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做好热战准备

民生   2024-10-21 12:54   广东  

点击上方“杰勀校园”

关注公众号



据媒体报道,习近平总书记17日到火箭军某旅视察,强调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把握战略导弹部队建设和作战运用特点规律,坚持政治引领,强化使命担当,埋头苦干实干,推进部队建设高质量发展,提升战略威慑和实战能力,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


笔者之前也写过文章,指出我们必须做好应对战争的准备。


以下是旧文:


俄乌局势,世界局势,各国军事态势都在加速演变。


当前世界局势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随着全球各国间的博弈愈加激烈,国际关系错综复杂,军事态势正在加速演变。尤其是在俄乌冲突不断升级、世界各大国利益交织的背景下,中国必须高度警惕和积极应对,做好热战准备,以确保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


自2022年以来,俄乌冲突愈演愈烈,这场战争不仅局限于局部军事行动,更牵动了全球战略格局的变化。在美国和北约国家的军备输送下,俄乌冲突愈演愈烈。


与此同时,中国周边的军事态势也愈加紧张。美国多次派遣“全球鹰”无人侦察机、“P-8A”海神反潜巡逻机等对我国进行抵近侦查,甚至在南海、东海上空进行高强度侦察活动。更值得警惕的是的是,美国还在中国沿海地区投放水下侦察器,企图通过高科技手段获取中国军事机密。除了直接的军事挑衅,美国还怂恿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进行持续的挑衅,菲律宾试图在美国的怂恿下蚕食中国的海洋权益。


美国正通过强化全球军事同盟,试图在军事上对中国形成战略包围。自2021年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签署AUKUS安全协议以来,美国进一步加强了与日本、韩国、印度等国的军事合作,不仅加大了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还频繁举行联合军演,针对中国的意图十分明显。在经济和科技领域,美国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等措施,妄图封锁扼杀中国获取高端芯片技术的渠道,摧毁中国的高科技产业链。同时,西方国家在舆论上加大了对中国的攻击和抹黑,通过虚假新闻、恶意报道等手段,试图在国际社会孤立中国。


西方国家的军事围堵正日益加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在亚太地区部署先进武器装备,增强军事基地建设,进一步加紧对中国的战略包围。美国不仅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还在澳大利亚建设大型军事基地,并计划在菲律宾和关岛增派驻军。此外,美国频繁炒作“中国威胁”,把中国当成为假想敌展开一系列军事演习,如“环太平洋”联合军演和“马拉巴尔”军演,以妄图对中国的军事产生威慑。


西方国家在科技和经济领域对中国的封锁和围堵也在加剧。美国通过对华为、中兴等中国高科技企业实施制裁,切断其获取关键技术的渠道,试图通过科技“脱钩”阻断中国在5G、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同时,美国还通过“印太经济框架”(IPEF)等多边经济合作机制,试图在全球供应链中排除中国的影响力,以削弱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话语权。


西方国家通过舆论战和意识形态渗透,持续对中国进行抹黑和攻击。例如,西方媒体频繁炒作所谓的“新疆人权问题”,将中国的反恐和去极端化政策抹黑为“种族灭绝”,企图通过舆论战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不仅如此,西方媒体还极力挑拨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通过散播政治病毒和谣言来试图蛊惑人心。一些留学人士甚至在境外势力的收买下充当起了反华急先锋,大肆发表抹黑党的言论。此外,西方国家还加大了对中国的间谍活动,通过渗透、策反等手段,企图在中国内部制造分裂。近年来,中国国家安全部门已成功破获多起西方间谍案,涉案人员中有掌握重要信息的人员,这无疑给国家安全敲响了警钟。


面对西方国家的多方围堵,我们要有充分认识。笔者认为,中国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着手,做好应对未来挑战的准备。


加强内部建设,尤其是在经济、科技和民生领域,是确保国家长远发展的关键。尽管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某些关键技术上仍面临“卡脖子”问题。为此,我们必须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特别是在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实现自主可控,摆脱对外部技术的依赖,确保国家安全与竞争力。同时,深化经济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增强经济韧性,是在复杂国际形势下保持经济平稳运行的保障。在此基础上,民生建设尤为重要,中国要加大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投入,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尤其是通过政策调控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通过发展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定,从而进一步巩固社会和谐与稳定。这些内部建设的加强不仅将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也将有力反击西方国家的抹黑,随着中国经济与民生的稳步发展,西方的各种污蔑将不攻自破。


积极拓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构建稳定的周边外交环境。中国要积极拓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构建稳定的周边外交环境,以应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应进一步加强与东盟、中亚以及东亚等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尤其在经贸、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通过互利共赢的合作,逐步削弱西方国家的围堵策略。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与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合作不断深化,这不仅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也为区域和平与稳定贡献了力量。此外,中国还要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合作,通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多边框架,推动与东盟国家在贸易、投资和技术领域的深度合作,增强区域经济一体化,抵御外部压力。


重视军队建设和备战准备。中国要高度重视军队建设和备战准备,全面加强军备建设,以确保在未来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具备强大的防御和打击能力。首先,中国要加快部署和测试高超音速导弹等先进武器系统,增强战略威慑力,确保在面对潜在威胁时具备快速反应和有效打击的能力。同时,中国要持续扩充海军和空军力量,特别是强化辽宁舰、山东舰等航母编队的远海作战能力,进一步提升全球战略投送和海洋权益保护的能力,巩固在全球海域的影响力。此外,中国还需大力发展无人机和人工智能作战技术,尤其是要加快蜂群无人机作战系统的建设,通过这一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显著提升作战的灵活性、精准性和智能化水平,使得在未来战场上能够同时具备数量优势和技术优势。在情报收集和分析方面,中国要强化卫星侦察、网络情报和电子战能力的建设,确保能够及时获取和精准分析关键情报,保障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做出正确的战略判断。同时,还要加强信息系统的防御能力,防止敌方通过网络攻击或电子战手段对中国的情报和作战体系造成干扰或破坏。通过这些综合措施,中国将进一步巩固国家安全,确保在未来可能的战争中不仅保持技术和作战优势,还能够牢牢掌握战略主动权,全面应对各种突发挑战,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要坚持极限思维,确保在战争时期能源、粮食、医药等方面的可持续保障。俄乌冲突期间,核电站成为争夺和攻击要点,影响深远。这一案例警示我们,关键基础设施在战争中不仅是战略资源,更是决定战局的重中之重。为此,中国必须加强对核电站、石油天然气管道、粮食储备库、医药生产基地等战略性基础设施的保护和备战准备。在能源方面,要完善能源储备体系,增加石油、天然气的战略储备量,加快可再生能源布局,增强能源多样化和自给能力,尤其要确保核电站的安全运行,并定期进行应急预案演练。在粮食方面,必须强化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加强粮食主产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全国粮食储备体系,确保战时粮食供给稳定。在医药方面,要建立完善的医药储备体系,特别是对关键医药物资的储备,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调配,同时提升国内药品和医疗设备的生产能力,以应对全球供应链受战争冲击时的需求。在水利和电力基础设施方面,需加大投资力度,提升电网的智能化和抗攻击能力,确保战时稳定运行,并强化水利设施的安全性和应急供水能力。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不仅关乎战时的国计民生,更直接影响战争进程和结果,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全面提升这些基础设施的保护和应急响应能力,以确保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


回顾历史,中国曾在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时,因内部积弱而蒙受屈辱。然而,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每当中国面临重大挑战时,全体人民总能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共克时艰。今天,我们面临着更加复杂严峻的国际局势,更需要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不惧风浪,共同应对未来的挑战。


西方国家遏制中国崛起的决心不会改变,但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内部建设扎实,外交关系稳固,军事力量强大,就一定能够突破围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要牢记,热战可能在不经意间一触即发,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做好充分的准备。


无论前方有多么艰难险阻,我们都将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团结一致应对一切风高浪急的挑战!


为了祖国的未来,我们愿意奉献一切,哪怕战至最后一滴血!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杰勀校园,和我们一起

洞察成长本质


杰青园
感到迷茫?就来杰青园!杰青园,汇聚双一流优秀知识分子智慧与思想的成长殿堂。杰青园,为您提供社会洞察、校园发展、个人成长等方面的内容。助您洞察时代,伴您穿越周期,把握决策主动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