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3000亿!是重返,更是新的出发

政务   社会   2025-01-22 21:00   浙江  



1月22日,2024年余杭经济数据公布,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55.67亿元,财政总收入为803.49亿元,规模均位居全省第一


GDP总量再攀高峰,仅三年时间突破3000亿元大关,并超越区划调整前大余杭的3051.61亿元,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陈名 摄


2020年,浙江县域经济曾短暂迈入过“3000亿”时代。当年,余杭以3051.61亿元的成绩成为“浙江首个GDP超3000亿区、县(市)”。


2021年行政区划调整后,余杭当年地区生产总值为2502.2亿元。


3年时间,不仅重回了巅峰,更超越了巅峰。


不论是从余杭本身,还是着眼于全省全市,重返“3000亿”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件。这不单是大区勇挑大梁的最好诠释,更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富示范区的有力缩影。


3000亿,如何而来?

所以,支撑余杭重返3000亿的是什么?又从何处来?


是乘“数”而起

强劲动力从数实融合的突破中来


用电量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和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2024年,余杭全社会用电量95.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3.18%。其中,第三产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6.86%,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增长18.27%。全社会用电量增长背后,是余杭经济发展质量的不断提升。


面对高质量发展对新中心建设提出的新要求,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对经济稳中求进给出的新命题,余杭不仅用GDP6.0%的增速,跑赢全省0.5个百分点,更充分发挥出数字经济的规模优势,拼出了产业发展首位度。


作为余杭经济发展的最强引擎,2024年全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突破2000亿元、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数字经济不断攀高峰焕“新”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城市新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就如炬华科技未来工厂内,智能机械手臂可实现产品包装全自动,整个生产线减少30%人员配备,生产效率反而提升50%,仅需0.72秒就能完成一台电能表的制造。产业数字化正助力余杭工业经济弯道加速。

▲炬华科技未来工厂


数实融合让余杭经济运行更稳健、成效更明显。呈现在数据上,工业经济稳步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8家企业入选杭州市制造业百强企业名单,2家企业产品认定为2024年浙江省首批次新材料,23家企业成功上榜2024年第一批浙江省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名单;成功落户全省唯一“未来工厂推广中心”,入选省级未来工厂试点2家。


同时,在市场竞争中,尤其是余杭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进一步增强。


在“余商出海”行动的推动下,余杭对外贸易量增质升。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537.3亿元,增长21.2%,其中出口499.1亿元,增长19.8%,进口38.1亿元,增长43.6%。


是循“新”而行

无限潜力从科技创新的驱动中来


从杭州超重力场、四大省实验室、南湖脑机交叉研究院、浙大量子研究院、北航国际创新研究院等科研重器集群落地,到环之江实验室创新生态圈启动建设、工信部长三角火炬颠覆性技术孵化中心落户;从首次实现浙江科技大奖、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大满贯”,到大力实施“玉鸟计划”,完成技术交易额超220亿元……


走过“从0到1”的无人区,从原始创新的墙内,到科技成果转化的墙外,持续释放科学研究“从1到N”的无限潜力。在余杭,新质生产力带来的高质量增长、新发展格局,正落实到经济总量的上升、经济结构的优化和经济质量的提升上。


以浙江大学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为例,园区已汇聚600余家高科技企业,累计营收超1500亿元,累计为地方贡献税收超24亿元,其中一期地块实现亩均年营收37044万元、亩均年税收超300万元。

▲浙江大学校友企业总部经济园


数据背后,一片由高科技企业组成的创新创业生态“热带雨林”展示出勃勃生机:有的聚焦智能应用,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最新研制的产品“机器人乐队”在第二届“良渚论坛”、第七届“世界浙商大会”等场合赢得广泛关注;有的聚焦节能环保,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浙江沃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陆续攻克废水高效低碳处理等多项关键技术瓶颈,成立刚满3年已成长为泛半导体行业废水处理领域头部企业,实现年净利润超1亿元……


这样的生长,每时每刻都在余杭发生。一棵棵树苗,在这里生长为大树,共同形成科创的森林。截至目前,全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经突破3000家、居全省第一。


余杭还通过建立海创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打造低空经济产业联盟、创立“中国飞谷”品牌,初步形成了人工智能、智能计算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中国飞谷


是向“优”而进

城市引力从近悦远来的聚合中来


2024年12月2日,在余杭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内,浙江凌志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拿到了崭新的营业执照。


这是余杭发放的第30万张营业执照,意味着余杭成为杭州市第一个经营主体总量突破30万家的区(县、市)。

▲余杭第30万家经营主体执照颁发


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新设市场经营主体5.86万家。余杭经营主体总量已从行政区划调整前的19.65万家,上涨至30万家,累计涨幅达53.06%,占杭州市经营主体总量的15%。

企业家和投资者持续加码,广大人才也在“用脚投票”。2024年,人才资源总量突破45万,每3个常住人口中就有1个是人才。


其背后,是持续落地的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加速更新的靓丽城市颜值、不断提升的公共服务水平,是“优”无止境的营商环境、人才生态,是余杭发展的广阔机遇、无限可能,这共同组成了城市重要新中心强大的吸引力。


2024年,余杭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874元,增长4.8%;其中城镇居民收入87994元,增长4.1%,农村居民收入58647元,增长6.2%;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50,持续位居省市最优行列。


人气、商气聚拢升腾的过程中,城市烟火气也愈发旺盛。


一些细节可窥一斑:良渚玉湖精彩亮相后,成为大城北区域现象级打卡地;完美生活嘉年华、芯·潮夜市、微醺市集、露营啤酒节里,人潮涌动间。与之相关,消费潜力持续释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3%;网络零售额达3309.18亿元,总量持续位居全市第一。

▲玉湖综合体


下一个千亿台阶,路在何方?

经济体量更进一步,必然要挑起更重的担子,作出更大的贡献。那么站稳“3000亿”后,余杭经济下一步该怎么走?


区委十五届十一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25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中,地区生产总值要增长5.8%以上。


全区上下已经行动起来。


抓创新

乘势而上、持续突破


全省首个大科学装置——杭州超重力场投入试运行,广州国家实验室浙江基地相关机构获批成立,签约落户北航自旋芯片全国重点实验室、工信部长三角火炬颠覆性技术孵化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


带着这些新“家底”,余杭将进一步发挥科创平台策源作用,围绕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持续放大城西科创大走廊高质量发展集聚优势,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成果“沿途下蛋”,加快建设科技成果转化首选地,做优“概念验证-小试中试-产业化”科技成果转化链条,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杭州超重力场


抓产业

积势而成、蓬勃涌现


聚焦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1%,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8%等目标,余杭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不断壮大数字经济腰部企业矩阵,培育更多企业进入“营收百亿千亿俱乐部”,依托全省唯一的“未来工厂推广中心”,不断壮大以“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为代表的智能制造企业梯队,拓展数字化设计、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等场景应用,积极抢抓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等未来产业发展新风口,培育“大数据+高算力+强算法”产业生态。

▲浙江省未来工厂——钱江制冷压缩机集团有限公司


经济大区勇挑大梁

高原之上再建高峰

2025余杭经济劈波斩浪

驶向新航程!



 定了!春节期间免费!
 余杭最新明确!买家电、手机、汽车……补贴这样领!
 速领!春节电影消费补贴来了!



供稿 | 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 俞杰

编辑 | 周颖

一审 | 付腾梓

二审 | 杨兰

终审 | 方宇明

余杭发布
余杭,中华文明圣地,创新活力之区,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秉承着五千多年的文化底蕴和创新基因,余杭,正以鲜明的城市品牌,昂扬的崭新姿态阔步前行。在这里,我们将为您呈现更加智慧、未来、品质、人文、温暖的余杭。让我们一起,发现精彩、创造美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