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台办关心指导下,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与台湾联合报系共同主办、南京晨报和台湾好读周报以及省写作学会联合承办的两岸青少年征文大赛已成功举办八届。第九届两岸青少年征文大赛10月正式启动。两岸小选手将通过初赛、复赛以及两岸同时同题决赛,续写两岸同宗同文血脉深情,并在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中互学互鉴,携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征文中的优秀作品将同时在南京晨报和台湾好读周报上发表,并入选两岸青少年文化交流作品集。
精彩现场,共赴热爱
从上午8:00,到下午4:00,美丽的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校园人气爆棚。参加复赛的小选手们笑容灿烂,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自信走进赛场,以文会友、展示实力。他们有的第一次参赛,第一次体验独立现场写作,与全市同龄人一起共赴热爱;他们有的是两岸征文大赛“铁粉”,每一年都期待新的挑战,跃跃欲试。
所有复赛试卷将交由大赛组委会统一阅卷,进入决赛的名单预计12月初在“南京晨报小记者”官微公布。两岸总决赛将于12月15日举行,具体事项另行通知,敬请关注本微信公众号。
赛前指导,专家支招
复赛举行前,评审团名师专家为各个组别的小选手录制了线上指导视频。江苏省作协副主席、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祁智,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全国作文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拉萨路小学教师贾卉,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首届初中语文领航名师、南师附中树人学校教师张玲,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学教师严龙文,为选手们带来精彩的赛前指导微课,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大赛要求,提升写作技巧,让孩子们深受启发,找到属于自己的写作之路。
复赛各个组别的题目是什么?如何审题从而写出上乘之作?江苏省写作学会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骆冬青,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南京市首届“斯霞奖”得主、南京市初中语文教研员袁源,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江苏省首届初中语文领航名师、南师附中树人学校教师张玲,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全国作文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拉萨路小学教师贾卉,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写作教学名师朱萍,分别对题目进行权威点评。
小低组复赛题目(二选一)
《快和慢》,这道题目可以促进我们思考生活中不同的速度和节奏。快,仿佛猎豹奔跑,是速度,是高效率。而慢呢,如同小蜗牛,是悠闲,也是从容。“快和慢”,并没有绝对的好与坏。运动会的跑道上,运动员们风驰电掣冲向终点,意味着胜利,这当然很好。但是,慢慢欣赏一幅画作,细细体会画家每一笔的用心,以及蕴含的情感和意境,又何尝不是生活的另一种需要呢?可以说,“快”和“慢”在生活中都很重要,有时候我们需要快,有时候则需要慢。
小朋友写这篇作文时,可以从生活中“快”和“慢”的例子入手。比如“快”,可以写中国高铁速度很快,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加强了城市之间的联系,带给我们更多的舒适感、幸福感;“慢”,可以写绿皮火车一站一站慢慢地走,却可以看见沿途美丽的风景……这道题目的难点在于,它考验了小朋友的思考是否够全面,是否能抓住“快和慢”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写。例如,“快”和“慢”还可以出现在同一个场景里:当我们写作业磨蹭的时候,妈妈总催“快快快”;可是我们写作业太快,字迹潦草的时候,妈妈又让我们慢慢写。在很多时候,“快”和“慢”都是可以相互转换的。正所谓,下慢慢的笨功夫,却可能是到达成功最快的路。而有的时候,太急于求成,追求速度,反而会让前进的路变得更慢。这道题目的难点,又恰恰是它的趣味与哲思所在。
声音,是一个想象空间特别大的名词。各种各样的声音,具有各种不同的、丰富的内涵,成为孩子们表达和想象的一个载体,可以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话可说,都能找到表达的自信,甚至是独具个性的灵感。
《公园里的声音》这个题目,孩子们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捕捉素材,写真实的声音,例如,一年四季公园里不同的声音,一天中不同时段里的声音,或者是同一时间里的不同声音等等;孩子们还可以写公园里发生的事情,这件事情有哪些象征性的声音,这也是公园里可以听到的。此外,不同心境下听到的声音也是不同的,那就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了,考验孩子们的想象力,把生活和文学链接的能力。
小高组复赛题目(二选一)
等待,是一个动词。在大多数的时候,等待都是好的,所以说,“等”能帮助到我们每个人,我们可以和“等”这个朋友相处得不错。但是在有些时候,我们也不能等,要当机立断,果断决策。孩子们可以从这个角度选择合适的事情来表达。
等待,还是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中的事件带给人不同的情绪,幻化出各种感受。因此,孩子们也是可以把“等”当作一个有形象有质感的事物来写的。例如,等,总是伴随着时间的流逝,总处在一个时间片段中,这个时间段中发生的事是有情绪的,而情绪是能带给人各种感受的:等着足球赛的结果时,情绪高涨;被喜欢的人等待时,倍感温暖和幸福。再如,在快乐中等待时,时间会变短,在思念和痛苦中等待时,时间会变长,这让时间仿佛会变魔术。
AI是这个时代科学发展的产物,未来他将与每个人息息相关。小学生是未来的希望,他们有必要了解这个时代,并为未来做准备。
这个题目可以有三个维度的习作思路。没听说更不了解AI的,可以从“人工智能”四个字出发去联想想象,然后写自己的想象,想象它的作用,它与自己某天相遇后发生的事;而已经听说AI,并道听途说了解了一些信息的,可以写写自己获得的途径,当时产生的想法,或者憧憬它的诞生可能给你带来的便捷,也可以是因此可能看到、遇到的有趣的事;第三个维度就是早就知道,并亲自使用过AI的同学,可写的会多,比如,使用中的惊喜故事,想进一步改进的奇思妙想,甚至是担忧等。
题目采用了半命题方式的出发点,就是基于现实的情况,期望通过这样的命题既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当代科技的发展,从而对科学产生浓烈的兴趣,热爱上科学,做一个有思想的时代新人;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展开充分的联想想象或是结合生活经验,运用合理的结构去清晰表达自己与当代科技的一次深层接触。
初中组复赛题目(二选一)
苏轼的《定风波》如今已是家喻户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词中笑对风雨的人生态度,常令大家肃然起敬。
为什么别人忽遇春雨时会“皆狼狈”,唯东坡先生“独不觉”呢?除了他性情率真、胸怀豁达外,辩证思维的方式也是使他超然窘困的原因之一吧。“竹杖芒鞋”雨中行,当然不及马快,但“轻”却是优势,能助“吟啸徐行”的雅兴。所以,逆境不见得都不好,换个角度,世界一片祥和。
那么,由“竹杖芒鞋轻胜马”推而广之,生活中有些处于劣势的状况未必就一无是处,换个角度,也许能发现另一方面的优势。这样的故事在同学们的经历中应该不少,这样忽然化弊为利的瞬间喜悦同学们也许也体味过,而把“竹杖芒鞋轻胜马”当做一个比喻,也可以讲出一番“胜”的道理,所以,对于初中生,这个题目应该有话说,不难写。期待同学们独到而精彩的演绎。
深刻的道理常常蕴含在简单的语言中,就像“竹杖芒鞋轻胜马”,仔细想想,颇耐人寻味。
“亮相”,这一词语最初源于戏曲,在生活中同样被广泛使用。“亮相”一词的语义显豁,取材空间广阔,这个“亮相”既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别人的,学生可以联系熟悉的生活和学习的场景,如“国旗下的讲话”“研学成果的汇报”,建立生活经验与作文题目的关联。也可以联想到更多层面的“亮相”,如科技创新产品的问世、中国式现代化理念的提出等等。
写作记叙文,重在考查学生叙述故事的逻辑能力和细节描写的水平。考生要叙述亮相前后的故事,要结合现实写事记人、内容充实,还要有细节描写。
如果是议论文的写作,希望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亮相”,中国人的低调谦逊、含蓄内敛是刻在骨子里的,但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独特而精彩的,我们要有自我推销和展示的意识。重在考查学生观点是否明确,条理是否清晰,论据是否恰切。
这个作文题旨在引导学生扩大自己的格局,要有展示自我的意识,积极展现自己的风采,培养学生的目标和格局意识。
高中组复赛题目(二选一)
降临,设置了“天”“天外”。“天生我材必有用”,“天”也;“不是人间富贵花”,但“别有根芽”“天外”也。总之,是设置了一种情境,是此在的另一种时空,是设想自己“曾经”的“是”,是设置自己可能的那种样子,那种精神,那种感觉。“降临”,是从另一种时空中进入当下,是从另一种理想的特异的世界进入这个世界。所以,有种差异感,有种陌生化,有种不同寻常。
只要写出从另一种世界、另一种情境、另一种感受,进入到当前的这个世界,写出“降临”,即从高处,精神的、思想的、文化的、感觉的……落到“地上”,落到眼下的这个情境,即可。“降”与“临”,天上落下,又是“临”在此境中,那就切题。
简而言之,写出自己在不同心境,不同事情,不同感觉之中的转变,写出突如其来的“降临” ——无论是自身,还是他人,无论是现实,还是幻想,均可。
包袱的含义丰富多样,具体取决于使用的语境。它可以是实物,一个包袱里包裹的东西可能是一个故事、一份情感或是一段岁月。它也可以是无形的存在,代表着一种压力、一份沉重,或是由世俗成见、特定身份等带来的束缚。包袱作为相声术语还可以代表精心铺垫组织的笑料。总之,包袱内涵多元,给了考生很大的发挥空间,无论是情真意切的叙事,还是直面内心的反思,抑或一段逗人捧腹的喜剧,都可以写出独到出彩的文章,从情感抒发、思维深度、谋篇布局等多个维度进行考查,给考生施展身手的机会,期待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