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云淡,水清河晏,湾沚区景美如画。波光粼粼的河湖鱼儿游弋,生机盎然;绵延的堤防岸线管护有力,日益巩固。每一帧城市美景的背后,都少不了碧水清波的润泽和滋养。
河湖长治,方能碧水长流,业兴人和。近年来,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安徽省第二批河湖长制能效提级县建设为主要目标,以“五水共治”为重要抓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水生态保护,积极探索“河湖长制+”治理模式,做好“生态山水”文章,以高质量生态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聚合力、齐管护,河湖长制落实处。湾沚区坚持以上率下,层层压实责任。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坚决扛起治水管水责任,同时担任区总河湖长,研究部署河湖长制工作,并对全区河湖保护利用开发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区财政每年安排河湖长制工作经费不少于1000万元,其中用于管护不少于600万,有力调动各方力量对河湖进行常态化管护。区镇村三级河湖长认真履职、78名民间河长监督有力、108名水管员动态巡检,2023年累计巡查河湖5410次,整改各类河湖问题200余处。试点幸福河湖大运维,通过“购买服务+企业运作+政府监督”的管理模式,让专业人干专业事。常态化开展街头宣传和志愿服务活动,发放宣传手册约4000份,主流媒体宣传报道12次,营造“共护幸福河”的浓厚氛围。
治污水、优岸线,还水于清于美。湾沚区统筹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行水域岸线同治,重点开展治水、治污、治脏、治乱专项行动,常态化水质检测,每两月一取样,确保水质达标。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控,强化“河湖长+检察长+警长”联动,严厉打击非法排污、破坏堤防等行为,实现河湖及小微水体巡查、监管、维护全覆盖。强化治污能力建设,城区建成3座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达8万吨每天;农村建有镇级污水处理站6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65套,日处理污水4380吨。全区国省控河流水质断面全面达标,水清岸绿景美已成湾沚新常态。
防洪水、排涝水,筑牢城市安全堤。湾沚区建立健全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全面开展中小河流治理、灾后水利薄弱环节治理,大力推进重点涝区排涝能力建设、排水管网改造升级,汤泊河三胜段、保太圩段、红星圩三义段等堤防巩固提升。汪溪坝二站、小坝咀站、小河口站、南湖二站等重大设施全面建设,湾沚区现代化水网、鸠兹大灌区、山洪沟治理等优质项目加快推进,成功入选全省第一批县级现代水网先导区。近3年来,投入资金16.8亿元,全区7座中型灌区全部改造提升,改造灌溉面积35.35万亩;治理中小河流3条,加固堤防103.6公里,建立起洪能防、涝能排、旱能灌的现代农田水利工程体系。
保供水、抓节水,水资源利用提质增效。湾沚区加强水源地保护,健全全域水质监测网络,累计投入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资金11.52亿元,完成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区域供水规模化建设改造,全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100%,全面实现农村24小时稳定供水。扎实开展节水宣传教育,普及推广节水器具、实施节水改造项目,深入推动企业节水技术改造和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湾沚区自来水厂成功创建省级中小学节水教育社会实践基地。
水环境综合整治,连通的是水系,畅通的是河湖,改善的是环境,夯实的是幸福。湾沚区充分注重水景观打造和水文化挖掘,不搞千河一律、千湖一面,充分体现本地治水特色。先后建成省级幸福河湖5处,串联起一个个水美乡村和一片片美丽田园,因水兴产、以水促富,莲子加工、民宿旅游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带动农民增收、集体壮大。2023年全区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232.7万元、收益92.3万元,均为全市第一。
风劲潮涌,任重道远。下一步,湾沚区将坚定不移地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严实的举措,严格落实好河湖长制各项工作,共绘绿水青山新画卷。
点击右下角“在看”
亮明你对芜湖生态环境的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