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17日,题为“Application of TbF3 Nano-powders by sand milling process in preparing high performance grain boundary diffusion Nd-Fe-B magnets”的研究论文在线发表于《Materials Today Communications》期刊。该论文由北京工业大学、独立研究者、大地熊(宁国)永磁科技有限公司、稀土永磁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大地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完成,通讯作者为北京工业大学刘卫强研究员、岳明教授。该研究发现,通过砂磨(SM)过程制备的TbF3纳米粉末在电泳沉积(EPD)过程中展现出优越的性能,与传统微米级TbF3粉末相比,能够显著提高GBD磁体的矫顽力。钕铁硼磁体矫顽力不足,且居里温度较低,限制了它们在高温电机应用中的使用。为了提高磁体的矫顽力,研究者们开发了晶界扩散(GBD)技术。传统的GBD技术存在诸如涂层厚度不可控、成本高等问题,而电泳沉积晶界扩散(EPD-GBD)技术因其可控的涂层厚度和低成本等优势,展现出工业应用潜力。然而,EPD过程中常常遇到悬浮液稳定性差和沉积一致性差的问题,限制了其在大规模生产中的应用。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创新的思路,即通过砂磨(SM)过程制备TbF3纳米粉末,并将其应用于EPD-GBD过程中,以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研究团队首先将商业TbF3粉末(2μm,3N,99.9%)加入到带有内置冷却装置的Pin-Rod Sand-Mill中,使用ZrO2作为研磨介质,球料比为20:1,选择了无水乙醇作为介质,体系的固含量为6.25%。通过固定砂磨速度在1500 r/min,砂磨时间在20-80分钟,得到了不同砂磨时间下的TbF3浆料。进一步将浆料用无水乙醇稀释,制备成EPD溶液,TbF3粉末浓度为30 g/L。经过48小时的成熟化处理后,使用商业N52 Nd-Fe-B原始磁体作为阴极,纯铜板作为阳极,EPD电压固定在120 V,EPD时间调整在10秒到80秒之间,以获得不同重量增比的SMTbF3涂层。EPD后的磁体在920℃下进行10小时的退火处理,随炉快速冷却,并在480℃下进行3小时的回火处理,以获得GBD磁体。实验结果表明,砂磨时间的延长导致SMTbF3粉末的粒径逐渐减小。砂磨过程中,高速长时间的旋转使得粉末周期性地被破坏,从而产生更多小粒径的粉末。砂磨粉末主要呈现两种形态:块状和絮状。随着砂磨时间的延长,块状粉末的比例逐渐减少,而絮状粉末的比例增加。在EPD过程中,块状粉末比例较高的体系EPD速率较低,而絮状粉末比例较高的体系EPD速率较高。在纳米尺度范围内,以较大粒径的块状粉末作为扩散源,所得到的GBD磁体具有更高的ΔHcj和更好的综合磁性能。此外,实验还发现,絮状粉末涂层在热处理过程中更容易产生裂纹和剥落,而块状粉末涂层则没有这种现象。这可能是由于絮状粉末涂层的孔隙率较低,热应力通过裂纹形成和涂层剥离来释放,从而降低了扩散效率,进而降低了磁体的矫顽力。本研究通过系统地探索砂磨过程的最佳参数,发现在这些条件下制备的TbF3纳米粉末在EPD过程中以及GBD磁体的矫顽力方面,相较于传统的微米级TbF3粉末具有显著优势。最佳砂磨过程参数为SM-30min。在相同的砂磨速度下,砂磨时间越长,TbF3粉末的直径越小。此外,粉末的形态和比例显著影响EPD速率和GBD的效果。块状粉末比例较高的体系EPD速率较低,而絮状粉末比例较高的体系EPD速率较高。在纳米尺度范围内,以较大粒径的块状粉末作为扩散源,所得到的GBD磁体具有更高的ΔHcj和更好的综合磁性能。论文引用:论文DOI链接:https://doi.org/10.1016/j.mtcomm.2024.110728论文引用格式:M. Ji et al., Materials Today Communications 41 (2024) 11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