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7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景德镇加入过境免签“朋友圈”,给景德镇的热度又添了一把火。截至2024年12月31日,景德镇市4A级以上旅游景区共接待外国游客8400多人次。2024年12月12日,泡泡玛特联手景德镇陶瓷推出新品,新老潮流文化接力融合,瞬间引发抢购热潮。
▲MEGA ROYAL MOLLY 400% 嫣胭入轧·瓷。江西广播电视台记者摄2024年,如果要问哪座城市最受年轻人喜爱?答案也许是景德镇。▲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陶然集活动现场。图源:新华社这个以“镇”为名的“千年瓷都”,连连登上小红书热搜,在国外社交媒体上也频频出圈。从没有一个人能空手离开的“进货式”旅游,到火爆出圈的表情包“无语菩萨”,再到游客团宠的超萌“岁岁鸭”,去“有瓷儿的地方”打卡成为新风尚。▲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游客打卡“无语菩萨”。江西广播电视台记者摄
文化,是景德镇的鲜明底色。
陶瓷是中华瑰宝,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一座景德镇,半部陶瓷史。这里,因瓷而名、因瓷而兴,在中国乃至世界版图上都独一无二。2000多年冶陶史,1000多年官窑史,600多年御窑史,泥与火的淬炼创造了无数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历史上,景德镇出产的瓷器远销海外120多个国家,数量超过3亿件,“世界瓷都”由此而来。“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景德镇瓷器,既是全球化商品,更是中华文化的使者,为东西方贸易往来与文明互鉴搭建起坚固桥梁。近年来,景德镇不遗余力将散布在全城的“三洲四码头,四山八坞,九条半街,十八条巷,一百零八条里弄”,列为“一号工程”进行抢救性保护修缮。老窑址、老街区、老厂房被修旧如旧;里弄民居、会馆瓷行、窑作群落,构成陶瓷的世界;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千馆之城”尽显千般风华。如今,景德镇已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正在向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全力冲刺。▲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江西广播电视台记者摄
千年窑火,生生不息。从宋代的青白瓷到元代的青花瓷,再到明清的五彩瓷和粉彩瓷;从“一元配方”到加入高岭土的“二元配方”;从单色釉到釉下彩、斗彩和釉上彩,景德镇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攀登陶瓷艺术的高峰。尤其是来自阿拉伯地区的苏麻离青,与景德镇能工巧匠的高超工艺结合,成就了青花瓷的雅致,创造出人类贸易史上第一件全球化商品。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2022年6月,全国第一个古陶瓷基因库——景德镇古陶瓷基因库正式揭牌。通过现代精密仪器,在碎瓷片标本上提取出考古信息、造型、纹样、胎釉……,解析古瓷片的“基因密码”。2024年6月,景德镇保留最古老、最完整、最大的柴窑遗址——徐家窑复烧开窑,从泥到器,浴火重生。这不仅是一座窑的重新点燃,更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一大批极具匠心的手艺人,坚持守正创新,让景德镇陶瓷文明不断发扬光大。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无人工厂、智能生产线、3D打印技术……,新技术不断涌现,赋能着景德镇全球独一无二的手工制瓷体系,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绵延千年的窑火被点得更亮。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景德镇自古就是一座移民城市,大批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汇聚于此。今天,景德镇吸引不同国家、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前来,现有“景漂”超6万人,其中高峰时有5000余名“洋景漂”,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寻找“诗和远方”。一座座老窑址、老厂房相继升级为工作室、孵化地,国际艺术家工作室已经有50多个国家的外国艺术家驻场创作。瓷器是中国文化,也是世界语言。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贸易商品之一,景德镇瓷器是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文化符号。2024年10月,第21届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如约而至,共有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1100余家陶瓷企业参展,已成为“买全球、卖全球”的商贸交易平台。一瓷连山海,一“镇”通世界。古与今、中与外的对话,多元、开放、包容的景德镇,不断促进陶瓷文化保护传承与文旅产业发展良性互动,走上一条文化引领城市发展的复兴之路。
来源:江西新闻联播
编辑:张仲灏
校对:王宇琦
一审:张佳鑫
二审:吴海泉
三审:余红生
邮箱:xctg8569001@163.com
景德镇市文旅局
欢迎您的投稿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