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历史人物:意气风发的向氏三兄弟

文化   2024-10-13 10:19   云南  

出生于马关县的向镇弼(1905年生,字静泉)、向镇藩(1907年生,字威北)、向镇清(1908年生,字静溪)兄弟,先后于1920年、1921年、1922年考入昆明省立一中读书。1924年,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全国革命形势高涨的影响下,云南省一批革命青年积极行动和组织起来,在省立一中成立以“唤醒云南青年”为宗旨的秘密进步团体“云南青年努力会”,向氏三兄弟加入“云南青年努力会”并成为主要成员。1925年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一场以工人阶级为主力、全中国各阶层人民参加的反帝爱国运动在全国迅速兴起。向氏三兄弟与青年努力会的其他骨干一起投入到运动中,在昆明各学校的学生中串联发动,于7月1日组织成立了“云南学生沪潮后援会”,组织学生上街示威游行、散发传单,开展募捐活动,支援上海工人的斗争。 

左起:向镇藩、向镇弼、向镇清

1925年9月,经共青团中央批准,在昆明成立共青团云南特别支部,向镇弼、向镇藩、向镇清加入共青团组织,成为云南早期共青团员。1926年3月,共青团云南特支组织领导昆明各中学成立云南学生联合会,向镇清成为该组织创办的《云南学生》半月刊的主要撰稿人之一。同期,向镇弼、向镇藩则通过云南旅外青年进步团体“新滇社”广州分社的关系,与一批云南青年努力会成员一道奔赴广州参加革命,考入黄埔军校第5期。因北伐部队政治工作需要,向镇弼放弃黄埔军校学习,经国民革命军第3军9师中将政治部主任杨青田(中共党员)介绍,到第9师政治部工作。之后参加了中共广东区委开办的政治训练班,聆听周恩来、邓中夏、恽代英等中共早期革命者主讲的马列主义理论、新民主主义政策和军运、工运、学运、农运、妇运常识及经验等。结业后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8军(湘军唐生智部)前敌指挥部政治部党务科任组织科长,参加北伐。

向镇藩

1926年7月,国民党云南省政府当局接连发布“反赤”布告,取缔学联组织,查封《云南学生》,通缉向镇清和云南著名共产党人李国柱、毕昌杰、艾思奇(李生萱)等人, 向镇清由于在学生运动中异常活跃,成为首要通缉对象,由学运组织安排秘密离开昆明,代表云南学生前往广州出席广州学生联合会,后考入黄埔军校第6期。11月,向镇弼接受李国柱返回滇军工作的建议并经第8军政治部主任邓演达同意回到广州,准备随驻广西平马的国民革命军第16军范石生部返回云南开展工作。同月,向镇弼、向镇藩、向镇清兄弟3人由政治教官、云南著名共产党人王德三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 向镇弼到国民革命军第16军范石生部任职。

向镇清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在黄埔军校学习的向镇藩、向镇清被捕入狱。12月,张太雷、叶挺等共产党人领导发动广州起义,向镇藩被营救出狱后,立即投入起义战斗,在战斗中英勇牺牲,年仅20岁。向镇清1929年经党组织营救出狱,于同年冬转移到上海,安排在中共中央组织部工作。1931年再次于上海被捕,于上海龙华殉难,时年23岁。

而在国民革命军第16军范石生部任职的向镇弼则于1927年秋按照范石生的派遣,回到云南赴驻文山地区的原滇西镇守使兼开广善后督办李选廷所部王汝为师开展军运工作。1928年初,向镇弼按照上级党组织的要求回到马关开设“之济号”商铺,以经商为掩护,建立秘密联络点,负责接应中共云南地方党组织人员出入国境,并沟通昆明、蒙自、开远、文山等地的联系。省临委书记王德三从越南到苏联莫斯科出席中共第六次代表大会以及省临委领导人吴少默、刘林元、张舫等先后到上海向党中央汇报工作,均由向镇弼接应出入国境。向镇弼以“之济号”为掩护,为革命做了大量的工作。1930年底中共云南地方组织遭到破坏,在文山地区活动的党员大部分离开文山,向镇弼改名向静泉,以教师身份为掩护,继续开展革命活动。1934年,因遭到缉捕被迫逃离马关辗转多地,1947年才返回到文山。解放后,向镇弼在云南省劳动局工作,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1959年病故,1983年得以平反。

(中共文山州委党史研究室)




END

后续将有更多精彩

请持续关注我们

带给你不知道的文山


分享收藏点赞在看

来源:文山史志

编辑:孔维钦

终审:李正兴
(免责声明:我们重在分享,也尊重原创,文章版权属原作者或原刊载平台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或整改。)

映象文山
我知道你知道的文山,我更知道你不知道的文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