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辨录】 农村习俗——贺号

文摘   2024-10-24 00:23   河北  

          农村习俗——贺号


“贺号”,在河北广宗县一带也叫“鸿号”“贺老号”“采号”。贺号的含义,据《广宗县志》记载,“冠礼久废,惟男子以达成年则命以字,乡曲间且有亲友道贺,榜之通衢日某字某者,盖犹有古人既冠而字之遗意云。”由此可见,广宗地区在男子成年之时的“贺号”习俗由来已久,并且是效仿古人的冠礼。


 广宗一带的习俗是,新生儿是起名带字(号)。有的地方是先起名,成年了再采字(号)。一般的是,父亲在世时,不能采字定号。“字”就是根据原来的名字再起一个名(一律为两个字)。“字”的第一个字再冠以“老”字,就是“老号”。例如赵振英(赵伏城村)字杰一,老号“老杰”。采“字”和定“老号”都是以村为单位集体进行,而且要隆重地祝贺一番,所以把采“字”定“老号"称为贺号。


贺号的关键是采“字”,“字”采得好,“老号”水平就高。所以老先生们采“字”是极认真的,并严格遵守古代流传下来的取“字”规则。古人说“名以正体,字以表德”。名用来表明个体的存在,即“正体”;“字”含有赞扬品行道德的意思,即“表德”。名与“字”同是一个人的名字,但功能不同,用途有别。对小孩子或青少年直呼其名,没什么顾忌,对成年人、上岁数的人,直呼其名就显得不尊重,取“字”和“老号”就是为了解决这一礼数问题。过去在我们广宗,称“字”含有明显的敬意,以“字”相称,显得知书达理文明礼貌。所以名主要用于自称,“字”主要用于他称,尊称别人用“字”不用名,谦称自己用名不用"字"。当然近亲家族、长辈对晚辈、师长对学生不在此例。


那么,伟人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伟人出生时,老父亲毛公贻昌在家中摆了三天的“潮水席”招待众乡亲和庆生,又请了一个很有学问的,平时喜欢听风声、看流水的大师来取名。

大师坐定闭目,手捻长髯,五指运动,沉思片刻开口问道:此贵子平辈中,有取名东字乎?

毛公贻昌和毛氏族长回答:没有!

大师:好,好,那就取名东。

众人陪大师入席,随之奉上酬谢。又问大师取名缘故。

大师缓缓解释:毛姓自不必说,据毛氏宗谱“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字一辈,润万物,亦为水汇,寓意西也,故对之为东。

众人又问东字和润之的典故和出处,大师说道:东方日出之地,其势如雷霆,东乃雷霆之意。

周易.系辞》:“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这是说,万物靠雷霆的鼓荡而生,靠风雨滋润而长,日月不停,寒暑不变。字、润之皆出于此!


贺号这一习俗传至现代已呈衰弱趋势,贺号的村越来越少,即便贺号,也是采“字”匆忙,水平较低,人们对贺号的情趣逐渐低落下来。这一传统的衰弱原因是复杂的,在此不一一列举。我们应认识到,贺号这一传统是一种姓名文化,是一种礼仪传统,它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有利于社会的和谐。所以,期盼这一好传统再兴旺起来。









扫描关注我们

觅文微语

 与你同行,相伴永远!

       如果喜欢😄就点


觅文微语
《觅文微语》,“永远不远”。 与你同行,相伴永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