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锻炼身体
很多人都喜欢清晨或者晚上吃过晚饭后去散散步
有的地方没有公园或者距离公园、广场比较远
于是就出现了公路散步的现象
但是对于行人来说
在国省道、县乡道和村级公路这些道路散步
都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这些发生在身边的行人道路交通事故案例
给我们敲响警钟!
案例1:某天晚上7时20分,一名穿深色衣服的老人在横穿道路时被一辆小型轿车撞倒,造成全身多处骨折。
(图片来源于网络)
案例2:某天深夜,一老人慢慢悠悠行走在道路中间,被后方一辆大货车撞倒。
(图片来源于网络)
案例3:某天晚上,多人散步且并肩而行,占用一半的路面与机动车抢道,结果被撞。
01
02
农村道路常见的农用车和电动三四轮车灯光亮度大多不达标、制动能力差,且此类车辆驾驶员多数没有经过专业驾驶技能培训。
03
行人多数穿着颜色比较暗的衣服,不轻易被其他驾驶员看见。
04
道路较窄、未划分行人专用道,且很多行人没有养成靠道路最右侧行走的习惯。
01
01
被看见 才安全。不少群众存在错误的认知,认为夜晚车辆开着灯,就一定能看到自己。这样的想法不仅错误而且危险,实际在照明条件不好的路段行车时,视野受限是非常严重的。
我们可以看看在15米距离范围内,普通小车开启近光灯照射前方行人的目视效果。只有反光背心在灯光的照射下可被明显识别,身穿亮色(白色)衣物也有一定效果,身着深色甚至黑色衣物时,基本已与夜晚融为一体了。
所以夜间行走或骑行,应确保自己能被看见。车灯正常点亮,行人可以穿着反光背心或有明显反光条纹的服装,或手持手电、发光棒等,一定要想办法让机动车驾驶人及时发现自己的存在,才能确保自身的安全!
02
过马路 人让车。虽然我们一直强调车让人,但在夜间道路,无法保证车辆能及时准确的发现行人,而一旦发生意外,行人则是绝对的“弱势”方。所以夜间横过马路时,行人需做到“人让车”。
▲一旦发生事故,行人处于绝对弱势,非死即伤!
横过马路前,应多瞭望观察。当道路双向300米内有来车时,千万不能通过,切勿走到路中间等待;在路边确保安全后应直行通过,不得在车辆临近时突然加速横穿或者中途折返。
03
靠最边 不并行。夜间在农村道路上行走,要尽量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时应紧贴着路边、路肩上行走,尽量不占用道路。特别是多人行走时,要前后纵向成列行走,不要并肩而行。多人并行会占用更多的路面,也更容易引发事故!
▲多人并肩而行,占用一半的路面和车辆抢道,非常危险!
04
物防、技防不如人防。如果无视安全隐患,漠视交通法规,则一定会将自己置于险境!物防、技防都不如自我设防,交通安全建设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参与。
宝坻交警提示
来都来了,点个【赞】告诉别人你【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