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归家旅途中的你我他

时事   2025-01-30 15:14   青海  
点击上方“海东日报”关注我们

俗话说,团圆就是年,春节的意义正在于它所承载的团圆之情。每年这时,无论人们身处何方,都会努力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


候车厅让旅客安心


1月26日,记者在海东西站看到,随着铁路服务全方位升级,春运中的高铁站内虽然旅客较多,但依然井然有序。在海东西站,身处宽敞明亮的候车大厅,舒适的座椅、充足的充电设备以及干净整洁的卫生间,为旅客提供了舒适的春运环境。

“海东共有3个高铁站,随着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候车环境均得到改善。”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西宁站高铁车间副主任孙璐告诉记者。去年年底,3个站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海东西站已经实现了“验检合一、售服合一、进出合一”三合一便民改造。此外,在3个高铁站,对重点旅客都开通了绿色通道,给予特殊群体周到关怀,让他们从进站到上车全程无忧。在软件服务层面,铁路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升,旅客的询问都会得到工作人员准确、热情的回应。

同时,科技的迅猛发展也给铁路春运也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前几年,春节前买票回家都是‘一票难求’,在寒风中排长队购票的场景还历历在目。那时,还得托关系、找黄牛才能买到票。”等待候车的旅客曾先生感慨道,“现在科技赋能,通过手机在12306铁路购票网站就能轻松购票,车次、余票一目了然。如果没赶上火车,还能通过手机进行操作,实现几秒退票或改签。”

在候车大厅,人脸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更是为旅客节约了排队等候的时间。从售票窗口到进站闸机,从自从售票、取票机到临时身份证自助办理一体机,无不为旅客带来便捷的自助式服务。



春运列车上的“温暖定格”


 1月27日,D2732次列车上满载去往全国各地的旅客,从他们的故事中,记者深切感受到春节的浓郁氛围。这趟列车从西宁站始发,途径海东站、兰州西站、定西北站等站,共9个站,最终开往西安北站,全程耗时约4小时30分钟。
 在列车上,陈先生带着父母、妻子和女儿开心地说笑,6岁女儿一身红色汉服显得格外喜庆。陈先生告诉记者,不同于其他旅客赶着回家过年,他们是从西宁市出发,准备前往南方旅游。“这是我们一家人第一次尝试旅游过年,杭州是第一站,还计划到上海、江苏等地玩一圈。”陈先生说,他的父母也很支持旅游过年,平日里,陈先生和妻子忙于工作,父母帮着带孩子,较快的生活节奏让家人们忽略了亲情,所以筹划此次旅游过年,一方面省去串亲戚的环节,能够轻松过个春节,同时也能让一家人好好团聚一下,放松心情。
在D2732次列车上,共有三名乘务员,申诗杰是其中之一。她是吉林人,2021年考到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西宁客运段。“4年了,我还是第一次在春节休息。”申诗杰说,连续3年,她春节都排班,没有一次回老家陪伴父母身边。
“随着年龄增大,我的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从曾经的‘父母在,故乡在’到如今‘我心安处即故乡’。现在流行‘反向过年’,我提出让父母今年春节来青海陪我过年。”申诗杰笑着说,“父母很支持,1月初就已经到了西宁。”
不同于过去总要求子女必须返乡过年的父母,申诗杰的父母认识到,既然一家人在一起就是年,自己动身去子女跟前过年也很圆满。“现在高铁网络、航空线路四通八达,父母只要避开春运高峰,路途就不会舟车劳顿。”申诗杰表示,如果回老家过年,生活节奏和人情世故上都需要做出调整,难免会因为家乡的礼节、亲友的应酬而心累。“父母来我身边过年,我就能多带父母走走逛逛,体验青海的人文和美食。”















全媒体记者 吴雨 摄影报道

监制丨苏昂欠 责编丨张海霞





【免责声明】

海东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内容未标注来源“海东日报”或未含“海东日报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件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报。











戳个“在看”




海东日报
最新资讯,原创新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