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加大财政支出强度,加强重点领域保障。”“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配合,以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
近年来,我国相关政府部门持续推行积极的财政与金融协同举措,坚定不移支持“三农”事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实保障。
在财政支出方面,财政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11月份,农林水支出为22498亿元,同比增长11.7%。
在金融支持方面,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围绕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各方面出台多项新政策举措,实施五大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截至今年7月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50.47万亿元,同比增长11.6%。
上述一系列数据显示,我国持续加大财政和涉农贷款的投入力度,为“三农”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为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今年以来,中央财政继续加大力度支持粮食生产,提高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补贴,增强农民风险抵御能力,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比如,继续提高小麦、早籼稻最低收购价,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保持稳定,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现全覆盖,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控,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扩大复播粮食面积,充分挖掘面积潜力等。今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达17.9亿亩,比上年增加525.8万亩。
同时,我国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实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并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供给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我国农业农村建设的资金缺口还很大,还需要持续加大财政及金融支持力度。”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徐祥临在接受《农村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充足资金保障后,可进一步提升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养护标准,保障粮食供给。
徐祥临进一步表示,从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角度来看,加大财政及信贷资金投入后,可提升对山水林田湖草沙的综合治理力度,不仅有效增加食物供给种类,还能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助力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
随着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推进,我国不断加大财政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力度。在政策持续推动下,农业保险保费规模逐年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保险+期货”成为当前农业风险管理的创新模式。该模式通过将保险与金融衍生品结合,在多个地区试点并取得成效,为农民提供更全面的风险保障,同时也推动农业保险市场深化发展。
未来如何持续提升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发力的效果?
“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都是重要的宏观调控政策,需要协同以更好发挥调控作用。”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告诉记者,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不仅包含提高财政预算赤字率,还应增加发行包括特别国债在内的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金融政策需要结合财政政策变化,实时调节流动性供给,以支持债券发行;同时,还要引导金融机构为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等项目进一步提供融资支持。通过财政和金融共同努力,更好地满足“三农”事业发展的合理融资需求。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作者|田耿文
制作|周文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