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不止”,乐山加快提升区域中心城市能级走好这四步
“2020年进入‘2000亿俱乐部’,202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47.5亿元、同比增长6.5%……”11月12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万千气象看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乐山专场获悉,乐山已成为紧拥大成都、联动川西南、融入双城圈的“桥头堡”,现代化乐山的建设“画像”愈发生动。
发布会现场 记者 刘春梅 摄
去年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关于支持乐山高质量发展加快提升区域中心城市能级的意见》,肩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国绿色硅谷、享誉全球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全省重要的区域交通物流枢纽“三大使命任务”,乐山如何乘势而动?
“实”字当先。乐山是四川传统工业大市,已探明的硅石矿、玄武岩、磷矿、岩盐等优质矿种达34个,其中磷矿储量居全国第4位,此外还有丰富的水能和天然气资源,有扎实的工业发展根基。晶硅光伏、核技术应用、绿色化工、新型建材、食品饮料五大产业产值规模加速向2000亿元台阶迈进。
“晶硅光伏是乐山60多年来从未间断、逐步壮大的拳头产业。”乐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光浩介绍,全球光伏企业前十强有5家在乐山投资,已形成硅料、切片、电池片等全链条发展之势,去年产值达836亿元,产能规模居全球第一梯队。
围绕建设全省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城市和区域消费中心,乐山文旅经济总量、网络零售额等稳居全省地级市首位,茶产业综合实力居全省前列,绿茶出口量占据全省的“半壁江山”。
向“新”突破,乐山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近年来,乐山坚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让“实验室”牵手“生产线”,推动科技“关键变量”转化为产业“最大增量”,高纯晶硅制备、医用同位素研发、稀土循环分离等一批关键共性技术行业领先,去年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同时,乐山是省上重点布局建设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智”造力正加快释放新质生产力。
向“富”奔赴,让高质量发展成果实现共享。乐山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落实年度30件民生实事基础上,聚焦教育、医疗、住房、出行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乐山连续实施两轮对标补短行动。其中,投资近30亿元建成乐山市人民医院高新院区,预计年底前全面投运。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将资源适当向小凉山彝区等相对落后区域倾斜,不断缩小城乡差距。
作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乐山还在持续向“美”蝶变,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8年居全省第二位,高质量发展底色不断擦亮。“在市中心保护下来的10.77平方公里的绿地,是我们的‘城市之肺’,面积是纽约中央公园的3倍多,欢迎大家前来体验。”陈光浩向全球发出特别邀请。
群、风、云、绿——乐山这样“解锁”工业转型升级难题
“在全省建圈强链布局的15条重点产业链中,乐山是新能源、农产品精深加工、文化旅游3条产业链中的主要承载地、数量居全省第三。”11月12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万千气象看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乐山专场上,乐山市政府有关负责人向记者道出产业发展成绩单。
乐山是四川传统工业基地。历史奠基形成的工业产业,在乐山发展各阶段都起到过关键支撑和促进作用。上述负责人坦陈,目前乐山传统重工业占比较高,部分还是高耗能、低效益产业,“但我们不能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这样容易导致产业空心化和引发失业潮。”上述负责人表示,乐山正着重从四个方面,“解锁”产业转型升级难题。
解锁集“群”发展,乐山以“一县一园”,推进“退城入园、退岸入园”,集中资源办大事。“产业和企业集聚发展,既可以整合资源、降低成本,也可以同台比武、优胜劣汰,防止同质化。”上述负责人说,目前乐山已拥有1个国家级高新区、6个省级经开区、1个省级化工园区,在园产业产值占全市比重达70%左右。
迎“风”奔跑,发展新质生产力,抢滩新赛道,乐山将核技术应用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之一。记者了解到,携手中核集团、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等单位,乐山以“堆”为基、向“核”而行,投入20多亿元“筑巢引凤”,成立10亿元产业基金撬动投资倍增,在建和拟建项目投资达400多亿元,核技术应用产业被列入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位于峨眉山市的中科乐美公司的实验室里,技术人员正忙着检测产品。杨艺茂 摄
“加快引进和实施医用同位素、放射性药物、核医学设备、密封放射源等一批重大项目,基本形成“堆、源、素、药”完整产业链,预计2027年产值有望突破300亿元。”乐山“核”变蓝图步步清晰——国内首座医用同位素专用生产堆项目正加紧建设,建成后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品类最齐全的医用同位素供应基地,带动核医疗产业全链条发展。
不仅核技术应用产业。乐山引进的海创尚纬20万吨负极材料、全钒液流电池储能产业园等项目,从投资规模、技术水平、成长预期等来看在行业内首屈一指,并重点发展稀土新材料、新型储能、生物医药、氢能综合利用等未来产业,持续解锁一批“点石成金、星火燎原”的产业新名片。
乘“云”而上,推动智改数转, 也是乐山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乐山发挥全国“千兆光网城市”优势。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居全省前列的背景下,今年乐山专门成立了数智创新研究院,组织专业团队“把脉问诊”,通过“线上+线下”完成474家企业数字化诊断、占总量的60%,成为全省率先完成年度目标的市州。依托“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路径,乐山还将聚焦川西南大数据中心、数字经济示范园等主战场,推动企业“上云用智”、产业“建脑换芯”,全面激发工业“智造力”,乐山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指标居全省前列。同时,乐山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通过产能置换、循环生产等方式,推动陶瓷、化工等重点行业绿色转型。
乐山因山得名、因水而兴,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逐“绿”前行,是乐山产业发展的主动选择。乐山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通过产能置换、循环生产等方式,推动陶瓷、化工等重点行业绿色转型,“十三五”以来全市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三成左右。比如,乐山有一家化工企业,已形成从矿产资源到化工中间体再到终端化学品的垂直一体化循环产业链,其生产的草甘膦原药入围工信部“单项冠军产品”榜单,很受国外市场欢迎,出口额占全市总出口额四成以上。
这是你的诗和远方!乐山加快打造享誉全球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
“乐山美食名气已比肩乐山大佛、峨眉山!”11月12日,乐山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光浩在“万千气象看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乐山专场上推广乐山美食。他说,乐山有“四大串”:钵钵鸡、麻辣烫、烧烤、油炸串串,欢迎天下游客来到乐山,感受烟火城市的魅力。
乐山拥有丰富的文旅资源,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心目中的“诗和远方”。近年来,乐山美食频繁“出圈”,成为独特的乐山文旅经济。发布会上,乐山市政府有关负责人透露,乐山还将加快推进川派餐饮创新发展先行区、川菜预制菜产业园区等建设,争创“世界美食之都”。
峨眉山市委宣传部供图。
乐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经济总量在省内仅次于成都。但乐山不满足于仅靠“老天爷赏饭吃”,而是要整合多重资源,借力打造享誉全球的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具体怎么做?记者从发布会上找到了答案:通过保护传承、业态创新、服务提升三大抓手,做好做大“文旅蛋糕”。
乐山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除了大家熟知的峨眉山、乐山大佛、东风堰三大世界级遗产外,还有1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7项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国家A级以上景区达39家。近年来,乐山先后实施了乐山大佛、嘉州古城墙、峨眉山古建筑群等保护修缮工程,如通过地方立法、组建实验室、交流合作等,一体推进乐山大佛外围、内部和本体保护。
拓展文旅发展新空间,夜游三江、苏稽古镇、上中顺特色街区等文旅业态产品推陈出新。其中,以全省大峨眉交旅融合先行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串联大渡河沿线38个景区景点,带状布局建设23个文旅项目和土特产展销区,构建起全长165公里的山水画廊、文化长廊、消费走廊“三廊合一”大渡河风景道,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交旅融合发展典型案例和全国旅游公共服务优秀案例。此外,乐山积极推动“好剧”与“好景”双向奔赴,打造剧本“策源地”、摄制“首选地”。在前不久公布的全省首批影视拍摄外景基地中,乐山有3处入选。
对标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服务标准,乐山还创新、提升“宠游客”模式,用“服务温度”延续“旅游热度”,推出美食公交、行李免费寄存等多项暖心服务举措。同时抢抓国家优化落地免签、口岸签证等利好政策,全面提升入境游便利度,乐山入境游客呈现“井喷式”增长。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乐山共接待入境过夜游客11.04万人次、同比增长368%。
乐山还积极探索“生态+文旅”,打造国际康养中心、峨眉南山等体验新场景,大力发展特色民宿,让游客24小时泡在天然氧吧里。在“生态+农业”上,推动林下种养产品就地转化为旅游商品,让群众在家门口吃上生态饭、走上致富路。
文旅,是乐山建设成渝“后花园”的主要内容,乐山积极参与共建巴蜀文旅走廊,推动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客源拓展上,采取组团营销、互免门票、共办活动等方式,重庆来乐旅游人数稳居省外第一位;发起组建巴蜀世界遗产联盟,建立川渝石窟保护研究联合实验室,共同攻克雨水侵蚀、岩石风化等难题。今年6月,根据乐山文豪郭沫若先生剧作改编的《屈原》在重庆成功首演。
向“富”奔赴,四川这一地处处是童话般的村庄
“打开乐山地理版图,既有像市中区、峨眉山市、五通桥区这样产业支撑较强的相对发达地区,也有如峨边、马边、金口河等处于小凉山彝区的相对落后区域。”11月12日,在“万千气象看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乐山专场上,乐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赖俊表示,2019年全域整体脱贫后,乐山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积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缩小区域差距,带动整体向“富”奔赴。
“马边雪峰村建有一条‘24道拐’盘山公路,昔日是‘伤心路’,现在变成了‘网红路’。”赖俊说,如今乐山农村公路总里程突破1.5万公里,有相当一部分是产业路、旅游路。小凉山彝区已历史性迈入“高速时代”“动车时代”。
这条路,是振兴之路。全域脱贫后,乐山大力推动脱贫地区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过渡期以来,乐山在全省巩固脱贫成果考核评估中实现“三连好”。5年来,小凉山等脱贫地区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以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这条“路”,连接着宜居家园。赖俊说,乐山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场镇建设管理服务提升行动,推动乡村换“新颜”、添“新景”,全市有一半以上村子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达标村;充分挖掘民族、非遗、农耕等文化符号,因地制宜打造独具特色的“富春山居”,“现在童话般的村庄在乐山比比皆是,欢迎大家实地打卡体验。”
马边凤凰粮油现代农业园区稻谷飘香。马边县委宣传部供图
这条路,让村民腰包更鼓实。结合“土壤地图”,乐山因地制宜发展果蔬、中药材、茶叶、林竹等特色产业,并探索出“石缝经济”“芬芳经济”新路子。全国80%栀子花类奶茶原料来自犍为,需求带动鲜花价格上涨,预计今年种植户户均增收超过6万元;并通过消费帮扶、建立“两地仓”等方式,山区“菜园子”直通沿海城市“菜市场”;实行全覆盖培训让脱贫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积极组织外出务工、设置公益性岗位等方式多渠道吸纳就业,脱贫人口稳定务工规模保持在7.5万人。
这条路,让人们生活更舒适。乐山采取远程教育、名校结对帮扶、医联体等方式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保障兜底“安心”,全面落实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城乡低保等政策,动态管理帮扶“一老一小”、残障人士等特殊困难群体,让群众生活无后顾之忧。同时,乐山积极推广“德古”调解、婚嫁“双高”治理等彝区版“三治”融合实践,创新“积分超市”“道德银行”等做法,大力整治高价彩礼、人情攀比等歪风陋习,文明乡风、淳朴民风浸润乡村大地。
来源:川观新闻 乐山观察 乐山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杨艺茂 牛萍
编辑:张宇婷
编委:徐珍
副总编辑:张斯炜
特别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