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欧洲到上海,外籍教师马龙与交大的不解之缘

学术   2024-09-11 18:40   上海  

外籍教师介绍


马龙(Manuel Perez Garcia),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西班牙籍长聘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欧洲国际关系。

目前,马龙已获得由ERC(欧洲研究委员会)启动赠款的“地平线2020欧洲研究与创新基金”框架下的GECEM项目。他是中国第一个(迄今为止唯一)接受ERC资助的学者。


 交大让我获得了充足的科研自由













早在2011年,马龙就来到了中国,他先后在清华大学历史系与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研究学院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和副教授。2017年9月正式加入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并在2020年获得了交大终身教职。

在马龙看来,来到中国、来到交大可谓是奇幻般的“机缘巧合”。2011,刚博士毕业的马龙正在寻找合适的教职。在这个关键时刻,妻子鼓励他放宽眼界,扩大求职范围,尝试申请亚洲的高校。恰巧,妻子有个在新竹清华大学任教的朋友,于是马龙也萌生了申请“清华大学”的念头。由于当时对中国的大学还不太了解,他阴差阳错的申请上了北京清华大学。虽然这是一个小小的误会,但却成为了马龙人生中的一次重大选择,让他在奇妙的际遇中来到了中国大陆。

与欧洲相比,马龙惊喜地发现在中国从事科研工作更加自由,能够获得更多科研上的支持和资源。中国的科研环境更加开放包容,这赋予了马龙更多的主体性,使他能够在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和方向进行深入探索。2017年,马龙受邀来上海参加学术会议,这次经历让他对上海自由开放,多元共融的文化氛围留下了深刻印象。正是上海这份独特的魅力以及交大所提供的广阔科研平台和丰富的资源支持吸引着马龙来到交大。被问到他是否也会有科研工作者所面临的论文、项目压力时,他望着窗外的校园美景说,当然有!但交大校园环境优美,舒适安静,足够让他能静下心来,专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和方向。














在交流中了解中国文化













虽然马龙的研究方向与中国清朝时期有关,但在来中国之前,他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刚来到中国时,他感受到了强烈的文化冲击。10多年前,中国的数字化进程还未像如今这般迅猛,支付宝、微信等便捷应用尚未兴起,因此马龙只能以较为传统的方式来应对日常生活和工作的种种挑战,这无疑增加了他在中国生活的难度。

语言也是他在异国他乡生活的重要挑战。为了克服语言障碍,马龙报名了一门初级汉语课,每周一到周五他都会学习四个小时,从基础的发音、词汇到语法结构,马龙都进行了深入地练习。马龙回忆道,虽然汉语有一定的学习难度,但交大教授汉语课的老师非常耐心和专业,刻苦的训练也让马龙打下了良好的汉语基础。

在努力适应中国生活的同时,马龙也希望深入了解中国的文化和生活方式。因此,马龙经常抓住机会与中国人交流,从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汲取知识和经验。无论是与朋友的闲谈,还是参与中文社区的讨论,马龙都从中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与中国人的交流,马龙了解到许多书本上无法学到的有趣知识。他逐渐熟悉了中国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这使他能够更好地融入这个社会,也为他提供了更广阔更深远的视野。


中国就像我的第二个家













生活在交大,马龙还加入了交大教职足球队。疫情之前,足球队每年在上海都会参加两到三场比赛。现在马龙和队友们也经常聚在一起,每周一次的足球比赛和聚餐成了他们的惯例。对马龙来说,整个足球队就像一个大家庭。每当他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队友们都会非常慷慨热情地伸出援手,给予马龙帮助和支持。2020年,很多在中国工作的外国人由于疫情被困在国外无法返回中国。受疫情影响,直到当年9月份他才顺利回到中国,当时他面临着寻找新住处的难题。由于担心疫情“境外输入”,当地人对“国外来的人”持谨慎态度。对马龙来说,当时想要找到一个安家的地方实属是一件困难的事。正在这时,足球队的一位朋友挺身而出,在上海为他找到了新的住处,让他和家人得以顺利安顿,这让马龙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


马龙在中国生活了12年,他深感中国就像他的第二个家。在交大,马龙不仅享受到了优越的科研环境和资源支持,还能够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自由探索、不断创新,从而取得一些独特的成就和贡献。他表示,能在交大获得终身教职,无疑是一份极大的荣誉与肯定,这让他倍感感激与珍惜。他打趣地说,我现在已经是交大的终身教职了,我想在这里一直干到退休,为交大的科研攻关事业健康工作五十年。














采访、素材整理 | 全球传播办

责任编辑 | 郝洁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全球交大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是执行学校统一涉外政策、协调学校与海内外交流与合作事务的职能部门,服务于学校的国际化战略和布局,努力为全校师生搭建多层面的交流平台, 以多方位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活动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