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虽然统计局的数据都是正式登记的个体户,不包括菜市场卖菜的那类不用登记的个体户,但这个数据也很能说明问题了。


我又各处走了走,看了看,找各方面的人聊了聊,深入地思考了一翻。原来我有点“想当然”了。


这几年虽然服装店、鞋店、书店、食品店少了,但洗车店、汗蒸店、足浴店、养生店、美甲店、修脚店、保健品店、特色小饭店,多起来了。随着经济的升级,人们的生活质量的提高,新需求、新业态不断出现,新的个体户也在不断产生着。


很多实体店做不下去的店主,纷纷转战电商平台,开网店也跟租铺面开店差不多啊,也是个体户啊。


虽然品牌化、连锁化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中国各个地区发展不一样,有的地方连锁店多一些,有的地方虽然也有连锁店,但多数还是个体经济在连接和服务千家万户。


消费者可以在网上买衣服,买零食,但毕竟有些东西是没法在网上买的,也是连锁店所覆盖不了的。比如人对人的服务业,按摩、修脚、理发、美甲,多数还是得个体经营。还有餐饮业,个体经营也是大有可为。我家附近有一家“煎饼果子铺”夫妻店,始终有一批老顾客,生意一直不错,有时还得排队。另外,年轻人餐饮的社会化,带动了快餐外卖的兴起,其实也为有特色、保质量的餐饮店增加了经营空间。



还拿菜市场来说,有些人,尤其是老年人,还是喜欢早起遛弯时,到马路边露天菜市场,边走边看,喜欢那种可以随意挑选、讨价还价的感觉。有时也真能碰到农民自己种来吃而吃不完以后就挑来卖的菜,那就更开心了。回想起来,我原先到菜市场买菜的时候,那里不仅卖菜,还有各种小吃、熟食,逛一逛,买点好吃的,感受着咱老百姓实实在在、简单快乐的日子,感觉心里特别踏实。


有需求,就会有供给,所以露天菜市场虽然总体上萎缩了,但有的仍会存在。


况且,露天菜市场的减少,并没有使群众买菜不方便,也没有使菜价上涨。有一位在新隆佳超市卖菜的大哥,原先就在露天市场卖菜,他现在的收入不比原来少,而且不用那么操心,也不用起早贪黑。


真的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啊。原来,个体经济还是很活跃的,个体经济仍然是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旧的个体户,在逐渐消失,而新的个体户,在蓬勃产生,个体户的总数量并没有减少。


不仅个体户是这样,小企业也是这样,旧的小企业消失的同时,新的小企业又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伴随着“个体户”和小企业新老交替,经济在发展,产业在升级,社会在进步。


其他方面的道理也都是一样的,就象“蚕蜕”一样,每一次旧的生态被打破,伴着阵痛的,是更强大的新生。待量变积累为质量,将会破茧成蝶!



不是个体经营减少了,而是做个体经营的方式变化了。一成不变的经营模式必定是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生产力越发展,社会化就越深入,自给自足的余地就越小,人们必须以各种方式融入社会之中,依托某种社会化的平台。人们的劳动、需求的满足、喜怒哀乐,最终都得全面地社会化。个体经营也是如此。自产自销,没有价格优势,没有品牌优势,所以个体经济需要社会化的支撑。比如,以前很多卖豆腐的都是自己半夜三更起来做,现在卖的豆腐都不是自己生产的,都是去厂家批发的,群众也都认品牌的,我们这儿比较认“福来”牌的豆制品,还有“锦州”干豆腐。再比如,依托购物网站,当个网店主;依托微博、微信,当个自媒体作者,耕种着自己的一块“文字的田”;依托抖音、快手,成为大大小小的“网红”。这也是“广义的个体户”。


也许以后的某个时候,就商品流通业来说,可能会发展到以规模庞大的流通企业为主,市场高度集中,大的批发公司、连锁公司和超市等在商品流通中居主体地位,而少量的零售商店多数也是专业商店或专卖店。但至少看目前的情况,个体经营不仅必不可少,而且需求巨大。


有人曾经痛心于实体店的消失、小店主的破产,并归咎于最先搞网购的马云。但就算没有马云,也会有其他人,在中国开创这种新业态。因为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


人类社会的进步,衡量标准有很多。有道义的、文化的、制度的、经济的,但最根本的是生产力标准。说一千,看一万,归根到底,真的是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其他一切。


中国正是抓住了生产力发展这个根本。在中国,改革永远处于进行时,最大限度地适应着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科技创新,比如移动支付、网约车,在中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宽容,得到最快速的推进;重大科技突破,都由政府主导全社会合力推进,比如芯片、5G和人工智能。生产力越发展,社会化就越深入,反过来又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但中国很大,中国经济很复杂。云贵地区的自耕农集市和北京CBD商圈的差异怕是有几个光年那么远。所以,中国的发展一定是多层次的、全方位并进的。每个人的常住地和生活圈子,都代表不了中国整体,只是中国发展大画卷的一个小局部。


而我,原先只重点关注了身边的情况和身边人的感受,偏重了旧的消失,却忽视了新的诞生;只关注了局部,却忽略了整体。


看来是每个人的生活经验,每个人的思维,都有他的局限性,看问题也免不了会有片面性。人有时候也容易犯“想当然”的错误。


回想起来,大家平时在一起聊天或讨论问题时的一些观点和议论,当时感觉是那么有道理,甚至经常情绪激动,其实恐怕并不客观,并不全面。您呢?有多少时候,自己的观点片面了、偏激了呢?














































大掌柜的刀
小说,时政,开心,幽默,笑看天下风云,妙解国际时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